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钢管混凝土柱-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节点滞回性能分析
本文关键词:方钢管混凝土柱-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节点滞回性能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方钢管混凝土柱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 节点 滞回性能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方钢管混凝土柱与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节点形式:隔板贯通部分钢筋贯穿式节点。设计了3个节点试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利用ANSYS软件对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节点试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得到的节点破坏形态、应力分布、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发生梁端塑性铰破坏模式的节点滞回性能进行参数分析,研究楼板厚度、U形钢壁厚、组合梁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贯通隔板厚度以及轴压比对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楼板厚度和U形钢壁厚对节点滞回性能有显著的影响,组合梁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对节点滞回性能影响较为显著,贯通隔板厚度和轴压比对节点滞回性能影响很小。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天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柱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 节点 滞回性能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3EEM003) 山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0GZX20418) 2013、2014山东省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科研开发项目 教育部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IRT13075)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团队支持计划
【分类号】:TU398.9
【正文快照】: 引言方钢管混凝土柱是指在方钢管中浇筑混凝土形成的竖向承重构件,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连接方便、耐久性强、施工便捷等优点。自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即开始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方法对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进行研究。到了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在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和1995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德润;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及组合框架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建良;戴雅萍;董军;方有珍;;斜钢板带加固单跨RC框架-内填充墙结构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4期
2 杜德润;吴景福;蒋济同;;外包钢与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竖向受力性能对比分析[J];钢结构;2015年06期
3 张道明;梁力;;预应力外包钢组合梁抗弯全过程试验及理论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4 赵倩倩;周学军;张婷;张元植;;新型外包钢与混凝土简支组合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建筑结构;2011年S1期
5 赵静;宗荣;;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节点抗剪承载力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29期
6 陈宗平;张向冈;范杰;薛建阳;;外包槽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201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道明;新型预应力外包钢组合梁抗弯性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连广,刘之洋;型钢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应用和研究的进展[J];东北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2 邱文亮,张哲,黄才良;钢-混凝土组合梁双层梁有限元分析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方立新,宋启根,陈绍礼;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4 聂建国,崔玉萍,石中柱,刘冲,郭邵斌;部分剪力连接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J];工程力学;2000年03期
5 聂建国,陈林,肖岩;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剪研究中的塑性分析方法[J];工程力学;2002年05期
6 聂建国,,沈聚敏,袁彦声;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变形计算的一般公式[J];工程力学;1994年01期
7 陈世鸣;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稳定[J];工业建筑;2002年09期
8 顾萍,陈世鸣;连续组合梁的局部失稳与弯矩重分布[J];工业建筑;2002年09期
9 韦芳芳,吕志涛,孙文彬;部分剪力连接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工业建筑;2003年09期
10 毛小勇,张耀春;钢-混凝土组合梁非线性分析概述[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华,李黎明;方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压力分配系数研究[J];钢结构;2005年01期
2 成戎;王志浩;;复合加劲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与制作方案分析[J];工业建筑;2006年09期
3 赵五岳;何洪明;李停驰;;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有限元模拟[J];山西建筑;2007年28期
4 黄义勇;黄宏;;带肋方钢管混凝土柱的经济性分析[J];铁道建筑;2010年10期
5 胡伯杭;;方钢管混凝土柱施工工艺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年33期
6 陆伟东,吕西林;方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承载力的计算[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赵风华,杜建明;方钢管混凝土柱在多层轻钢结构中的应用[J];工业建筑;2003年09期
8 王秀丽;师伟;刘明路;;方钢管混凝土柱十字型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9 杨华;张素梅;王玉银;;三面火灾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柱温度场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郭蓉;王铁成;赵少伟;王晓伟;;方钢管混凝土柱的地震损伤模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U
本文编号:726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726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