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地下管道的影响分析
本文关键词:兰州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地下管道的影响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兰州地铁1号线某车站基坑为背景,对该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管道的位移进行全面分析.采用排桩加内撑支护结构对基坑进行支护,并考虑地下管道、周围土体、围护结构的相互作用,借助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地铁车站基坑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有限元法分析,表明施工开挖步骤、管道埋深离基坑的距离对地下管道位移有显著影响,进而总结竖向位移下管道的变形规律,为深基坑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单位】: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兰州地区 地铁车站 有限元法 深基坑 位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51568042)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208RJZA158) 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
【分类号】:U231.3;TU990.3
【正文快照】: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铁深基坑工程规模和难度也在日益增大.由于地铁深基坑开挖多数在城市中进行,且往往处于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道等设施的密集区,因此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因开挖而引起的工程事故也层出不穷,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志奎;张智博;;盾构隧道施工位移控制技术[J];安徽建筑;2006年02期
2 李鹏程;;盾构机姿态测量方法的精度比较[J];安徽建筑;2008年06期
3 王圣涛;石雷;谢军邦;;沿海地区填石层地段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J];安徽建筑;2009年02期
4 江泽礼;孙青海;;粉细砂富含水地层地下连续墙接头防管涌综合处理技术[J];安徽建筑;2010年03期
5 丁常国;特大跨超浅埋隧道施工技术[J];地下空间;2002年03期
6 焦苍;祝江林;范鹏;徐成家;;浅埋软岩隧道开挖围岩变形非线性模拟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7 丁常国;贺淑焕;;深基坑开挖与板肋式锚杆挡墙逆作法施工技术[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8 吕青山;李立新;许丕元;陈涛;;地铁盾构衬砌管片加载裂缝的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9 李畅;软流塑夹孤石地层中小断面隧道施工技术[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马全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精密施工测量技术的应用与研究[J];测绘通报;2010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齐锋;地铁车站纤维混凝土结构抗渗试验及阻裂防水机理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王维;地铁车站混凝土结构开裂有限元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贾嘉陵;湿陷性黄土地层盾构施工引发地层变形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滕丽;基于土体力学特性的盾构隧道施工风险监控系统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5 郑艳;复杂条件下地铁施工地层变形机理及对桥桩破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卫国;全暗挖“十字型”换乘车站开挖支护系统在沈阳地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2 吕青山;地铁盾构隧道衬砌管片质量检测方法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3 王菁;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李必刚;武汉轨道交通四号线铁机村站施工安全监测[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成;地铁车站深基坑钢管内支撑工作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姜磊;天津地铁引入移动通信工程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付菲菲;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乐;地铁隧道施工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陈艳伶;土压平衡盾构穿越高铁的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周广军;超深超大地下连续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民,贾波;浅谈住宅小区地下管道设计[J];城乡建设;2003年04期
2 ;上海首建地下管道共用沟[J];建材发展导向;2003年01期
3 蒋录珍;朱庆杰;;跨断层地下管道破坏的数值模拟[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4 何王善 ,任明星;现场翻转制管技术非开挖修复地下管道[J];建设科技;2005年01期
5 凌启渝;;“物理因特网”:地下管道货运新构想[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年02期
6 高苇;;浅析地下管道探测[J];黑龙江冶金;2012年03期
7 赵丰喜;冯年通;;临海市城市地下管道发展现状及合理化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3年06期
8 李海青;王威;岳增书;;地下管道抗灾试验研究述评[J];低温建筑技术;2013年08期
9 ;修复地下管道又一新方法[J];工业建筑;1986年10期
10 孙;;迅速更新地下管道新技术[J];上海环境科学;198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振宇;潘玉玲;;地下管道漏水探测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周建;王前信;;地下管道随机反应及动力可靠性分析[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92年
3 何(王善);任明星;;采用现场翻转制管技术非开挖修复地下管道[A];第一届中国城市地下工程非开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大海;杨智浩;陆建卫;李啸;;非开挖管道定位系统的研制与应用初探[A];第一届中国城市地下工程非开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孙跃平;;日本的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及其评价方法[A];第一届中国城市地下工程非开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汤洪志;邓居智;;高密度电阻率法及在地下管道勘测中的应用[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王继华;张致付;雷林源;;地下管道泄漏位置的灰色系统定位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飞;王苏岩;;FRP用于震后地下管道应急加固初探[A];工业建筑(2009·增刊)——第六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书旺;王明时;;地下管道的红外成像检测法[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邹婷玉;女记者亲身参与地下管道清淤[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辰晓;北京将大范围推广非开挖更换地下管道新技术[N];中华建筑报;2006年
3 张耀平;城市物流 管道优先[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4 本报记者 郭庆峰;改良的农田要“泛碱”[N];河北农民报;2011年
5 雍黎 记者 冯竞;重庆研发地下管道智能监管系统[N];科技日报;2014年
6 刘辑;3M打造21世纪新型地下管道信息网络[N];中国建设报;2008年
7 黄建春 王爱华 苏美霞 刘君;泉城地下管道探测添“慧眼”[N];中国水利报;2004年
8 通讯员 万素丽 记者 高智虹;大新寨镇“一事一议”兴水利[N];秦皇岛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刘锟锋;应尽快编制城市地下管道网络规划[N];青岛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卢军 申深;智慧管网年内投用 地下管道一键查清[N];黑龙江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岱;地下管道的随机地震反应[D];天津大学;2010年
2 王卉;地震波作用下地下管道的动力响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山;上埋式地下管道横向力学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蒋诚;地下管道周边介质缺陷的探地雷达实测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3 刘洪萤;地下管道挖掘机结构设计与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4 周敏;土体沉降和塌陷引起地下管道变形破坏的试验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5 李业繁;穿越断层条件下的地下管道安全性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李兆超;地下管道屈曲稳定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刘飞;地下管道灾后应急处置加固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黄洪程;基于GIS的地下管道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9 蒋录珍;动荷载作用下地下管道破坏的数值模拟[D];河北理工大学;2006年
10 邹蓉;地裂缝对地下管道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兰州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地下管道的影响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3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493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