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普卜特的建筑人类学思想解析
本文关键词:拉普卜特的建筑人类学思想解析
【摘要】:作为环境与行为学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阿摩斯·拉普卜特专注于建筑人类学领域研究,注重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交叉理论运用到空间设计、建筑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中去。文章以拉普卜特的两本主要著作(《宅形与文化》《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为基础,结合若干实例,着重对拉普卜特建筑人类学的主要思想中的文化的重要性进行提炼、梳理与解析,以期对当代建筑设计起到启示与引导的作用。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关键词】: 建筑人类学 文化 环境 意义 非语言表达
【分类号】:TU-0
【正文快照】: 一、拉普卜特建筑人类学理论概述1.建筑人类学概念及起源人类学是19世纪诞生于欧洲的专门研究人类的科学,研究范围包括人类本身以及人类创造的社会和文化。其中,作为主要分支之一的文化人类学着重探讨了人类文化的起源和演进过程,比较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文化特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天开;;论藏族居住建筑的诗意元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郭煜;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是建筑规划设计的根本原则[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3 张振;中国现行建筑设计市场下建筑师的职能——北京东郊和平项目设计随感[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4 唐红;王森;王伟京;;基于建筑创作及其发展机制的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5 唐红;张永忠;赵琳;;基于地域文化与豫北民居风格传承关系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6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当代中国权利立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7 刘怀光;李琳;;流行文化影响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道德后果[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王华余,田利;旅馆建筑布局的地区性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9 李德英,寿大云;绿色建筑能源综合利用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马自翔;石云志;;生态办公建筑设计对策初探[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倪文岩;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7 初春华;党的群众工作心理层面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9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海霞;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体现[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琴;基于消费心理诉求的品牌服装“女性化”倾向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文斌;体验性儿童玩具设计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晓玲;中西“离家”童话的一项认知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付晖;保健型园林营造探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吴春茜;人性的守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微;基于生态因子的辽宁省人居环境居住适宜性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琳;浙江农户森林保险需求意愿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9 刘华彬;西湖风景建筑与山水格局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10 杜娟;论公务员的自我实现[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继焦;都市人类学的两种分析维度:微观论与宏观论[J];城市发展研究;1996年02期
2 娄华东;周鼎;;拆村并居 小城镇建设中的文化冲突与创新——访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与博物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潘守永[J];中华民居;2011年11期
3 沈清基;刘波;;都市人类学与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5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焦;;都市人类学:国际和国内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2 吴大华;;第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欢迎词[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3 周文京;;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五十年暨都市人类学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周大呜;;人类学与参与式发展理论[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庄英章;曾少聪;陈庆德;;重视人类学理论建构的探讨——中国首届人类学高级论坛观察员评论和总结[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6 张有隽;;本土解释在人类学理论、方法上的意义[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7 徐杰舜;;人类学高级论坛/总序[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8 徐杰舜;;人类学高级论坛/总序[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9 张有隽;周建新;林海;;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本土化研究[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10 徐杰舜;;人类学高级论坛/总序[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鲍江;“具体性”是人类学电影的基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陈宜安 杨孔炽;加强人类学学科建设[N];光明日报;2003年
3 汪晓云;从“人类学的中国”到“中国的人类学”[N];光明日报;2006年
4 周大鸣邋刘朝晖;人类学进入中国:启蒙与拓荒[N];中国民族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盎;中国对世界人类学发展将起重大作用[N];西部时报;2009年
6 田广;中外学者共议“文化咨询与工商人类学”[N];中国民族报;2012年
7 黄剑波 雷亮中;来自西洋和本土的人类学新知[N];光明日报;2003年
8 黄剑波 雷亮中;人类学新知[N];人民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富晓星;“独行者”为人类学图书另辟蹊径[N];中华读书报;2001年
10 乌云格日勒 邱熠华;抓住机遇推动人类学理论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鲁亚;神话与传说—论人类学文化撰写范式的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丁雨迪;民族文物:历史、实践与话语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魏志龙;多重情景下的学术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胡良友;从“红色首府”到“红色纪念地”[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张金岭;“法”眼看中国[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猷猷;不可穷尽的人类学知识[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2 谢晓锐;马克思晚年人类学思想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3 袁理;司马迁著述《史记》的实地考察及其与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关联[D];赣南师范学院;2009年
4 田营;走向心理学的社会文化视野[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高仁渊;虚拟与现实之间——网络文化的人类学新议[D];安徽大学;2010年
6 王苑媛;从“身体技术”看莫斯的人类学理论体系[D];四川大学;2007年
7 刘高高;阐释人类学给翻译研究的启示[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冰;池州傩变迁的人类学考察[D];安徽大学;2013年
9 王泽芬;新历史主义批评的人类学向度[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10 丁洪玉;试论语文教育的人类学观察方式[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14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714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