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基于Hardin曲线的土体边界面本构模型在ADINA软件中的实现

发布时间:2017-08-05 12:32

  本文关键词:基于Hardin曲线的土体边界面本构模型在ADINA软件中的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动力本构模型 弹塑性 边界面模型 滞回曲线


【摘要】:为了提出一种适合于岩土地震数值模拟的土体本构模型,基于土体动应力-应变关系的Hardin曲线及其在非等幅往返荷载下的Pyke修正,采用von Mises准则在偏应力平面上构造边界面,以反向加载点和当前应力点的连线在边界面上投影的比例作为硬化参数,推导了塑性硬化模量并给出该边界面本构的具体增量表述。在有限元软件ADINA中通过自定义材料的二次开发实现了该本构模型,并利用动三轴试验对该本构模型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本构模型能如实反映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针对实际工程场地的地震反应,应用边界面本构模型在ADINA中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与SHAKE91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说明了该本构模型应用于岩土地震工程问题的合理性。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动力本构模型 弹塑性 边界面模型 滞回曲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438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408566) 中央级公益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No.2014B0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No.2011CB013606)
【分类号】:TU43
【正文快照】: 1引言采用通用商业有限元软件对岩土地震工程进行数值模拟时,岩土材料动力本构模型的选择对结果有重要影响[1]。地震中土体会在一定持续时间内受到很多次非等幅往返荷载作用[2],然而一般商业有限元软件中自带的土体本构模型,如Mohr-Coulomb模型、Duncan-Chang模型等,存在其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沈珠江;;砂土动力变形计算参数的室内测定[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84年02期

2 庄海洋;陈国兴;梁艳仙;徐明;;土体动非线性黏弹性模型及其ABAQUS软件的实现[J];岩土力学;2007年03期

3 张如林;楼梦麟;;基于达维坚科夫骨架曲线的软土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斌;张可能;许晶菁;阮永芬;;稳定渗流时基坑侧向水土压力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2 王忠艳;于远忠;李广才;李鹏飞;;砂土不同粒径对邓肯—张双曲线模型参数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3 赵鑫;陈学军;李晓红;朱志政;;不排水条件下基坑卸荷土体变形机理研究(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4 金杰;;实腹式单跨石拱桥空间受力性能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5 赵鑫;陈学军;李晓红;朱志政;;不排水条件下基坑卸荷土体变形机理研究(Ⅱ)[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6 骆华勋;刘西拉;;钢筋混凝土箱型构件的统一破坏模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7 刘西拉;陈溪;;关于建立拉/压弯剪扭统一计算公式的讨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8 郝福生;惠治鑫;;科里奥利力对黄河沿岸水体流失的影响及当前治理措施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9 李洁;赵明阶;王金海;;金家坝水电枢纽导流洞开挖非线性数值模拟[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10 吴越;刘东升;袁兴平;;水位下降作用下边坡渗流场及稳定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冰;金佳旭;张春梅;;浑水入渗对尾矿坝孔隙压力分布的影响分析[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丁德民;马凤山;张亚民;王杰;郭捷;;高层建筑物荷载与地下水开采叠加作用下的地面沉降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3 杨永涛;张建海;王慧娟;徐元金;张志雄;项庆伟;;隘口沥青心墙坝坝基溶洞处理措施研究[A];2011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小兰;刘建军;杨春和;何翔;;考虑泥岩软化特性的油藏渗流场与地应力场耦合分析[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杨光华;;地基沉降计算的新方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6 徐辉;张光永;王靖涛;;黏土不排水条件下的应力路径损伤本构模型[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卢晓峰;丁勇春;;特殊类型基坑变形性状二维有限元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郑颖人;高红;冯夏庭;;材料强度理论的讨论[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永杰;曹文贵;赵明华;赵衡;;考虑体积变化的饱和土固结排水统计损伤本构模型[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彭芳乐;李福林;白晓宇;谭轲;龙冈文夫;;基于修正塑性功砂土的能量型弹粘塑性本构模型研究[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浜葭;冻融和渗流耦合作用下风积土路基结构性演变规律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柳飞;模型试验中地基材料粒径与基础尺寸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徐玉胜;大能量强夯置换法处理深圳地区软土地基的应用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4 宋兵;桩侧摩阻力特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朱剑锋;考虑扰动影响的土体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孙训海;基础刚度、褥垫厚度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性状的影响[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0年

7 李建民;超深超大基坑回弹变形计算方法的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0年

8 施烨辉;列车荷载和冻融循环作用下冻土路基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郭猛;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肖卫国;节理岩体本构模型和其细观力学方法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根保;基于邓肯—张模型的垃圾土强度特性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纠永志;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饱和黏土一维非线性固结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北战;降雨入渗条件下新邱区中南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柳东委;土工格栅在六潜高速公路中处理桥头跳车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张瑞禹;改良风积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姜连军;大唐国际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采场边坡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金佳旭;浑水渗流作用下尾矿坝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王彬;砂性土路堤内部含水率变化规律室内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凤;岗曲河一级水电站厂房后边坡开挖与支护稳定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潘宣何;采用排桩支护结构的基坑开挖对邻近船闸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国兴,谢君斐,张克绪;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的经验估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5年01期

2 金星,孔戈,丁海平;水平成层场地地震反应非线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3期

3 齐文浩;薄景山;;土层地震反应等效线性化方法综述[J];世界地震工程;2007年04期

4 陈国兴,刘雪珠;南京及邻近地区新近沉积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8期

5 陈国兴,庄海洋,徐烨;软弱地基浅埋隧洞对场地设计地震动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04年06期

6 陈国兴,庄海洋;基于Davidenkov骨架曲线的土体动力本构关系及其参数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08期

7 庄海洋;陈国兴;梁艳仙;徐明;;土体动非线性黏弹性模型及其ABAQUS软件的实现[J];岩土力学;2007年03期

8 陈育民;刘汉龙;;邓肯-张本构模型在FLAC~(3D)中的开发与实现[J];岩土力学;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宝全,邓贵杜;基于维度的系统边界面行为分析[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年02期

2 梁平英;陈梦成;;双材料自由边界面端部问题的数值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08年02期

3 钦亚洲;陈建龙;熊孝波;刘成;;土体各向异性边界面模型研发的几个问题探讨[J];力学与实践;2013年05期

4 麦文建,李崇银;论振荡型对流[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2年08期

5 张福征;胡存;刘海笑;;饱和粘土循环动力分析边界面模型的积分算法[J];港工技术;2012年06期

6 王湛,甄永辉;混凝土本构关系边界面模型[J];工程力学;1999年03期

7 林国钧;石明奎;;线性二级规划的最优边界面算法[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8 李兴照;王录民;范量;;软粘土的循环加载边界面模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刘艳秋;;边界面模型隐式积分算法的开发[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年09期

10 伊颖锋;;基于边界面理论的小应变土体本构模型[J];市政技术;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星;黄茂松;;天然结构性粘土的各向异性边界面模型[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现辉;自适应快速多极子边界面算法分析大规模声学问题[D];湖南大学;2013年

2 覃先云;边界面法的单元实现及其在复杂结构分析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2年

3 丰土根;饱和砂土不排水动力特性及多机构边界面塑性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向科铭;三轴加载条件下的混凝土边界面模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历永杰;偏平面上单调及循环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边界面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余列祥;基于GPU加速的边界面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4 刘艳秋;适用于各向异性边界面塑性模型的隐式积分算法[D];天津大学;2012年

5 费柏平;基于三维实体的弹性结构屈曲分析及其边界面法实现[D];湖南大学;2012年

6 王伟;二维弹塑性土层的波动数值模拟[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5年

7 向晶晶;循环荷载下基于薄层边界面模型的桩土界面特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4年

8 朱文武;东海黑潮水和东海陆架水相互作用的时空变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24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624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5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