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从化铺锦村公共空间现状分析与更新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8 19:02
本文关键词:广州市从化铺锦村公共空间现状分析与更新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空间的扩张十分明显,传统村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村镇化进程。在此过程中,有些古村落完全湮灭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之中,过于盲目的整治使得部分村落文化底蕴丧失,乡村特色逐渐趋同化,新村建筑大尺度的“现代化”,造成“千村一面”的情况,更有部分传统村落中遗留的公共空间遭到严重破坏,街头巷尾也失去了原有的生机与活力,村落原有的肌理也不复存在。因此,如何合理的进行新农村建设成为现今讨论的重中之重。本文将选取笔者参与的铺锦村村庄改造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合适的公共空间更新策略,以期对相同类型的村庄改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第一章绪论章节,阐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对象的概念与范畴,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与框架。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第二部分包括文章的第二章与第三章,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和与村民的访谈,从宏观层面介绍铺锦村的现状,对其地理条件、气候、历史沿革、经济、人口、用地、周边环境进行分析,并总结全村较为突出的问题。进一步对铺锦村内的公共空间现状进行分析,同样在此基础上找出问题所在,并针对性的对铺锦村的公共空间进行详细的解读,以便设计能有的放矢,目标明确。第三部分为文章第四章,在前几章节的基础上提出对铺锦村公共空间保护与更新的目标与原则,并参考类型相近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的案例,根据铺锦村内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分别提出详细的更新策略。第四部分为文章第五章,对前文所提出的一些针对铺锦村公共空间改造的手法进行总结,以期能对从化乃至岭南地区相同类型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更新起到借鉴意义。
【关键词】:铺锦村 公共空间 更新 传统村落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1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31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2-13
- 1.1.1 研究背景12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3
- 1.2 研究对象的概念与范畴13-14
- 1.2.1 传统村落13
- 1.2.2 公共空间13-14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4-27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4-22
- 1.3.1.1 国外村庄保护研究历程14-17
- 1.3.1.2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实践进展17-19
- 1.3.1.3 国外村落相关公共空间理论研究19-22
- 1.3.2 国内研究综述22-27
- 1.3.2.1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历程23-24
- 1.3.2.2 国内传统村落研究综述24-26
- 1.3.2.3 国内村落公共空间研究成果26-27
- 1.4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与框架27-31
- 1.4.1 研究目标27
- 1.4.2 研究内容27-28
- 1.4.3 研究方法28-30
- 1.4.4 研究框架30-31
- 第二章:铺锦村总体概况、公共空间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31-50
- 2.1 铺锦村总体概况31-41
- 2.1.1 地理位置及区位环境31-33
- 2.1.2 布局形态33-34
- 2.1.3 自然气候34
- 2.1.4 村落起源34-35
- 2.1.5 经济状况35
- 2.1.6 人口状况35-36
- 2.1.7 用地现状36-38
- 2.1.8 周边环境38-41
- (1)山38-39
- (2)水39-40
- (3)树40-41
- (4)田41
- 2.2 铺锦村公共空间现状41-48
- 2.2.1 公共建筑空间41-45
- 2.2.2 巷道空间45-46
- 2.2.3 广场空间46-48
- 2.3 铺锦村存在的综合性问题48-49
- 2.3.1 组织机能涣散、聚落结构转型48
- 2.3.2 产权所有不明、房屋大量闲置48
- 2.3.3 生活方式转变、传统文化流失48-49
- 2.4 本章小结49-50
- 第三章:铺锦村公共空间解读50-67
- 3.1 公共空间的构成50-55
- 3.1.1 元素构成50-53
- 3.1.1.1 水平界面51
- 3.1.1.2 垂直界面51-52
- 3.1.1.3 附属设施52-53
- 3.1.2 功能构成53-55
- 3.1.2.1 传统功能53-54
- 3.1.2.2 现代功能54-55
- 3.2 公共空间的演进55-58
- 3.2.1 公共空间的演进过程55-56
- 3.2.2 公共空间的演进动因56-58
- 3.2.2.1 外部因素57
- 3.2.2.2 内部因素57-58
- 3.3 公共空间使用者的行为特点及空间需求58-65
- 3.3.1 不同年龄层村民行为特点及需求58-61
- 3.3.1.1 老年人59
- 3.3.1.2 中青年59-60
- 3.3.1.3 儿童60-61
- 3.3.2 村民公共活动的空间需求问卷调查61-65
- 3.3.2.1 村民问卷调查相关数据统计61-64
- 3.3.2.2 调查结果分析64-65
- 3.4 铺锦村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65-66
- 3.4.1 村民缺少经济实力,,节点保护力度不足65
- 3.4.2 传统文化受到侵蚀,部分祠堂功能丧失65
- 3.4.3 公共空间数量较少,公共生活内容苍白65-66
- 3.5 本章小结66-67
- 第四章:铺锦村公共空间更新策略67-93
- 4.1 铺锦村公共空间更新的目标、原则和理论67-70
- 4.1.1 更新目标67-68
- 4.1.1.1 满足村民的基本需求67
- 4.1.1.2 满足村民的社交需求67
- 4.1.1.3 满足村民的尊重需求67
- 4.1.1.4 满足村民的自我实现需求67-68
- 4.1.1.5 满足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发展需求68
- 4.1.2 更新原则68-69
- 4.1.2.1 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68
- 4.1.2.2 传承风土民俗的原则68
- 4.1.2.3 尊重历史传承的原则68-69
- 4.1.2.4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69
- 4.1.2.5 适应现代生活的原则69
- 4.1.3 重要公共空间针对性更新目标与原则69-70
- 4.2 空间序列的形成70-78
- 4.2.1 重要节点的确定70-75
- 4.2.2 空间序列的分类75-77
- 4.2.3 空间序列的重组77-78
- 4.3 公共空间更新策略78-92
- 4.3.1 公共建筑空间的更新(点状空间)78-85
- 4.3.1.1 李氏宗祠78-80
- 4.3.1.2 t欠迨樯
本文编号:433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433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