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一种双折减法与经典强度折减法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6-30 06:12

  本文关键词:一种双折减法与经典强度折减法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经典强度折减法的出发点是对强度值进行折减,进而导致对强度(准则)中的参数使用同一个折减系数。使边坡处于整体临界平衡状态的折减系数恰是边坡的强度储备安全系数。一些学者陆续提出了对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采用不同折减系数的所谓双折减法,但尚无严格的理论依据。提出双折减法的出发点是对强度(准则)中的参数进行折减,或简称"强度参数折减",这样可自然导致采用不同的折减系数,但此时已无法自动得到基于强度储备的安全系数。为此,提出了定义安全系数的新框架——基于参照边坡的安全系数定义,为双折减法建立了理论基础。将新提出的一种双折减法与经典强度折减法进行了比较,发现可以将经典强度折减法纳入该双折减法的计算过程,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该双折减法的安全系数几乎总是小于经典强度折减法的安全系数,数值模拟实例也证实了这个结论。这表明,经典强度折减法有可能高估了边坡的安全性,建议的双折减法可作为边坡稳定分析的备选方法之一。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天津大学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边坡 安全系数 极限平衡法 强度折减法 双折减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1272263)
【分类号】:TU43
【正文快照】: 1引言安全系数与最危险滑面的确定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两个核心内容。这两个工作不是孤立的,是一个优化问题中的两个方面,前者需要以后者作为计算的位置,后者则需要以前者为目标函数。极限平衡法是一种很早就被建立起来的计算边坡安全系数的方法,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唐芬;郑颖人;;边坡渐进破坏双折减系数法的机理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2 唐芬;郑颖人;;边坡稳定安全储备的双折减系数推导[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唐芬;郑颖人;;基于双安全系数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11期

4 陈冉;刘飞;;基于双折减系数法的土坡稳定性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5 凌皓;何光春;朱擘;;双强度折减迭代计算在平面滑动岩质边坡中应用[J];华东公路;2012年06期

6 唐芬;郑颖人;赵尚毅;;土坡渐进破坏的双安全系数讨论[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7期

7 董天文;郑颖人;;桩基础双折减系数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极限分析[J];岩土力学;2011年10期

8 袁维;白冰;李小春;汪海滨;;A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based on double reduction parameters and its application[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3年09期

9 白冰;袁维;李小春;;A new double reduction method for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萍;陈洪;;对强度折减法中折减系数的讨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2 熊欢;肖盛燮;;基于Drucker-Prager系列准则的边坡安全系数计算方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3 秦帆;王正中;;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理论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探讨与改进[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4 肖超;金福喜;刘海鸿;张可能;;开挖与降雨作用下边坡失稳机理及模拟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1期

5 程培峰;徐云哲;;基于ABAQUS的包边粉砂土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J];公路;2011年11期

6 陈力华;张蕾;;有限元极限分析法的进展及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公路交通技术;2010年05期

7 刘九林;陈力华;林志;;有限元极限分析法的适用性研究与应用[J];公路隧道;2010年03期

8 陈明;曹净;张庆;张飞;;独田教育小区滑坡稳定性及失稳原因分析[J];工业建筑;2010年S1期

9 朱维伟;黄新;;公路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12年03期

10 傅勇;;浅析桥梁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葛修润;;抗滑稳定分析新方法——矢量和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冯春;李世海;姚再兴;;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块体单元离散弹簧法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郑筱彦;;未确定滑面边坡破坏性模型试验方法[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4 肖锐铧;王思敬;贺小黑;张晓平;饶枭宇;罗斌;;基于局部强度折减法的大型边坡安全度分区[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4年

5 肖锐铧;王思敬;贺小黑;张晓平;饶枭宇;罗斌;;非均质边坡多级稳定性分析方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薇;残积层红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陈宾;郴州地区残坡积土工程边坡过程稳定性研究及控制[D];中南大学;2010年

3 郑筱彦;压力分散型锚索加固边坡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军;多重作用的边坡稳定性及分析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李德营;三峡库区具台阶状位移特征的滑坡预测预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6 姜屏;基于位移实时监测的季节冰冻区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项志敏;浅埋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吴进良;多级边坡公路荷载及变幅水位作用下的超高路堤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9 汤罗圣;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稳定性与预测预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10 沈银斌;临界滑动场法的改进与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素娟;南水北调工程芳芝段开挖渠道边坡稳定敏感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2 贺续文;基于离散单元法的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功;基于强度折减法的隧洞群稳定性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4 史生志;基于粘性土土性机理分析的边坡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马元顺;季节冻土区高填土路堤温度场与边坡稳定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陈晓佳;电塔荷载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7 唐世雄;三峡水库运行条件下的电厂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史东军;陕西某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锚固效果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杨有成;强度折减法在斜坡稳定性分析中的适用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10 王俊卿;宝鸡峡引水工程黄土高边坡稳定分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芬;郑颖人;;边坡渐进破坏双折减系数法的机理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2 唐芬;郑颖人;;边坡稳定安全储备的双折减系数推导[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3 栾茂田,武亚军,年廷凯;强度折减有限元法中边坡失稳的塑性区判据及其应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4 林鹏,赵思健,李昂,李勉辉;坡积土渗水软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工程勘察;2002年01期

5 郑颖人,赵尚毅,张鲁渝;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边坡稳定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10期

6 唐芬;郑颖人;;基于双安全系数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11期

7 沈保汉;桩基础测试、勘察、设计与施工(五)——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分配[J];工业建筑;1991年01期

8 唐芬;郑颖人;;强度储备安全系数不同定义对稳定系数的影响[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9年03期

9 赖国伟,陆述远,常晓林,黄劲松;基于不等比例降强度参数的龙滩碾压混凝土坝稳定分析[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10 张鲁渝,郑颖人,赵尚毅,时卫民;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计算土坡稳定安全系数的精度研究[J];水利学报;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为;崔杰;;强度折减法在区域性地震滑坡灾害评价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8年12期

2 牛冠超;;边坡求解的强度折减法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12期

3 张肆红;路晓光;;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运用[J];山西建筑;2010年06期

4 来国英;付永刚;王建新;;强度折减法在高边坡支护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杨光华;钟志辉;张玉成;李德吉;;用局部强度折减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土力学;2010年S2期

6 潘岳;李爱武;;对“基于突变理论的采空区重叠顶板稳定性强度折减法及应用”的讨论[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7 赵延林;;“对‘基于突变理论的采空区重叠顶板稳定性强度折减法及应用’的讨论”的答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8 张超;杨春和;;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求解边坡稳定性[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1年02期

9 李宗伟;尹大娟;;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邹济韬;李云安;;双强度折减法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光华;张玉成;张有祥;吴舒界;;变模量强度折减法及其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汉东;薛雷;李维朝;;非均质边坡强度折减法折减范围研究[A];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薛雷;孙强;秦四清;刘汉东;黄鑫;;非均质边坡强度折减法折减范围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4 马天辉;唐春安;李术才;王汉鹏;梁正召;;八字岭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强度折减法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健;高永涛;吴顺川;谢玉玲;胡杰;;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改进强度折减法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杨光华;张玉成;张有祥;;变模量弹塑性强度折减法及其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何润洲;;再议极限平衡与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对比[A];2014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孔不凡;阮怀宁;;边坡稳定的离散元强度折减法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李林科;张爱军;侯春娇;;基于强度折减法与极限平衡法的加筋高挡墙边坡稳定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马天辉;唐春安;梁正召;李连崇;张哲;;三维强度折减法在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A];岩土工程数值方法与高性能计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杭;基于线性与非线性破坏准则的边坡强度折减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陈卫兵;考虑岩土材料流变特性的强度折减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钟志辉;边坡分析的局部强度折减法及其工程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袁灿;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浅变质岩风化层边坡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肖武;基于强度折减法和容重增加法的边坡稳定分析及工程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陈菲;强度折减法在滑坡三维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5 王永刚;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北京地区土钉支护边坡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翁敬良;基于改进广义Hoek-Brown准则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强度折减法[D];湖南大学;2010年

7 陈晨;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适应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8 吴昊;植被根系护坡力学效应分析途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王lm;水对大型堆积体滑坡治理的影响[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一种双折减法与经典强度折减法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0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500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e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