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西安市居住区绿色基础设施及其生态环境改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2 11:05

  本文关键词:西安市居住区绿色基础设施及其生态环境改善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然而城市快速的发展给人们的居住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的生态环境是居民们进行日常活动与接触自然的重要场所。所以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西安市地处西北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少雨。西安市的生态环境与其目前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的过度关注人工的造景而忽视自然生态的建设、公共空间超负荷、居住区的生态环境系统相对独立而小区整体规划结构较混乱和居住区规划的主体过于单一,规划方法可变性差等现状问题,需要对其进行研究改进。本论文通过对绿色基础设施概念的理解,将其用于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生态环境;由微观的角度分析绿色基础设施,从其在居住区内的实施途径为角度对居住环境改善和提升;通过调查居住区环境现状设施的调查后,对比分析发现现状问题,提出问题;结合绿色基础设施的实施途径和生态环境改善相关原则,提出建议和方法。以期将互通的绿色空间网络生态系统与景观网络相结合,构造多样性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本文选取西安市六个居住区进行实地调研,对其归纳类比总结发现西安市居住区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可改善的发展空间,总结研究针对这六个居住区的生态环境改善方法,以期将该改善的方法应用到其他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将改善西安市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并为居民营造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作为最终目标。研究具体结论为:(1)西安市居住区绿色基础设施未能更好的在居住区内实施,居住区生态环境存在着植物配置单一,垂直绿化和墙体绿化植物种类少;草坪长势不佳、裸露地面较多、维护方法不完善;雨水的排放设施单一,未能更好地利用雨水资源等方面存在问题;(2)调研西安市居住区生态环境普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居住区内有较多可被开发的绿色空间,可利用的土地较多,能种植多种植物,可实施雨水花园及人工湿地、草坪的完善及修复可能性大,能建立多样性草坪、居住区道路较为宽敞通过市政设施方式排水不佳,对道路进行生态的排水方式改善可行性大等方面的改善空间;(3)结合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和绿色基础设施在居住区实施途径,可以从植物的配置方式、草坪植物种类的选择和维护、雨水收集排放设施的改善等方面提出可行的意见。
【关键词】: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空间环境 居住区生态环境 西安市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11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3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研究意义12-13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3-16
  • 1.3.1 研究内容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1.3.3 研究框架14-16
  • 第二章 绿色基础设施及居住区环境相关概念理论16-27
  • 2.1 绿色基础设施16-20
  • 2.1.1 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16-17
  • 2.1.2 绿色基础设施的内涵17
  • 2.1.3 绿色基础设施的尺度17
  • 2.1.4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功能和作用17-19
  • 2.1.5 国内外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19-20
  • 2.2 居住区环境形态变迁20-21
  • 2.2.1 西方居住区环境形态变迁20-21
  • 2.2.2 中国居住区环境形态变迁21
  • 2.2.3 居住区生态环境21
  • 2.3 居住区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21-27
  • 2.3.1 居住区绿色基础设施空间组成22-23
  • 2.3.2 居住区的绿色基础设施的特征23-24
  • 2.3.3 居住区绿色基础设施实施途径24-27
  • 第三章 西安市居住区绿色基础设施27-42
  • 3.1 西安市居住区生态环境分析27-28
  • 3.1.1 西安市居住环境自然因素特征27
  • 3.1.2 西安市居住环境人文因素特征27-28
  • 3.1.3 西安市居住环境技术物质环境因素特征28
  • 3.2 西安市居住区绿色基础设施调查28-29
  • 3.3 西安市居住区调查研究29-35
  • 3.3.1 调研居住区位置29-30
  • 3.3.2 调研小区介绍30-33
  • 3.3.3 调研小区整体规模对比33-35
  • 3.4 调查结果35-42
  • 3.4.1 植物种类调查35
  • 3.4.2 草坪现状调查35-36
  • 3.4.3 雨水收集排放设施调查36-37
  • 3.4.4 居住区道路及铺装样式调查37-39
  • 3.4.5 居住区垂直绿化调查39
  • 3.4.6 居住区景观水体现状调查39-40
  • 3.4.7 小区绿色基础设施现状调查归纳40-42
  • 第四章 西安市居住区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及改善方法建议42-51
  • 4.1 调研居住区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及改善空间42-44
  • 4.1.1 调研居住区生态环境现状问题42-44
  • 4.1.2 调研居住区生态环境改善可能性44
  • 4.2 居住区生态环境改善的指导思想44-45
  • 4.3 居住区生态环境的设计原则45-46
  • 4.3.1 整体性的发展原则45
  • 4.3.2 自然和人文和谐统一的原则45
  • 4.3.3 因地制宜原则45-46
  • 4.3.4 可持续性原则46
  • 4.3.5 生态优化和多样性的原则46
  • 4.4 西安市调研小区的生态环境改善方法建议46-51
  • 4.4.1 居住区的植物改善建议47
  • 4.4.2 居住区草坪改善方法47-48
  • 4.4.3 居住区的雨水收集排放改善方法48-49
  • 4.4.4 居住区的水体景观改善建议49
  • 4.4.5 居住区道路及公共空间的改善建议49-50
  • 4.4.6 居住区垂直绿化改善建议50-51
  • 第五章 总结51-53
  • 5.1 研究结论51
  • 5.2 研究不足51-52
  • 5.3 研究展望52-53
  • 参考文献53-55
  • 附录55-62
  • 致谢62-63
  • 作者简介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开然;;绿色基础设施:概念,理论及实践[J];中国园林;2009年10期

2 艾伦·巴伯;谢军芳;薛晓飞;赵彩君;;绿色基础设施:管理的挑战[J];中国园林;2009年09期

3 王红增;;本期主题 绿色基础设施[J];中国园林;2009年09期

4 贺炜;刘滨谊;;有关绿色基础设施几个问题的重思[J];中国园林;2011年01期

5 车生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雨洪调控[J];风景园林;2011年05期

6 林靖;赵树明;刘卉;;绿色基础设施:科技成就的城市梦想[J];城市;2012年09期

7 Jim Robbins;;城市发展转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J];低碳世界;2012年09期

8 蔡瀛;;从绿道到绿色基础设施[J];风景园林;2013年02期

9 刘孟媛;范金梅;宇振荣;;多功能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以海淀区为例[J];中国园林;2013年07期

10 吴伟;付喜娥;;绿色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潘国锋;;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打造“绿色宜居城市”[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金;蒋颖;王超;;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内涵、特征及借鉴——基于英美两个案例的讨论[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工程防灾规划)[C];2013年

3 林雄斌;杨轶;田宗星;;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实践导则:欧盟、北美和英格兰的经验与启示[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 城市生态规划)[C];2014年

4 周艳妮;尹海伟;孔繁花;;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框架体系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吴晓敏;;国外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及其应用案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6 张晓鹃;李卓辉;熊和平;;基于绿色基础设施建构的社区线状空间的近自然设计[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7 傅文;王云才;;以水保护为核心的绿色基础设施系统构建研究——烟台市福山区南部地区绿色基础设施体系规划案例探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8 梁芳;宋金;;社会公平视角下的绿色基础设施布局策略探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 城市生态规划)[C];2014年

9 蔡丽敏;殷柏慧;;区域层面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探讨[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10 任洁;;运用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引导五一新镇的生态发展[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基金会会长 卫飒英;关于建立“绿色基础设施”海南示范的建议[N];海南日报;2009年

2 黎玉才;以绿色基础设施理念统筹城乡绿化[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3 记者 卢轶;绿道将升级为绿色基础设施[N];南方日报;2013年

4 海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基金会会长 卫飒英;“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思考与建议[N];海南日报;2013年

5 张伟 王建龙;绿色基础设施:雨洪控制利用新途径[N];中国建设报;2010年

6 编译 李楠;美国城市的“大禹式治水”[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

7 张伟 王建龙;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N];中国建设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闫慧;科学规划营造绿色避风港[N];中国花卉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西木;城市绿色景观基础设施应具备多种功能[N];中国花卉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赵玉洁;以绿色之“道”打造宜居城乡[N];中华建筑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洁;“绿色基础设施”专项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2 乔秀娟;杨凌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周盼;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老工业收缩城市更新策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4 王惠琼;穆斯林聚居区风貌特色的绿色基础设施实现途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任小耿;徐州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夏丽丽;基于样本提取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对热环境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黄倩颖;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郫县村庄规划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8 许鹏;都市绿色基础设施—台北市植物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9 史含章;依托“蓝线空间”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系统构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10 胡s,

本文编号:385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85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1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