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
本文关键词:城乡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
更多相关文章: 自行车专用道 可达性 公共交通 人口增长 交通方式 通勤 交通量 机场 公路 人口变化
【摘要】:正职住平衡、通勤效率和生活品质:中国中西部城市案例研究职住平衡描述的是在某一城市内部一定地域范围内或者在合理时间内的出行距离范围内,住房单位数量、类型和工作岗位数量的匹配关系;其实质是希望人们在家附近就业。这样的概念其实古已有之,如我国各朝各代大量的前店后家、店住合一的模式。在现代,随着城市交通方式的改变、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们自雇比例的大量下降,以及福特式社会化生产、雇佣模式的出现,学者们所描述的职
【关键词】: 自行车专用道 可达性 公共交通 人口增长 交通方式 通勤 交通量 机场 公路 人口变化
【分类号】:TU984.191
【正文快照】: 职住平衡、通勤效率和生活品质:中国中西部城市案例研究职住平衡描述的是在某一城市内部一定地域范围内或者在合理时间内的出行距离范围内,住房单位数量、类型和工作岗位数量的匹配关系;其实质是希望人们在家附近就业。这样的概念其实古已有之,,如我国各朝各代大量的前店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化普;王继峰;张永波;;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可达性模型及其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唐珏琳;;城市规划中的交通安全因素分析[J];公路与汽运;2007年04期
3 朱嘉广 ,李伟;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之一)[J];北京规划建设;2003年06期
4 李博;宋云;俞孔坚;;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中的可达性指标评价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吴文,周安伟;谈城市住区交通与公共交通的融合[J];中外建筑;2004年02期
6 周祥;;地铁建设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初探[J];山西建筑;2006年13期
7 王春才;赵坚;;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相互作用机制研究[J];城市问题;2007年06期
8 甘伟;邱岚;;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行为研究——以武汉市鲁巷广场及其周边环境调研为例[J];中外建筑;2011年09期
9 王凤莲;;太原市交通现状及改善建议[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年02期
10 靳来勇;;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互动机理模型研究[J];四川建筑;200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珏;高晓路;张超;;基于公共交通可达性的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评价[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海涛;;基于公交合理出行距离的带形城市布局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王肖戎;许金余;毕征;;土工合成材料在机场地基处理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4 戴德胜;段进;姚迪;;我国非机动交通与公共交通时空特性关系与发展定位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申翔;;交通引导下的太仓市域城乡空间统筹布局[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红莲;;机场高大空间空调设计方法探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6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1996年
7 曹运江;黄润秋;冯涛;巨能攀;谭金花;杨绪波;涂国祥;;某机场高填方体地基混合土压缩变形参数量化剖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李蕊芳;;北京市工作—居住地点不平衡关系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段进宇;梁伟;;独立式BRT网络与改善北京市交通宜居性的关系[A];2006中国科协年会9.2分会场——人居环境与宜居城市论文集[C];2006年
10 段进宇;梁伟;;独立式BRT网络与改善北京市交通宜居性的关系[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华岗 朱轶;武进探索规划慢行系统[N];常州日报;2011年
2 记者 王慧琼;深圳绿道网建设本月全面进入施工[N];深圳特区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杨兆敏;城市为人还是为车而生[N];工人日报;2010年
4 记者 薛秀春;建设部请你“画”[N];中国建设报;2006年
5 黄颖邋张全能;灯箱是机场式 微笑是奥运式[N];成都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黄尤波 陈雯;7方案“会诊”市区11学校“肠梗阻”[N];东莞日报;2009年
7 记者 袁超群;市区再建5座立交13条公交专用道[N];西安日报;2008年
8 记者 董超文 通讯员 李家宝 徐靖;宝安将建243座人行过街设施[N];深圳商报;2009年
9 记者 苏建凤 特约记者 孙文剑;东直门综合交通枢纽启用[N];首都建设报;2008年
10 吴真平;立体交通港幅射长三角[N];建筑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凤;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组织的耦合发展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秦灿灿;大型机场旅客集疏运体系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林仲煜;近郊新城可持续形态的构建[D];重庆大学;2009年
4 李萍;黄土边坡可靠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5 王根城;大城市区域交通影响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6 牛力;建筑综合体的空间认知与寻路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姜克锦;城市用地—交通综合系统演化机理与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付军;人与天调的城市滨河区园林规划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杨励雅;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关系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杨卡;我国大都市郊区新城社会空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婛;可达性对于城市商业中心发展的作用[D];同济大学;2007年
2 闫常鑫;基于GIS的超市选址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3 魏晓云;上海近郊城镇居民日常生活出行行为特征的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4 李光超;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可达性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司马艺娜;城市邮政局所空间布局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王林恺;青岛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7 张璐璐;基于遥感和GIS的城市公共绿地服务功能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吕毅;城市小学校可达性评价[D];武汉大学;2005年
9 周辉;重庆主城核心区滨江开放空间可达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郑爱龙;城市自行车交通网络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65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665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