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地理学视角下的河南传统民居风貌研究
本文关键词:色彩地理学视角下的河南传统民居风貌研究
【摘要】:本文隶属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传统农房建造技术改良与应用示范”(2015BAL03B03)。中国传统民居经历了漫长且成熟的农耕时代的发展,既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又具备实用和艺术价值。今天,若要创造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新建筑,创造与自然和谐的环境风貌,创造百姓能住得起的平民房屋,传统民居可提供关于营造技术、美学规律等的原始资料。如今的民居研究已进入跨学科时代,研究者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拓展民居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本文从色彩地理学的视角出发,研究河南不同地质地貌环境下,传统民居的色彩风貌,探索一种全面、客观的色彩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的方法。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说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方法、技术框架。第二章首先对色彩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理论观点、主要概念及实践进行介绍。其次对色彩地理学色彩研究的步骤和内容进行梳理。最后阐述色彩地理学对河南传统民居研究的启发。第三章为论文的重中之重。对河南五种主要地质地貌环境下的传统民居进行色彩风貌研究。这些民居包括豫西黄土塬地坑院民居、豫中浅山丘陵地区民居、豫北太行山石板岩民居、豫东平原地区民居及豫南大别山地区民居。色彩研究主要从聚落、建筑、材料细部、装饰四个层次入手,探索定量化收集、整理、分析色彩数据的方法。第四章横向对比河南五大传统民居在聚落、建筑、装饰色方面的色彩风貌,认识河南传统民居的色彩多样性、差异性和共存性。第五章为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阐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色彩地理学 河南民居 色彩风貌 定量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4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2
- 1 绪论12-19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3
- 1.3 研究现状13-16
- 1.3.1 色彩地理学研究13-14
- 1.3.2 河南传统民居研究14-15
- 1.3.3 中国传统民居色彩研究15-16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16-18
- 1.4.1 研究范围16
- 1.4.2 研究内容16
- 1.4.3 研究方法16-18
- 1.5 技术路线18-19
- 2 色彩地理学与传统民居研究19-24
- 2.1 色彩地理学概述19
- 2.2 色彩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9-22
- 2.3 色彩地理学对河南传统民居研究的启示22-23
- 2.3.1 研究视角的启示22
- 2.3.2 研究方法的启示22-23
- 2.4 小结23-24
- 3 河南传统民居的类型与色彩风貌24-63
- 3.1 豫西黄土塬地坑院民居24-31
- 3.1.1 自然环境24
- 3.1.2 庙上村民居概况24-25
- 3.1.3 民居聚落色彩25-27
- 3.1.4 民居建筑色彩27-29
- 3.1.5 民居材料细部色彩29-30
- 3.1.6 民居装饰色彩30-31
- 3.2 豫中浅山丘陵地区民居31-40
- 3.2.1 自然环境31
- 3.2.2 方顶村民居概况31-32
- 3.2.3 民居聚落色彩32-34
- 3.2.4 民居建筑色彩34-38
- 3.2.5 民居材料细部色彩38-40
- 3.2.6 民居装饰色彩40
- 3.3 豫北太行山石板岩民居40-48
- 3.3.1 自然环境40-41
- 3.3.2 高家台民居概况41
- 3.3.3 民居聚落色彩41-44
- 3.3.4 民居建筑色彩44-46
- 3.3.5 民居材料细部色彩46-47
- 3.3.6 民居装饰色彩47-48
- 3.4 豫东平原地区民居48-55
- 3.4.1 自然环境48
- 3.4.2 商丘古城民居概况48-49
- 3.4.3 民居聚落色彩49-51
- 3.4.4 民居建筑色彩51-54
- 3.4.5 民居材料细部色彩54
- 3.4.6 民居装饰色彩54-55
- 3.5 豫南大别山地区民居55-63
- 3.5.1 自然环境55
- 3.5.2 西河村民居概况55-56
- 3.5.3 民居聚落色彩56-58
- 3.5.4 民居建筑色彩58-60
- 3.5.5 民居材料细部色彩60-61
- 3.5.6 民居装饰色彩61-63
- 4 河南传统民居色彩风貌总结63-69
- 4.1 河南传统民居聚落色彩特征63-65
- 4.2 河南传统民居建筑色彩特征65-66
- 4.3 河南传统民居装饰色彩特征66-67
- 4.4 小结67-69
- 5 结语69-71
- 参考文献71-73
- 附录1 豫西黄土塬地坑院民居色彩风貌总表73-74
- 附录2 豫中浅山丘陵地区民居色彩风貌总表74-75
- 附录3 豫北太行山石板岩民居色彩风貌总表75-76
- 附录4 豫东平原地区民居色彩风貌总表76-77
- 附录5 豫南大别山地区民居色彩风貌总表77-78
- 附录6 河南传统民居聚落色彩风貌总表78-79
- 附录7 河南传统民居建筑色彩风貌总表79-80
- 致谢80-81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参与科研项目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锋;;试论地震地理学[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1年00期
2 韩增林;;地理学、港口空间研究与港口地理学[J];地理教育;2012年09期
3 乔纳森·默多克;李yN;;后结构主义和关联的空间[J];国际城市规划;2010年05期
4 张述林;论风景地理的学科特性[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2年03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大道;;我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陆大道;蔡运龙;;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方向正在变化的科学[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冯仁国;;我国经济地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造途径[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简介[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张跃西;;论创建旅游产业地理学[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6 王五一;谭见安;;地理学研究的新前沿领域——环境、健康、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7 王五一;谭见安;;地理学研究的新前沿——环境、健康、发展[A];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8 王五一;谭见安;;地理学研究的新前沿领域—环境、健康、发展[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任美锷;;地理学——大有发展前景的科学[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任美锷;;地理学——大有发展前景的科学[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清俐 通讯员 王宏宇;地理学分支研究开辟新理论范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朱羿 实习记者 黄珊;文学地理学:追寻文学存在的根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刘庆华;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构[N];文艺报;2013年
4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人才培养基地;地理学英才培养心得[N];光明日报;2002年
5 本报通讯员 潘少奇 王凤一 徐e,
本文编号:566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566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