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光明新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激励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07:18

  本文关键词:光明新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激励政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低影响开发 雨水综合利用 激励政策 光明新区


【摘要】: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工程需要与主体建设工程同步建设,前期投入较大,且其主要体现为环境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不明显,需要通过政府引导,将其外部正效应转化为内部经济效应,以提高建设者的积极性。通过借鉴国内外经验,根据光明新区的特点,得出适合光明新区的经济激励政策有补贴、奖励、减免防洪费用等,并可根据不同的项目性质及雨水处理效果,给予不同程度的激励措施。
【作者单位】: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低影响开发 雨水综合利用 激励政策 光明新区
【基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0ZX07320-003)
【分类号】:TV213.9;TU992
【正文快照】: 为改变城市内涝严重、水生态脆弱的现状,深圳市于2009年正式启动面积达150 km2的光明新区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的创建工作,积极探索城市开发新模式。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大力推进排水防涝规划、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光明新区示范区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延恺;;东京墨田区的雨水利用及其补助金制度[J];北京水利;2005年06期

2 李俊奇;刘洋;车伍;刘晓君;;城市雨水减排管制与经济激励政策的思考[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2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黎小红;城市雨水利用政策及激励机制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思佳;;浅谈校园雨水利用管理[J];安徽建筑;2012年02期

2 程江;徐启新;杨凯;刘兰岚;范群杰;;国外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管理体系的比较及启示[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12期

3 李俊奇;刘洋;车伍;刘晓君;;城市雨水减排管制与经济激励政策的思考[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20期

4 周晓园;程建伟;;丘陵地带中小城市内涝成因及防治对策[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8期

5 尚秋谨;朱伟;;国外的城市地下管线管理[J];城市问题;2013年07期

6 钟素娟;刘德明;许静菊;陈巧辉;;国外雨水综合利用先进理念和技术[J];福建建设科技;2014年02期

7 尚秋谨;刘鹏澄;;城市地下管线运行管理的英法经验[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4年03期

8 刘丽春;;“海绵”德国[J];城市地理;2015年08期

9 郝金珠;;探讨基于生态海绵城市的雨水利用规划[J];城市地理;2015年18期

10 王鹏;林华东;王玲霄;;雨水处理与利用技术在国外的应用[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江;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水文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谭春华;雨洪管理模式的转换及组织政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3 徐海顺;城市新区生态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靖;我国城市雨水排放费制度的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林原;雨水水质变化规律分析及可处理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乃平;基于LEED体系的节水与雨水利用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赵谱;天津市不同下垫面的雨水收集利用技术[D];天津大学;2012年

5 吕建灵;杨凌示范区雨水资源利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郭晟;上海中心城区河岸沿线雨水调蓄池环境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颖;福建沿海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的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张迪;西安城市雨水资源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春芳;我国城市雨水收集利用产业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10 刘爽;MBR用于雨、污水资源化处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跃元;德国的雨水利用技术[J];北京水利;2002年06期

2 刘延恺;;东京墨田区的雨水利用及其补助金制度[J];北京水利;2005年06期

3 ;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J];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05年07期

4 李俊奇,车武;德国城市雨水利用技术考察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01期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2年05期

6 全新峰;张克峰;李秀芝;;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现状及趋势[J];能源与环境;2006年01期

7 ;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J];北京规划建设;2003年02期

8 郑兴,周孝德,计冰昕;德国的雨水管理及其技术措施[J];中国给水排水;2005年02期

9 刘洋;李俊奇;刘红;孟光辉;Frank Tina;;新西兰典型雨水管理政策剖析与启示[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20期

10 李俊奇;曾新宇;鹿佳明;刘晓君;刘红;何建平;孟光辉;汪宏玲;;城市雨水排放费征收标准的量化方法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熊小龙;;基于市场机制的需求侧管理长效运行机制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年08期

2 ;[J];;年期



本文编号:705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705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6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