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土粉煤灰残余强度环剪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掺土粉煤灰残余强度环剪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粉煤灰作为燃煤火电厂的次生产物,具有很大的利用潜力。但是粉煤灰的释放量巨大且逐年增长,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污染环境,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怎样更好的利用粉煤灰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加快粉煤灰的综合应用研究变得意义非凡。本文采用HJ-1型环剪仪对掺土粉煤灰进行两方面的研究:1、探究不同剪切速率、含水率、法向应力条件下纯粉煤灰的环剪特性。2、探究不同剪切速率、含水率、法向应力、黄土掺量条件下掺土粉煤灰的强度及变形特性。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黄土掺量的增加,掺土粉煤灰的最优含水率近似呈线性减小,最大干密度近似呈线性增加。工程上可以考虑将黄土掺入粉煤灰中,提高粉煤灰的凝聚力。(2)低法向应力下,剪切速率不影响纯粉煤灰的环剪强度。法向应力较大时,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纯粉煤灰的环剪强度减小;剪切速率对掺土粉煤灰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的影响规律相反,即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掺土粉煤灰的峰值强度逐渐增大,而残余强度逐渐减小。(3)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纯粉煤灰的环剪强度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掺土粉煤灰在峰值强度之前,剪应力随剪应变的增加,表现出迅速增长,且法向应力越大强度增长越快。峰值强度之后,基本都出现了强度的软化,只是表现的不太明显。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掺土粉煤灰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均逐渐增大。(4)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纯粉煤灰的剪应力逐渐增大。越接近最优含水率,环剪强度越大;对于不同含水率下的掺土粉煤灰,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掺土粉煤灰的残余强度减小,残余摩擦角和残余粘聚力均减小。最终竖向沉降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5)纯粉煤灰在低含水率下表现为应变硬化型;在含水率较高的情况下,表现为应变软化型。掺土粉煤灰在不同的含水率下均表现为应变软化型;含水率27%、32%时,纯粉煤灰的残余强度最小,掺土10%粉煤灰的残余强度最大;含水率37%时,掺土20%粉煤灰的残余强度最小,纯粉煤灰和掺土30%粉煤灰的残余强度最大;含水率42%时,随着掺土量的增加,残余强度逐渐增大。
【关键词】:纯粉煤灰 掺土粉煤灰 环剪试验 环剪强度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41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10-12
- 1.1.1 粉煤灰10-11
- 1.1.2 黄土11-12
- 1.2 国内外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现状12-13
- 1.2.1 国外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现状12
- 1.2.2 国内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现状12-13
- 1.3 粉煤灰复合土研究现状13-15
- 1.3.1 基本特性研究现状13-14
- 1.3.2 动力特性研究现状14
- 1.3.3 残余强度研究现状14-15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5-16
- 1.5 研究内容16-17
- 第二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试验方案17-29
- 2.1 试验材料17-19
- 2.1.1 试验粉煤灰基本物理指标17
- 2.1.2 试验黄土基本物理指标17
- 2.1.3 掺土粉煤灰击实试验17-19
- 2.2 试验土样的制备19-23
- 2.2.1 制样仪器20-21
- 2.2.2 土样的制备过程21-23
- 2.3 设备23-27
- 2.3.1 仪器组成23-25
- 2.3.2 基本技术指标25
- 2.3.3 计算原理25-27
- 2.3.4 仪器操作步骤27
- 2.4 试验方案27-29
- 第三章 纯粉煤灰环剪强度试验研究29-34
- 3.1 概述29
- 3.2 剪切速率、法向应力对纯粉煤灰环剪强度影响规律探究29-31
- 3.3 含水率对纯粉煤灰环剪强度影响规律探究31-32
- 3.4 本章小结32-34
- 第四章 掺土粉煤灰环剪强度试验研究34-46
- 4.1 概述34
- 4.2 剪切面的形态与试验结束标准34-35
- 4.2.1 剪切面的形态34-35
- 4.2.2 试验结束的标准35
- 4.3 剪切速率对土体环剪强度影响规律探究35-38
- 4.4 含水率对土体环剪强度影响规律探究38-41
- 4.5 法向应力对土体环剪强度影响规律探究41-42
- 4.6 黄土掺量对土体环剪强度影响规律探究42-44
- 4.7 本章小结44-46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6-48
- 5.1 结论46-47
- 5.2 展望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 作者简介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占巧;许成顺;刘海强;朱可睿;;环剪仪在超固结土残余强度分析中的应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2 张芳枝,陈晓平,吴煌峰,黄国怡;东深供水工程风化泥质软岩残余强度特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3年01期
3 李玉红,贾彤,郭丽娟;关于土的残余强度的概念、测试与应用[J];房材与应用;2005年05期
4 张昆;郭菊彬;;滑带土残余强度参数试验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7年08期
5 王瑞红;李建林;蒋昱州;陈星;;循环加卸载对岩体残余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10期
6 王顺;项伟;崔德山;杨金;黄旋;;不同环剪方式下滑带土残余强度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10期
7 汤罗圣;殷坤龙;刘艺梁;吴益平;;滑坡残余强度预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8 杨果林;高礼;杜勇立;;不同掺土量格宾网加筋煤矸石的残余强度试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2期
9 刘文彬,唐春安,唐烈先;残余强度特性对岩石宏观破坏的影响[J];岩土工程技术;2004年02期
10 李兴国;鄢重新;;土的反复剪切及其残余强度[J];工程勘察;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青云;王幼麟;;泥化夹层错动带残余强度与比表面的相关性研究[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2 伞桂兰;;二滩电站大坝建基面岩石残余强度特性[A];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首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3 王哲;樊承谋;;维纶短纤维砼实验研究[A];全国第五届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瑞琅;考虑残余强度和损伤的岩体应力场—渗流场耦合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丁红丽;不同地区黄土强度特性的环剪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班晓兰;掺土粉煤灰残余强度环剪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陈腾腾;滑带土残余强度的试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4 王炜;重塑黄土残余强度的环剪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5 孙涛;利用环剪仪对超固结黏土抗剪强度特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张嘉威;考虑损伤与残余强度的岩石类材料本构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王昊;2:8灰土的残余强度、浸水强度及损伤模型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8 周丹丹;3种植物单根提高土体残余抗剪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9 岳玉秋;异质土体间大剪切力学特性环剪试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掺土粉煤灰残余强度环剪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6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506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