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参考的结构非线性自适应减振控制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型参考的结构非线性自适应减振控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针对非线性结构振动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将线性二次型最优(LQR)控制算法和模糊控制算法相结合的自适应减震控制方法。以原线性结构,即名义系统作为参考模型,基于参考模型设计了LQR控制器,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LQR控制器的加权系数;将结构振动中的非线性部分作为不确定参数,以此来设计模糊控制器,弥补了结构非线性部分对振动控制的影响。最后,通过钢筋混凝土非线性结构算例验证本文所提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强震作用下,结构构件会产生屈服进入非线性阶段,而基于线性参考模型设计的LQR控制器并不适用于非线性结构;模糊控制器可以补偿结构非线性产生的影响,达到自适应减震控制的目的。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参考模型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模糊控制 遗传算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21064,51578114)~~
【分类号】:TU311.3
【正文快照】: 引言土木工程结构的主动和半主动控制在设计过程中需依赖精确的数学模型,然而对于大型土木工程结构,其质量、刚度、阻尼均无法精确确定,并且在强震激励下,结构构件会发生屈服,进入非线性阶段[1-3]。因此,基于名义线性系统设计的控制器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在原有线性控制算法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芦钰;欧进萍;;基于AFSMC算法的结构非线性振动MR控制与仿真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永峰;;滞变智能隔震结构的序列最优控制算法[J];计算力学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亮;大型渡槽结构半主动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宁响亮;结构振动控制的多目标优化和智能模糊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声远,霍伟;一种新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欧进萍,关新春;磁流变耗能器性能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4期
3 张春巍,欧进萍;结构磁流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的改进算法与仿真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苏红,刘季江,顾煜炯;300MW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模糊控制器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5年10期
2 石磊;陈亚娜;;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年06期
3 王建国;陈启明;;改善模糊控制器控制品质的新方法[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1989年01期
4 赵秀菊;李庶荣;;模糊控制器在空调机中的应用[J];电气自动化;1997年03期
5 路兆梅;第四讲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J];江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1997年03期
6 高琴妹;;参数在线自校正模糊控制器[J];电气自动化;2000年06期
7 胡君平,孟哲;多重模糊控制器法[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8 丛爽,李国栋;并联双模糊控制器在摩擦力补偿中的应用[J];微特电机;2000年03期
9 高琴妹;参数在线自校正模糊控制器[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0年06期
10 汪燕民,陈红卫,李彦,虞平良,黄国建;一种新型模糊控制器在机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毅;何通能;贾立新;;基于连续区间的模糊控制器及其仿真研究[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吕淑萍;赵文常;;一种改进的模糊控制器及其应用[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3 李少龙;黄美发;匡兵;;生活垃圾搅拌烘干机的烘干温度模糊控制器设计[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房建东;郭振兴;;并行可重构模糊控制器的在系统设计[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莫松海;喻晓峰;叶德明;;参数自调整的全量增量控制结合的模糊控制器[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6 齐向东;吴聚华;;一类新型的模糊控制器[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7 秦勇;贾利民;吴芳美;;通用模糊控制器的研究[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8 郭永红;魏庆福;;一种自学习模糊控制器及其应用[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9 李征;邵世煌;;一类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分析[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10 阮同军;;设计模糊控制器的一种方法[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南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王海东 吴建华;水泥回转窑模糊控制器骨架系统开发[N];中国建材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炜;遗传优化模糊逻辑控制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8年
2 张泽健;前提不匹配的T-S模糊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镇定[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黄卫华;基于解析结构的模糊控制系统设计及稳定性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庆春;新型PID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分析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林峰;交流传动系统的控制策略[D];浙江大学;1997年
6 吕红丽;Mamdani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分析理论研究及其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7年
7 尤飞;模糊蕴涵算子及其构造的模糊控制系统的响应能力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田勇;高精度模糊控制策略研究及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9 李威武;城域智能交通系统中的控制与优化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黄凯;起重机自适应智能防摆控制方法及其仿真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红丽;典型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伟霞;典型模糊控制器的分析和极限结构[D];天津大学;2010年
3 杨风丽;基于时态约束关联规则的模糊控制器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蒋瑞锋;电驱动联合收割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吴建强;汽车自动泊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
6 刘琳;神经网络自组织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及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7 张宇;灰色预测模糊控制器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8 李艳;基于模糊示例学习的模糊控制器[D];河北大学;2001年
9 黄卫华;基于解析结构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10 田国光;模糊控制器规则的在线自学习[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型参考的结构非线性自适应减振控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9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419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