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
本文关键词:扬州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快速城市化使得绿地生境斑块日益破碎,连接性不断降低,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绿地生态网络,连接破碎生境,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RS及GIS技术支撑下,通过分析连通性指数确定绿地斑块节点,采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进行潜在廊道模拟,构建扬州市绿地生态网络体系,并基于重力模型和廊道曲度指数对生态网络结构进行定量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扬州市生态网络优化建议。结果表明:扬州市域范围内,阈值200 m下的可能连通性指数(PC)最适合作为绿地斑块节点的选择指标;绿地和农业用地为该范围内组成生态网络的优势景观类型;不同绿地斑块间的相互作用差异较大,相互作用较弱的廊道景观阻力大,生境适宜性低,需进一步改善;曲度较大的廊道景观阻力较大,生物流动效能较低,需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可为扬州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连接度 生态网络 RS和GIS 扬州市
【基金】:苏教办2013-60-41美丽城乡景观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资助
【分类号】:TU985.2
【正文快照】: *苏教办2013-60-41美丽城乡景观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资助。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其中绿地斑块破碎化问题尤为严重,极大地减弱了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Forman,1995;Zhao et al.,1996;Kline et al.,2001)。城市绿地斑块破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才;刘悦来;;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规划的空间模式应用探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9期
2 王亚军;郁珊珊;;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J];城市问题;2007年07期
3 雅克·博德里;高江菡;;法国生态网络设计框架[J];风景园林;2012年03期
4 ;Changes of landscape pattern and its influence on environment in Dongling District,Shenyang City,,Chin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1996年04期
5 王浩;谷康;孙化蓉;;自然、社会、人文与绿地的共融——宿迁市绿地系统的特色体现[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侍昊;徐雁南;;基于景观连通性的城市绿地核心区规划方法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7 鲜明睿;侍昊;徐雁南;王琨;;基于AHP和FR模型的城市绿地适宜性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8 侍昊;鲜明睿;徐雁南;薛建辉;刘海娟;;城市潜在绿色廊道构建方法——以常州市为例[J];林业科学;2013年05期
9 蔡婵静;周志翔;陈芳;郑忠明;;武汉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J];生态学报;2006年09期
10 孔繁花;尹海伟;;济南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J];生态学报;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思勇;;邯郸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2 侯敏;楚新正;陈蜀江;;鄯善绿洲廊道景观格局与生态功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3 朱宁;侯黎明;刘心竹;;我国生态阈值理论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8期
4 杨光;吴泽民;吴文友;;合肥市城市森林格局动态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5 闫维;李洪远;蔡U
本文编号:454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454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