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影响混凝土抗冻性因素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0 11:15

  本文关键词:影响混凝土抗冻性因素的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水泥混凝土抗冻性是影响其耐久性的关键指标。本次通过水泥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研究了水灰比、循环次数、含气量、气泡特征参数、掺合料种类等对抗冻性影响的主次因素规律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含气量、循环次数、掺合料的掺量是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主要因素。水泥混凝土抗冻性随着水灰比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下降;随着气泡间距系数的降低而提高;随着含气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当含气量低于4.2%时,混凝土前期抗冻性下降迅速,引气混凝土含气量控制在5.6%~6.4%时具有良好的抗冻性。水泥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粉煤灰或矿渣粉,混凝土的抗冻性随着掺合比例的增加而降低。但在相同掺量下,改善混凝土抗冻性的效果矿渣粉好于粉煤灰。
【作者单位】: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 抗冻性 含气量 掺合料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0引言水泥混凝土在饱水的条件下经过多次冻融循环作用易发生冻胀破坏,因此寒冷地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是评价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1]。由于混凝土结构冻害的复杂性,对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的认识至今尚不完全一致,公认程度高的就是美国专家T.C.Powers提出的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培铭,陈志源,ScholzH;粉煤灰与水泥浆体间界面的形貌特征[J];硅酸盐学报;1997年04期

2 李金玉,曹建国,徐文雨,林莉,关遇时;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的研究[J];水利学报;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巩妮娜;刘西拉;;从结构工程的角度看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下的破坏标准[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2 唐光普;刘西拉;;基于唯象损伤观点的混凝土冻害模型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3 邓朝飞;;谈如何改善高强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4 李家正;周世华;石妍;;冻融循环过程中混凝土性能的劣化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10期

5 李东旭;低钙粉煤灰在不同碱环境中的活化研究[J];材料导报;2000年11期

6 李东旭;少熟料矿渣粉煤灰复合水泥的性能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3期

7 李东旭;朱建平;李宗津;;应用电阻率方法研究粉煤灰持碱效应[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8 谢友均,刘宝举,刘伟;矿物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9 杨文武;郭立杰;王璐;;海工硅灰混凝土抗冻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与孔结构的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程红强;高丹盈;;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瑞丽;极端洪水和低温条件下的土石坝安全评价[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耿杰;粉煤灰纤维的微观结构及阳离子化改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董敬勋;持续荷载对粉煤灰混凝土冻融性能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伟;掺废旧轮胎橡胶粉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龙玉凤;莫高窟栈道混凝土耐久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谭文杰;硫铝酸锶钙水泥及耐久性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7 申力涛;路面混凝土盐冻破坏机理与防治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8 王琰;岩体—喷层支护结构一体化冻融试验及变形破坏规律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9 杨拓;高寒地区贫混凝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张平平;粉煤灰表面预处理及其应用于制备复合水泥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再芳;龙羊峡工程砾石及混凝土抗冻性研究[J];陕西水力发电;1991年04期

2 姚启均;混凝土抗冻性的预测[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4年01期

3 吴学礼,杨全兵,朱蓓蓉,黄士元;混凝土抗冻性的评估[J];混凝土;1999年06期

4 林楠,钱冰燕,韩孝贤;简介混凝土抗冻性的预测[J];建筑技术开发;1999年06期

5 李金玉,彭小平,邓正刚,曹建国,关遇时,林莉,田军涛,李芳,王爱勤,王志刚,彭涛,蔡梅珠,张秀梅;混凝土抗冻性的定量化设计[J];混凝土;2000年12期

6 贾耀东,谢永江,朱长华;国外混凝土抗冻性控制要求和试验方法综述[J];混凝土;2005年06期

7 陈志强;周际东;;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9期

8 郭玉兰;;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的研究概述[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06期

9 余海;杨树强;;混凝土抗冻性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2期

10 任建章;尹红娣;;粉煤灰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玉;邓正刚;曹建国;关遇时;林莉;田军涛;李芳;王爱勤;王志刚;彭涛;蔡梅珠;张秀梅;;混凝土抗冻性的定量化设计[A];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2 吕丽华;柳俊哲;郭晓光;管锡锟;曹来顺;;龄期对气泡间距法评定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吕丽华;柳俊哲;郭晓光;管锡坤;;混凝土抗冻性气泡参数法测试的质量控制[A];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邸小坛;陶里;周燕;;结构混凝土抗冻性能设计方法[A];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其设计方法科技论坛与全国第六届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宝卿;杨晶杰;;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方法的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张勇;;聚丙烯腈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研究与机理分析[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7 施正友;王焕;;拉西瓦高寒地区影响混凝土抗冻性因素及改善措施[A];水工大坝混凝土材料和温度控制研究与进展[C];2009年

8 张淑景;王益;;对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探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9 曹建国;李金玉;林莉;田军涛;关遇时;邓正刚;李芳;王爱勤;;高强混凝土抗冻性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范滢;;引气剂增强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条件[A];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应用技术[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占萍 新疆三一混凝土有限公司;水灰比和掺合料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N];中国建材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文武;海工混凝土抗冻性与抗氯离子渗透性综合评价[D];重庆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宗鹏;超疏水涂层对混凝土抗冻性及防冰性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刘信斌;混凝土抗冻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赵娜;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混凝土抗冻性预测[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4 蔡永涛;超强吸水性树脂SAP混凝土抗冻性能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5 张庆新;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及在冷却塔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09年

6 杜志云;不同种类混凝土抗冻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7 陈东华;水泥用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8 修雨欣;掺合料对高性能道路混凝土抗冻性影响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9 刘茉莉;不同外掺料对混凝土抗冻性影响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10 肖治微;高寒地区混凝土抗冻性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影响混凝土抗冻性因素的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8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438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2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