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国家中心城市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7-08-12 03:02

  本文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研究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中心城市 理论综述 评价方法 实践研究


【摘要】:国家中心城市是全球化的产物,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特征。首先,根据学术界关于国家中心城市的不同观点,对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特征和功能做了详细的理论综述。然后,分析了国家中心城市的评价方法,主要概括为三种:单指标评价、功能评价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国家中心城市综合评价体系。最后,针对我国目前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情况,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和沈阳已开展的实践进行了梳理。
【作者单位】: 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 理论综述 评价方法 实践研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574) 湖北文理学院科研启动经费共同资助
【分类号】:F299.21;TU984
【正文快照】: 引言早在2000年,由城镇生产的GDP就已占到全球的90%,而这90%中又有50%以上是由国家中心级别的城市生产的。在如今全球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国家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中心城市的能级,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特征。2007年,我国建设部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芳;;国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4期

2 刘玉芳;;北京与国际城市的比较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3 齐心;张佰瑞;赵继敏;;北京世界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评[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4期

4 陆军;;世界城市判别指标体系及北京的努力方向[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4期

5 朱小丹;;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从国家战略层面全面提升广州科学发展实力的研究[J];城市观察;2009年02期

6 陈江生;郑智星;;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瓶颈及解决思路——以东京、伦敦等国际中心城市为例[J];城市观察;2009年02期

7 陈来卿;;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功能论输赢[J];城市观察;2009年02期

8 姚华松;;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五大关系[J];城市观察;2009年02期

9 王琳;;国家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评价研究——以港京沪津穗城市为例[J];城市观察;2009年03期

10 周阳;;国家中心城市:概念、特征、功能及其评价[J];城市观察;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丹;奚俊芳;;上海与几大“全球城市”在经济层面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2 柴浩放;;生态涵养发展区与北京世界城市建设[J];北方经济;2012年02期

3 金元浦;王林生;;人文北京与世界城市建设关系述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周琼;;“人文北京”行动计划实施进程监测评价研究[J];数据;2012年06期

5 赵建华;赵渤;;国际中心城市产业升级与人才结构优化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严荣;大伦敦政府:治理世界城市的创新[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盛文;翟宝辉;张晓欣;;城市国际化评价研究述评[J];中华建设;2009年04期

8 江进德;赵雪雁;张方圆;;安徽省合肥和芜湖市对外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9 顾朝林;袁晓辉;;建设北京世界城市的思考[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2年01期

10 刘玉芳;;北京与国际城市的比较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婧;;北京创建世界城市与教育发展[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2 纪晓岚;刘军;刘畅;陈璐;;莫斯科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与启示[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李丹阳;王田;;新城市运动与北京世界城市建设[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邹千江;;北京“高层次可持续世界城市”模式的建设[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代帆;李婧;;衡量“世界城市”的指标体系研究[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韩文琰;;世界城市评价指标的研究——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静态差距及动态希望[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赵蕊;王华春;;世界城市发展中房地产多元产业功能研究[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韩景华;;世界城市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及对北京的启示[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简乐伟;;国际世界城市建设经验及对北京的启示——以法治经验为视角[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监测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监测评价体系探讨[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志远;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曹红阳;中国的世界城市发展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金丽;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王培;信息和沟通对不安全驾驶行为的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5 宋忠良;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卢继宏;人口均衡城市化的基本问题与路径选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程晓曦;混合居住视角下的北京旧城居住密度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8 杨德进;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及其城市空间结构响应[D];天津大学;2012年

9 周平红;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测评与发展预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谢洪伟;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耦合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擎;天津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综合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2 尹晨辉;世界城市视野下北京公民道德建设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刘晓蓉;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惠娜;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贺晓丽;河南省区域经济空间极化格局分析及协调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冷炳荣;从网络研究到城市网络[D];兰州大学;2011年

7 何涛;基于企业空间网络的长三角城市经济联系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付烈山;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辉;城市国际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吴常春;北京依托京津冀建设世界城市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盛东;;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理性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张宝秀;对北京城市管理的几点思考——美国城市公共管理理念及经验之借鉴[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北京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J];数据;2007年Z1期

4 刘玉芳;;国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4期

5 刘玉芳;;北京与国际城市的比较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6 赵群毅;;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中心性:概念、测量与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4期

7 陆军;;世界城市判别指标体系及北京的努力方向[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4期

8 陈铭;王乾晨;张晓海;张晓伟;;“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智慧南京”建设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5期

9 朱小丹;;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从国家战略层面全面提升广州科学发展实力的研究[J];城市观察;2009年02期

10 姚华松;;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五大关系[J];城市观察;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连玉明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N];北京日报;2010年

2 商报记者 齐琳;[N];北京商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春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心城市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瑞;许觉辉;唐肇斌;;中心城市聚焦行业热点[J];运输经理世界;2006年12期

2 姚华松;;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五大关系[J];城市观察;2009年02期

3 青舟;;中心城市要有创新的战略思维[J];城市观察;2013年05期

4 马洪;略论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和功能作用[J];城市规划;1987年01期

5 陈金权;张颖;李永庆;张辅明;靳喜龙;李卫东;高颖;杨征宇;朱西林;李景俊;;10月份全国部分中心城市主要汽车品种价格及趋势[J];汽车与配件;1992年11期

6 陈金权 ,木日 ,靳喜龙 ,李景俊 ,张世科 ,宋洪举 ,杨东波 ,曾兰华 ,高颖 ,刘猛 ,唐毅;10月20日全国部分中心城市主要汽车品种价格及趋势[J];汽车与配件;1994年11期

7 陈金权 ,张金铎 ,木日 ,陈静 ,靳喜龙 ,邓惠峰 ,杨东波 ,余德仪 ,李景俊 ,郑宝如 ,高颖 ,曾兰华;6月20日全国部分中心城市主要汽车品种价格及趋势[J];汽车与配件;1995年12期

8 谭淑丽 ,邓木 ,杨东波 ,李景俊;2月份全国部分中心城市主要汽车品种价格及趋势[J];汽车与配件;1997年04期

9 王廉;;国家中心城市分层规划的相关对策[J];城市观察;2009年02期

10 刘立硕;;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培育苏北重要中心城市[J];江苏城市规划;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继琴;;宁波中心城市及其开发区的职能定位与互补[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戴园晨;杨明远;赵德久;;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心城市[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3 左文芳;陈雯;;都市圈的中心城市的功能——以徐州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徐州为例的分析[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耿乃国;由雷;;基于产业特征视角的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策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5 李正军;;沈阳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的路径分析及对策[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丘雪薇;;发挥广西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带动作用略见[A];广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范钟铭;罗彦;何波;;国家中心城市定位下的广州发展战略思考[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兴中;;中心城市经—贸机制与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9 黄木桂;韩恩荣;杨军;;中心城市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10 吴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发展的时空演变[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丹波;建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N];甘肃日报;2006年

2 记者 陈恒康 林玲;形成合力 强力推进 全力加快中心城市城建项目建设[N];闽东日报;2007年

3 莫志强邋蓝芳 实习生 陈丽萍 康日星;科学规划中心城市[N];闽西日报;2007年

4 市委政策研究室邋本报记者 陈小波;共同托起现代化港口大城市的“龙头”[N];台州日报;2007年

5 记者 陈小波;深化认识破解难题合心合力 推动中心城市又好又快发展[N];台州日报;2007年

6 重日;国务院明确重庆为重要中心城市 确定规划两大重点[N];中华建筑报;2007年

7 ;构建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N];广西日报;2007年

8 张景亮;中心城市“龙头”跃动[N];烟台日报;2008年

9 杜丽玲;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N];汕头日报;2008年

10 程璧晖邋蓝芳 童琳;建设宜居和发展的中心城市[N];闽西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勇;中心城市经济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协调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2 荣薇;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王海江;中国中心城市交通联系及其空间格局[D];河南大学;2014年

4 裴tq;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分工与产业整合[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奇涵;论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功能组织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由雷;国家中心城市的产业特征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4 廖爱民;新中国建立初期西部中心城市的发展(1949-1957)[D];四川大学;2005年

5 李世兰;开放体系下的中心城市流通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杜红;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7 戴梦莹;中心城市集聚与扩散运行规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杨怀宇;生产性服务业与中心城市经济功能提升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李晶;武汉与五大中心城市功能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10 铁殿君;安阳建立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59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659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0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