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饱和砂土坡面降雨非正交入渗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非饱和砂土坡面降雨非正交入渗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传统降雨入渗分析仅以降雨强度在坡面上的正交分量作为边界条件,不符合实际降雨非正交入渗规律。为了研究非饱和砂土的非正交入渗规律性,采用自行研制的室内降雨试验装置对非饱和砂土坡面进行了一系列不同降雨强度、坡角和孔隙比的降雨入渗试验,并对应地进行了正交入渗条件下的数值模拟。测量了入渗率、出渗速率及砂土储水增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分析了雨强、坡角和孔隙比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各试验中均无坡面径流现象,与正交入渗边界理论差异显著。通过分析非饱和砂土在传统坡面降雨正交入渗边界条件下的入渗率、出渗速率及砂土储水增量等数值模拟结果与对应的降雨入渗试验结果的差异,证明按正交入渗边界理论计算得到的砂土坡面土体含水率、入渗能力及坡面边界条件转化的判别机制均与实际情况不符。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非饱和砂土 非正交入渗 降雨入渗试验 数值模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309)
【分类号】:TU43
【正文快照】: 0引言降雨入渗是指雨水通过地表或入渗界面进入土壤的过程。降雨入渗是自然界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研究涉及土壤、农业、水利、水文、气象及地质等学科[1-5]。在复杂土坡稳定性分析中,目前“有限元渗流分析+极限平衡分析”法[6-11]和“渗流、变形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梦喜,高莲士;饱和 非饱和土体非稳定渗流数值分析[J];水利学报;1999年12期
2 吴礼舟;黄润秋;;考虑地表变流量的非饱和土渗流耦合的解析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9期
3 刘俊新;刘育田;胡启军;;非饱和地表径流-渗流和流固体耦合条件下降雨入渗对路堤边坡稳定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建全;李广杰;张文;徐佩华;王雪冬;彭帅英;;基于可靠度的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S1期
2 付永刚;来国英;刘泽显;;岩土体内降雨非饱和入渗问题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严飞,詹美礼,速宝玉;饱和-非饱和渗流计算参数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年05期
4 关明芳,陈洪凯;渗流自由面求解方法综述[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孙海洋;张轶乐;;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的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6 张晔;钱镜林;;饱和-非饱和稳定渗流分析[J];大坝与安全;2005年06期
7 周创兵;李典庆;;暴雨诱发滑坡致灾机理与减灾方法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8 郑慧;邵子叶;韩文喜;郑江;;暴雨与库水位变化条件下晒盐坝滑坡渗流和稳定性数值模拟[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2年01期
9 王增欣;金生;;土石坝饱和非饱和渗流的数值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10 熊俊;刘建;刘建军;黄小兰;;基于Buckley-Leverett方程的水气两相渗流理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利文;;港区陆域吹填工程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A];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2005年
2 柴军瑞;;地下水动力学非线性问题综述[A];第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彦旭;压实黄土增湿变形的非饱和土力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王建新;降雨非饱和入渗过程的水势描述及理论模型研究与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3 胡云进;裂隙非饱和渗流试验研究及有地表入渗的裂隙岩体渗流数值分析[D];河海大学;2001年
4 张培文;降雨条件下饱和—非饱和土径流渗流耦合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张伟;渗流场及其与应力场的耦合分析和工程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6 刘小文;超高填方及其上部建筑物基础变形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孙红月;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成因机理与防治对策[D];浙江大学;2005年
8 李玉岐;考虑渗流影响的基坑工程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周玉新;矿山边坡裂隙岩体和排土场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10 徐青;水利水电工程滑坡稳定性研究及灾害评价[D];河海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强;红粘土路基水汽运移特性及防排水优化设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鹏;稳定渗流条件下污染物迁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胡广鑫;昆明盆地泥炭土在渗流条件下变形规律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房秀;降雨条件下的边坡稳定及滑坡治理的大群体决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汪仕旭;降雨入渗对土坡稳定性的影响[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6 王艳群;考虑渗流影响的花岗岩残积土的非饱和工程性质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7 宋文平;库岸边坡非饱和渗流与稳定性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吴建东;基于ANSYS的砼面板堆石坝渗流分析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9 刘擎波;隧道地下水渗流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李英杰;浸水条件下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复合地基渗流有限元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鹏,赵思健,李昂,李勉辉;坡积土渗水软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工程勘察;2002年01期
2 白冰;;循环温度荷载作用下饱和多孔介质热-水-力耦合响应[J];工程力学;2007年05期
3 吴良骥;G·L·Bloomaburg;;饱和—非饱和区中渗流问题的数值模型[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85年02期
4 陈平;李祖贻;;堤坝非稳定渗流计算程序的编制及其应用[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0年04期
5 杨代泉;沈珠江;;非饱和土一维广义固结的数值计算[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1年04期
6 黄康乐;求解非饱和土壤水流问题的一种数值方法[J];水利学报;1987年09期
7 朱学愚,谢春红,钱孝星;非饱和流动问题的SUPG有限元数值解法[J];水利学报;1994年06期
8 吴梦喜,张学勤;有自由面渗流分析的虚单元法[J];水利学报;1994年08期
9 李兆平,张弥;考虑降雨入渗影响的非饱和土边坡瞬态安全系数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1年05期
10 李焯芬,汪敏;港渝两地滑坡灾害的对比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洋,赵跃堂,钱七虎,国胜兵;饱和砂土爆炸液化模型研究[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2 路德春;程星磊;杜修力;;饱和砂土的渐近状态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3 张均锋,孟祥跃,俞善炳,谈庆明,郑哲敏;冲击载荷下饱和砂土渗流和破坏的实验研究[J];力学学报;1999年02期
4 邓荣贵,张倬元,刘宏;饱和砂土动力液化到渗流液化过程探讨[J];山地学报;2001年05期
5 王明洋,国胜兵,赵跃堂,杨海杰,赵毅;饱和砂土动力液化研究进展[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刘建新,宋华,赵跃堂,王明洋;准饱和砂土中平面压缩波传播[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7 丰土根;钱秋莹;张福海;;含细粒饱和砂土的液化特性研究综述[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4年04期
8 李洪;;地下水水位对饱和砂土震动液化判定的影响[J];建材世界;2009年03期
9 章根德;饱和砂土对地震的动力响应[J];力学学报;1994年02期
10 刘先珊;刘洋;;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饱和砂土渗透破坏数值模拟[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晓兵;王淑云;张旭辉;;饱和砂土中水层形成及演化分析[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鲁晓兵;崔鹏;;振动载荷下饱和砂土中液化区的演化特性[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鲁晓兵;王淑云;张金来;;垂向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的稳定性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4 袁晓铭;孙锐;石兆吉;;饱和砂土透镜体对地面运动的影响[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江月霞;康志强;;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分析综述[A];福建省第十三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万良勇;谢定义;;初始渗流对饱和砂土动力特性的影响[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谢定义;张建民;;饱和砂土动力特性的瞬态变化机理与分析[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8 周景星;周克骥;邵全;;震前应力状态对饱和砂土动力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83年
9 刘洋;赵学同;;基于颗粒-流体耦合的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10 詹良通;周晓文;刘鸣;;原状饱和砂土的振动孔压与变形的发展规律[A];岩土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冷艺;饱和砂土单调剪切特性与循环体变规律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陈存礼;饱和砂土体有效应力物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振东;预剪对饱和松砂剪切特性的影响及亚塑性边界面本构模型改进[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周海林;振动注浆中的砂土液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5 许成顺;复杂应力条件下饱和砂土剪切特性及本构模型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董全杨;饱和砂土小应变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正春;弱化饱和砂土对桩水平极限抗力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王桃桃;新型真三轴仪改进及饱和砂土力学特性测试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3 高昌德;非饱和砂土力学特性研究及其与结构相互作用分析[D];湖南大学;2014年
4 李月;不排水剪切条件下饱和砂土变形特性及其本构模型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5 邓国华;饱和砂土物态动力固结有限元分析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6 史海栋;不规则地震波作用下饱和砂土动力特性试验及简化算法[D];浙江大学;2011年
7 郑代靖;饱和砂土地层盾构隧道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8 杨依民;饱和砂土的三轴试验及地震液化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丁浩;地震波作用下饱和砂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林奇;振动频率对土动力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非饱和砂土坡面降雨非正交入渗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2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462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