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轻型木结构墙体保温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11:34

  本文关键词:轻型木结构墙体保温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轻型木结构墙体 保温性能 传热系数 理论计算 ANSYS


【摘要】:轻型木结构建筑以其绿色环保、节能、抗震、防火安全、耐久舒适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墙体保温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轻型木结构建筑的节能效果。本文采用控温箱-热流计法对8面不同构造的轻型木结构墙体的保温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墙骨柱规格及间距、墙骨柱排列方式、玻璃纤维棉填充厚度及外保温等对轻型木结构墙体保温性能的影响,并判定了墙体的热工级别及适用地区。同时采用理论计算与ANSYS模拟进行对比研究,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玻璃纤维棉的填充量对墙骨柱区域的传热性能产生影响,对于相邻较近的墙骨柱之间的空腔,填充大量的玻璃纤维棉可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采用交错墙骨柱或增大墙骨柱间距均可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特别是采用了更大规格的墙骨柱或双排墙骨柱构造的墙体的保温性能更加优异。墙骨柱为38mm×89mm、38mm×140mm的墙体采用外保温材料后传热系数分别降低26.6%、19.9%。因此,可采用外墙外保温方式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2)本研究测试的8面轻型木结构墙体平均传热系数在0.176W/(m2·K)至0.376W/(m2·K)之间,属于热工级别It级,满足我国严寒地区对轻型木结构建筑外墙保温性能的要求,均可应用于我国严寒地区。除2号墙体外,其他墙体均能满足北京地区节能75%的标准要求;除2、3号墙体外,其他墙体均能满足严寒地区(B区)居住建筑节能65%的标准要求,其中5、6、8号墙体能够满足严寒地区(A区)节能65%的标准要求。(3)理论计算值、ANSYS模拟值均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在10%左右,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因此,可采用理论公式计算轻型木结构墙体的传热系数,采用ANSYS模拟分析轻型木结构墙体的保温性能,为墙体保温设计提供指导。
【关键词】:轻型木结构墙体 保温性能 传热系数 理论计算 ANSYS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111.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8
  • 1.1 建筑节能与木结构建筑8-9
  • 1.2 轻型木结构建筑9-10
  • 1.3 轻型木结构墙体10-11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4.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4.2 国内研究现状12-15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15-18
  • 1.5.1 研究目的15
  • 1.5.2 研究内容15-16
  • 1.5.3 研究创新点16-18
  • 2 墙体传热过程及其制备18-26
  • 2.1 传热学基本原理18-19
  • 2.2 轻型木结构墙体传热过程19-20
  • 2.3 试验材料及墙体设计、制备20-23
  • 2.3.1 试验材料20
  • 2.3.2 墙体设计20-22
  • 2.3.3 墙体制备22-23
  • 2.4 本章小结23-26
  • 3 轻型木结构墙体保温性能测试及理论计算26-44
  • 3.1 试验设备26-29
  • 3.1.1 仪器主要技术性能及指标27
  • 3.1.2 墙体保温试验装置及工作原理27-28
  • 3.1.3 热流计式导热仪及其检测原理28-29
  • 3.2 测试方法与原理29-31
  • 3.2.1 热箱法及其检测原理29-30
  • 3.2.2 热流计法及其检测原理30-31
  • 3.3 试验过程31-32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32-42
  • 3.4.1 导热系数测量结果32-33
  • 3.4.2 墙体保温测量结果与分析33-41
  • 3.4.2.1 玻璃纤维棉的填充对墙体保温性能的影响37-38
  • 3.4.2.2 热桥效应对墙体保温性能的影响38-39
  • 3.4.2.3 不同墙骨柱规格对墙体保温性能的影响39
  • 3.4.2.4 不同墙骨柱排列对墙体保温性能的影响39-40
  • 3.4.2.5 外保温材料对墙体保温性能的影响40
  • 3.4.2.6 墙体热工级别判定及适应地区40-41
  • 3.4.3 轻型木结构墙体传热系数理论计算41-42
  • 3.5 小结42-44
  • 4 轻型木结构墙体保温性能有限元模拟44-52
  • 4.1 ANSYS热分析44-45
  • 4.2 有限元模型的构建45-47
  • 4.3 模拟结果与分析47-51
  • 4.4 本章小结51-52
  • 5 结论与展望52-54
  • 5.1 结论52-53
  • 5.2 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57
  • 附录57-64
  • 个人简介64-65
  • 导师简介65-67
  • 获得成果目录67-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芳;董龙彬;祁香文;;轻型木结构在震后房屋重建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刘广哲;于伸;杜海霞;;试论现代轻型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前景[J];美与时代(上);2011年09期

3 张家华;高承勇;;《轻型木结构建筑技术规程》要点及应用[J];建设科技;2012年03期

4 张丹;曲莹莹;;建筑装饰中的轻型木结构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04期

5 赵亮;;轻型木结构研究现状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26期

6 韩夜 ,沈浪;童话般的小木屋——让你圆梦的轻型木结构住宅[J];房材与应用;2003年02期

7 许方;方兴未艾的轻型木结构建筑[J];中国住宅设施;2003年06期

8 何敏娟,Frank Lam;北美“轻型木结构”住宅建筑的特点[J];结构工程师;2004年01期

9 杨红华;;顶层轻型木结构地震力实用计算方法[J];上海建材;2006年05期

10 ;轻型木结构屋盖桁架施工工法[J];工程质量;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晶波;刘祥庆;汪勇;张继渝;陈鸣;;低层轻型木结构建筑体系整体性能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7年

2 金旭;;上海某轻型木结构设计与计算分析[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3 王晓欢;费本华;任海青;周海宾;;国产轻型木结构墙体的稳态热量传递性质[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4 张斌;;严寒A类地区轻型木结构住宅与别墅建筑能耗对比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黄穗诚;轻型木结构住宅建造快[N];广东建设报;2002年

2 ;认识轻型木结构建筑[N];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

3 郁放炼;上海出台《轻型木结构建筑技术规程》[N];中华建筑报;2009年

4 楼左生;现代轻型木结构建筑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N];建筑时报;2014年

5 通讯员 马凯伦;瑞典木业蓄势发力中国市场[N];建筑时报;2010年

6 施红;轻型木结构建筑在地震中的表现[N];建筑时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徐彦泓;细节制胜[N];中国建材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晓欢;轻型木结构住宅节能与墙体传热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程海江;轻型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陈松来;轻型木结构房屋抗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陈国;现代竹结构房屋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D];湖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玉璇;现代轻型木结构住宅模数与标准化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袁廷阁;轻型木结构墙体保温性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3 赵亮;意杨结构胶合板作为轻型木结构覆板的可行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江雪梅;轻型木结构体系的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

5 于姝洋;帽儿山地区树种碳含量研究及轻型木结构的碳汇计算[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6 李翰伯;不对称开门洞轻型木结构房屋抗震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陈正厂;定向刨花板作为轻型木结构覆板的抗弯性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孙辰;轻型木结构墙体保温及传热性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9 徐晨;新型快装板式轻型木结构设计[D];厦门大学;2014年

10 邓涛;轻型木结构农村民居房屋抗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77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677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8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