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基于数理统计的地下空间资源适宜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2-04-17 20:16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脚步,城镇化率的增加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挤入城市,导致城市资源紧张,进而引发了一系列如交通堵塞、建设用地不足,环境恶化等问题。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对城市的地质条件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要想正确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对地下空间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摆在首位的就是了解地下空间资源现状,进而对地下空间资源适宜性进行评价。本文在北京市平原区永定河及潮白河冲洪积扇选取了4条典型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钻孔数据对地层岩性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参考相关岩土勘察规范,将地层岩性概化为12类,利用地质建模软件以实现三维地质可视化。在充分对比分析各物理力学参数对地下空间资源适宜性影响大小的前提下,同时借鉴相关领域专家的指导意见,在4条典型剖面现有的钻孔中遴选出7项物理力学参数作为本次适宜性评价的指标。利用统计学计算方法对本次适宜性各评价指标实测值进行分析,剔除异常值对后续评价分析的影响,为地下空间资源适宜性评价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支撑。采用层次分析法+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和粗糙集理论+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两种评价方法,以筛选的6项物理力学参数及经概化后的岩性作为本次适宜性评价...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2 区域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2.2.1 区域地质构造
        2.2.2 第四系水文地质条件
3.三维地质概念模型
    3.1 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的选取
    3.2 三维地质概念模型搭建
        3.2.1 岩性概化
        3.2.2 绘制剖面图
        3.2.3 引入虚拟钻孔
    3.3 模型分析
4.基于数理统计的岩土参数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整理
    4.2 数据分析
        4.2.1 异常值检验
        4.2.2 岩土参数的数理统计
5.地下空间资源适宜性评价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 研究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分级
    5.3 确定指标权重
        5.3.1 层次分析法
        5.3.2 粗糙集理论
    5.4 评价模型的选取及两种评价体系评价结果的比较
    5.5 北京市平原区4条典型剖面适宜性评价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雄安新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J]. 刘森,董志良.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9(06)
[2]山地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J]. 刘兴鑫,彭海游,董平,廖云平,张俊凡,李奕.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33)
[3]深圳福田站综合交通枢纽[J].   城乡建设. 2019(20)
[4]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科学规划探讨[J]. 郭允冲.  江苏建筑. 2019(03)
[5]济南市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J]. 秦品瑞,高帅,徐军祥,李常锁,徐秋晓,丁冠涛.  山东国土资源. 2019(06)
[6]山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模式——以延安市为例[J]. 张茂省,李同录,程秀娟,孙萍萍,李强,乔志甜,赵权利.  山地学报. 2019(03)
[7]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和问题[J]. 孙钧.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9(05)
[8]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现状、问题与对策[J]. 彭芳乐,乔永康,程光华,朱合华.  地学前缘. 2019(03)
[9]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战略需求[J]. 李晓昭,王睿,顾倩,周丹坤,辛韫潇.  地学前缘. 2019(03)
[10]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 油新华,何光尧,王强勋,张磊.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9(02)

博士论文
[1]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模型研究[D]. 王丽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2]长春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岩土体可利用性分析与评价[D]. 黄静莉.吉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基于GIS的银川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 张彩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2]南昌城区主要岩土层参数特性及其关联性分析研究[D]. 李先文.南昌大学 2018
[3]北京市平原区地裂缝发育与新构造活动的关系[D]. 李明芝.长安大学 2017
[4]北京市平原区构造型地裂缝蕴发机理研究[D]. 胡超.长安大学 2017
[5]柳江盆地三维地质建模及核心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价[D]. 朱鹏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6]北京市平原区典型地裂缝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D]. 刘方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7]基于GMS的某危废处置场地下水数值模拟[D]. 龚继文.重庆大学 2016
[8]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三维地下水含水层系统的可视化实现[D]. 刘丽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5
[9]地层三维建模在深基坑降水模拟中的应用研究[D]. 高波.成都理工大学 2015
[10]双城市工程建设层三维工程地质结构与地基工程适宜性研究[D]. 姜吉生.吉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46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646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3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