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长沙城市建筑摄影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9 16:03

  本文关键词:长沙城市建筑摄影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市是历史积淀的时空容器,建筑是城市发展进程中凝固的形态表情,而摄影作为重要的艺术媒介记录了这一切的改变。一座城市的建筑承载了这座城市的经济实力、价值取向与文化气质,城市文化又是社会精神意志的直接反映,镜头之下的城市建筑,消除了地域空间的限制,使之成为平面化的流动景象,快捷、直观而又真实的传达了城市信息、体现了城市经济政治的发展、抒发了城市的文化状态。长沙从曾经的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成为中国南方中心的城市之一,在其2400多年的建城史中,长沙的城市建筑以其独特的时代经历和地域特征构造出了今日的城市建筑面貌,所以通过摄影对长沙城市建筑分毫毕现的艺术拍摄,是了解长沙城市历程发展的最佳诠释手段。本文结合摄影学、建筑学、社会学、艺术美学等多门学科,通过认识和研究摄影对长沙城市建筑的视觉语言表达的影响,以长沙城市建筑作为拍摄主体,用平面影像来描述城市建筑的轮廓与细节,一方面重新了解长沙城市的各方动态,塑造长沙自身的城市气质与场所精神,另一方面对城市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摄影表达的本质,从而进一步研究城市建筑的拍摄方法。长沙城市建筑的平面视觉化拍摄结合长沙城市建筑的历史进程,也会为后来的城市建筑的研究者和规划者提供最根本的研究依据和最佳的批判方式。长沙城市建筑的丰富性和现实感,究竟如何利用镜头语言呈现,如何使平面影像完美诠释城市的状态与格调,这都将是本文要深入研究探讨的内容。从拍摄长沙的城市建筑出发,分析和探讨城市建筑摄影的表现手法,在抒发长沙城市建筑的精神风貌同时,论述城市建筑摄影的含义以及必要性。通过对长沙城市建筑的实践拍摄,可以形成长沙城市建筑的总体设计体系,更好的传承历史文脉,突出城市风貌,努力保护和塑造城市文化魅力,保护地域建筑风格,强化城市建筑景观意象,推动城市特色营销策略,增强长沙城市影响力和吸引力,提高长沙城市形象存在感。
【关键词】:长沙 城市建筑 摄影表达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01;J419.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绪论12-21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3-14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意义13-14
  • 1.3 研究现状14-19
  • 1.3.1 国外城市建筑摄影研究现状14-16
  • 1.3.2 国内城市建筑摄影研究现状16-19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9-21
  • 1.4.1 研究内容19-20
  • 1.4.2 研究方法20-21
  • 2.城市建筑摄影的理论研究21-28
  • 2.1 城市建筑摄影的概念解析21
  • 2.2 城市建筑摄影的拍摄对象21-23
  • 2.2.1 大型建筑群21-22
  • 2.2.2 个体建筑22
  • 2.2.3 建筑局部22-23
  • 2.3 城市建筑摄影分类23-26
  • 2.3.1 纪实性城市建筑摄影23-24
  • 2.3.2 表现性城市建筑摄影24-26
  • 2.4 城市建筑摄影的表达原则26-27
  • 2.5 城市建筑摄影的价值优势27-28
  • 3.长沙城市建筑的历史变迁28-38
  • 3.1 长沙古建筑28-30
  • 3.2 长沙老城区建筑30-33
  • 3.3 建国后—1978年的长沙建筑33-35
  • 3.4 改革开放后的当代城市建筑35-38
  • 4.长沙城市建筑摄影的拍摄方法研究38-49
  • 4.1 技术因素的拍摄影响38-40
  • 4.1.1 相机与镜头的选择38-40
  • 4.1.2 曝光参数的设置40
  • 4.2 构图形式与拍摄视点的选择40-45
  • 4.2.1 构图形式的选择40-42
  • 4.2.2 拍摄视点的选择42-45
  • 4.3 城市建筑摄影中光线的运用45-49
  • 4.3.1 光线的方向45-46
  • 4.3.2 光线的色彩和强弱46-49
  • 5.长沙城市建筑拍摄实践及作品分析49-58
  • 5.1 特写拍摄下的细节之美49-51
  • 5.2 全景拍摄下的壮阔之美51-52
  • 5.3 夜景拍摄下的“星城”之美52-53
  • 5.4 黑白拍摄下的光影之美53-54
  • 5.5 画意拍摄下的意境之美54-55
  • 5.6 纪实性拍摄表达55-56
  • 5.7 观念性拍摄表达56-58
  • 6.城市建筑摄影作品的后期制作58-63
  • 6.1 摄影作品的透视调整58-59
  • 6.2 摄影作品的明暗、色彩的调整59-61
  • 6.3 摄影作品的二次构图61-62
  • 6.4 摄影作品的修饰与合成62-63
  • 结语63-65
  • 参考文献65-68
  • 附录68-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岫岭;建筑摄影的特点和设备的选用(一)[J];建筑知识;2001年04期

2 ;建筑摄影欣赏[J];建筑知识;2004年04期

3 高松;城市建筑摄影三要素[J];照相机;2005年01期

4 ;建筑摄影欣赏[J];建筑师;2010年02期

5 ;为建筑代言——周若谷建筑摄影[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1年07期

6 ;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 本刊举办建筑摄影有奖征稿活动[J];建筑知识;1984年03期

7 ;庆祝建国35周年建筑摄影有奖征稿选登(一)[J];建筑知识;1984年05期

8 ;庆祝建国35周年建筑摄影有奖征稿选登(四)[J];建筑知识;1985年01期

9 ;庆祝建国35周年建筑摄影有奖征稿选登(五)[J];建筑知识;1985年01期

10 ;庆祝建国35周年建筑摄影有奖征稿选登(七)[J];建筑知识;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关于2008中国建筑摄影年赛获奖作品的公告[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清和;建筑摄影入门通关秘籍[N];中国摄影报;2013年

2 金磊;建筑摄影:建筑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N];中国建设报;2007年

3 汤其昌;建筑摄影之我见[N];中华建筑报;2006年

4 金磊;建筑摄影再塑建筑设计文化的表现力[N];中国建设报;2012年

5 记者 李晓芳;中国建筑摄影论坛开幕[N];山西日报;2003年

6 金磊;“用眼睛倾听”建筑艺术[N];建筑时报;2003年

7 郝光明;关于现代建筑摄影的思考[N];光明日报;2010年

8 韩双喜 太原晚报摄影部;浅谈中国建筑摄影的构图[N];山西经济日报;2014年

9 金磊;建筑大师镜头中的世间百态[N];中国建设报;2009年

10 金磊;用摄影传播建筑美学文化(二)[N];中华建筑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欣;建筑学意义下的建筑摄影技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金婷婷;长沙城市建筑摄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刘雨佳;建筑的摄影表达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

4 曹清雅;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探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0年

5 翟海林;建筑摄影的批评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陈垦;立体主义绘画对当代建筑摄影的启示[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长沙城市建筑摄影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8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498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2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