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天空可视域的测度技术与类型解析
本文关键词:城市天空可视域的测度技术与类型解析
【摘要】:天空可视域对改善城市通风环境、驱散低空污染物、降低热岛效应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保证良好的天空可视度也是提升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实践探索研究和国内外文献分析,梳理城市天空可视域测度的多种方法,对城市空间各项相关指标进行解析,建构计算天空可视域的技术途径,并以此建立天空可视域的评价体系,实现对城市天空可视域的定量化评价,进而为学界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支撑。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天空可视域 天空视野因子 空间形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114)资助
【分类号】:TU984.113
【正文快照】: 城市规划CITYPLANNINGREVIEW【修改日期】2015-02-27(2015)03-0054-051引言对天空的向往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共同的诉求。古代城市普遍的低高度和低密度建筑,使市民可以获得良好的天空视野。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城市土地经济性的提升和高层建筑的大量建设,城市空间的环境品质出现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詹慧娟;解潍嘉;孙浩;黄华国;;应用ENVI-met模型模拟三维植被场景温度分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2 张琳;刘滨谊;林俊;;城市滨水带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初探[J];中国城市林业;2014年04期
3 孟庆林;王频;李琼;;城市热环境评价方法[J];中国园林;201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晓冬;苗世光;申双和;;建筑物遮阴效应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A];城市气象论坛(2012年)·城市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晏海;城市公园绿地小气候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孝俊;重庆地区夏季室外人体热适应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2 赖达yN;中国北方地区室外热舒适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邓世超;基于微气候改善的城市街区绿色更新策略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年
4 詹慧娟;基于ENVI-met模型的三维植被温度场的时空变化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5 俞溪;基于车辆影响的城市街谷热环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赵静;夏热冬冷地区城市公共空间热环境及舒适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7 陈铖;天津大学校园夏季室外热环境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晖,梁江;大连城市形态历史格局的特质分析[J];建筑创作;2002年Z1期
2 王富臣;城市形态的维度:空间和时间[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洪武;对塑造阜阳市城市特色的思考[J];安徽建筑;2003年06期
4 王建国;城市传统空间轴线研究[J];建筑学报;2003年05期
5 王冠木,刘忠刚,邱明煊;宏观体系下的城市空间演化——以沈阳市城市形态为例[J];城市规划;2004年01期
6 李金林;中国大连近代(1898-1945)城市形态与建筑[J];城建档案;2004年01期
7 赵建华;对城市设计本质问题的思考[J];中国建设信息;2004年11期
8 费移山,王建国;高密度城市形态与城市交通——以香港城市发展为例[J];新建筑;2004年05期
9 董伟;大连市城市形态结构功能研究[J];城市规划;2004年12期
10 倪e,
本文编号:716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716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