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料空间分布对混凝土压缩强度及软化曲线影响统计分析
本文关键词:骨料空间分布对混凝土压缩强度及软化曲线影响统计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宏观应力-应变曲线的软化段具有随机性和离散性,骨料分布形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探究混凝土强度和应力-应变曲线软化段的随机统计特性,从细观角度出发,假定混凝土是由骨料颗粒、砂浆基质及界面过渡区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建立了混凝土细观尺度力学模型与方法。以单轴压缩情况为例,对64组不同骨料分布形式下混凝土试件的单轴压缩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研究,并基于概率理论对获得的混凝土强度及软化曲线的离散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不同骨料分布形式下混凝土压缩强度和软化曲线均服从双参数Weibull分布;软化段上应力值的离散程度相近;软化段上应力值的离散性比峰值点应力的离散性大。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关键词】: 混凝土 细观力学模型与方法 压缩强度 软化曲线 统计特性
【基金】:973项目计划(2011CB013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51421005)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其力学性能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数值仿真的基础,混凝土的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是其力学性能的全面的宏观反应。混凝土是由水泥砂浆、骨料及各类掺和料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在其形成之初内部便产生了随机分布的初始缺陷(包括微裂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修力;金浏;;混凝土材料细观单元弹模非均匀统计特性研究[J];工程力学;2012年10期
2 杜修力;金浏;;非均质混凝土材料破坏的三维细观数值模拟[J];工程力学;2013年02期
3 李杰,卢朝辉,张其云;混凝土随机损伤本构关系——单轴受压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忠;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地下旋流池防水性设计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2 石开展;;关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3 杨彦克;陈辉;宋登富;潘绍伟;叶跃忠;李固华;;桥梁裂缝注浆修补材料及技术[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4 刘晓红;;轻骨料混凝土受压构件偏心距增大系数的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5 于秋波;刘立新;谢丽丽;胡丹丹;冯辉;;HRB500级钢筋用于先张预应力梁的非预应力筋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6 林沂祥;郑廷银;蔡万军;陈志军;;蜂窝状钢骨混凝土不对称十字形柱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7 管品武;郭海峰;雷士发;;HRB500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塑性铰区破坏形态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8 刘晓红;李鸿芳;雷光宇;;M-N相关曲线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圆形截面偏压构件截面的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9 薛刚;张晓斌;李奉阁;;损伤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计算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10 王艳;王命平;耿树江;杨勇新;;500MPa级细晶粒钢筋混凝土构件轴压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超;金凌志;谢旦;;预应力RPC简支梁受弯性能浅析[A];第十一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言志信;叶振辉;刘培林;;钢筋混凝土烟囱定向爆破拆除倒塌过程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3 宋美瑶;吴宇环;许宁;程小珂;蒋秀根;;基于拉压组合受力的混凝土劈裂受力数值试验[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孙毅;李密密;崔娜;吴丹;蒋秀根;;钢筋骨架支承下混凝土梁受损破坏行为数值模拟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郑丹;李文伟;;全级配混凝土极限拉伸变形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6 王来;王琦;尹燕霞;;十字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力性能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来;马云良;尹燕霞;;L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力性能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须亚平;查万理;彭煜;曾义;朱爱军;王磊;王辉刚;;置于岩石地基的独立基础力学特性研究[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须亚平;袁志英;常达美;王林枫;彭煜;王辉刚;;岩石地基上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缺陷[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侯浩波;张发文;魏娜;;利用HAS固化剂固化尾砂胶结充填的试验研究[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强;CFRP-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劳晓春;RC矩形截面剪力墙构件的抗震性能及其性能指标限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吴静;多重螺旋箍筋增韧轻质混凝土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郭猛;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曹建安;无碴轨道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后期徐变变形和控制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王四巍;单轴和三轴应力下塑性混凝土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万海涛;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抗震性能试验及其基于变形性能的参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成琛;大跨径PC桥梁弯曲孔道有效预应力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吴小勇;钢筋钢丝网砂浆加固混凝土柱的轴压、偏压及抗震滞回性能试验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10 叶苏荣;基于梁段模型的FRP加固混凝土梁界面剥离破坏分析[D];汕头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凤莲;配置加强箍筋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汤俊杰;塑性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甲甲;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杨明林;塑性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指标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肖志龙;中置集中荷载作用下FRP筋混凝土双向板冲切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张爱霞;FRP加固受损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D];郑州大学;2010年
7 彭超;单向荷载、冻融循环及龄期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吴英强;橡胶集料塑性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雷鸣;锈胀损伤RC拱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鑫;无筋及水平灰缝配筋砌体干燥收缩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靖华,李果,刘刚;混凝土疲劳寿命规律预测新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S1期
2 杨成球,吴政;全级配混凝土强度尺寸效应及变形特性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S1期
3 杜成斌;尚岩;;三级配混凝土静、动载下力学细观破坏机制研究[J];工程力学;2006年03期
4 马怀发;陈厚群;周永发;黎保琨;;大坝混凝土试件三维细观力学并行计算研究[J];工程力学;2007年10期
5 杜修力;金浏;;基于随机多尺度力学模型的混凝土力学特性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S1期
6 高峰,,谢和平;脆性材料的分形统计强度理论[J];固体力学学报;1996年03期
7 杜修力;金浏;;混凝土材料细观单元弹模非均匀统计特性研究[J];工程力学;2012年10期
8 赵吉坤;;混凝土四相复合模型的三维细观破坏模拟[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9年04期
9 郭少华;混凝土破坏理论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1993年04期
10 徐积善,何淅淅;混凝土构件体积(尺寸)效应及抗裂塑性系数γ值的初步分析研究[J];力学学报;198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翔;童小燕;程起有;李斌;陈刘定;;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及剩余压缩强度实验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0年11期
2 皇甫劭炜;童小燕;姚磊江;;编织型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及剩余压缩强度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年03期
3 郑海燕,刘元镛,郭伟国;编织型复合材料的冲击及冲击后压缩强度的试验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02年03期
4 林智育;许希武;朱伟W
本文编号:469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469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