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两类呼吸裂缝模型及其动力响应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10 15:05

  本文关键词:两类呼吸裂缝模型及其动力响应对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结构构件开裂产生的非线性振动响应是结构损伤识别的重要依据,而选择合理的模型对准确计算这种非线性振动响应至关重要。根据振动过程中裂缝处结构刚度的变化规律,对现有呼吸裂缝模型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选取具有典型代表的两种模型,以带裂缝悬臂梁受迫简谐振动为例,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在不同激励频率和不同裂缝深度下结构响应的频谱特性。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双线型呼吸裂缝模型较曲线型呼吸裂缝模型更易出现高频分量和谐振现象,能更好地表征裂缝在振动过程中的呼吸效果。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呼吸裂缝 悬臂梁 谱分析 动力响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809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CDJZR14205501)
【分类号】:TU37
【正文快照】: 开裂是混凝土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混凝土材料的初始缺陷、长期交变荷载的疲劳效应、突发事件引发的过载效应等是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裂缝将导致结构整体刚度降低,如不及时发现,在地震、风等动力荷载作用下,将加速建筑物的破坏。同时,混凝土开裂意味着混凝土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渝川;张楚汉;周元德;;基于弥散与分离裂缝模型的混凝土开裂比较研究[J];工程力学;2008年03期

2 钱觉时;吴科如;;砼损伤带裂缝模型[J];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3 谭毅平;;用三维弥散裂缝模型分析混凝土空心板开裂[J];大众科技;2009年12期

4 赵兰浩;李同春;颜天佑;;虚拟裂缝模型的接触有限元法实现[J];工程力学;2010年05期

5 卢鹏程;;基于虚拟裂缝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最大锈胀力模型[J];混凝土;2010年05期

6 龙渝川;周元德;张楚汉;;钢筋混凝土相互作用效应的钢筋刚化模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7 姜庆远;叶燕春;刘宗仁;;弥散裂缝模型的应用探讨[J];土木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8 吴建营,李杰;混凝土的连续损伤模型和弥散裂缝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1期

9 李丽敏;李笑然;朱卫华;;用薄层单元模型模拟混凝土裂缝[J];山西建筑;2007年33期

10 侯艳丽;张楚汉;;用三维离散元实现混凝土Ⅰ型断裂模拟[J];工程力学;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芳;王向东;张雪莲;;基于考虑损伤的虚拟裂缝模型的断裂过程区[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姜峰;张明慧;王朝波;;基于随机模拟的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3 尹双增;;混凝土三维裂缝的进一步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聂祺;李云贵;;钢筋混凝土弹塑性墙元模型研究[A];首届工程设计高性能计算(HPC)技术应用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龚海杰;钢筋混凝土转换板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199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锋波;扩展内嵌裂缝模型及其混凝土破坏全过程分析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两类呼吸裂缝模型及其动力响应对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8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438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4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