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深部岩体非线性力学能量作用原理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29 20:00

  本文关键词:深部岩体非线性力学能量作用原理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岩石力学 冲击能量因子 深地下 动力响应 超低摩擦


【摘要】:以物体高速撞击局部效应与冲击能量因子密切关系为启迪,首次提出深地下围岩"一高二扰动"等效平均振动能量原理及其表达式,根据深部岩体准共振和摆型波现象出现的量纲一能量条件,深入阐释该条件的物理基础并定义之为地冲击能量因子。论文推导了深部围岩岩爆、分区破裂时空构造与地冲击能量因子的关系;根据地冲击能量因子发生动力灾变的阈值,结合地下大规模爆炸地冲击运动的传播规律,界定了防护工程安全埋置深度。研究表明:地冲击能量因子为探明深部岩体力学复杂静动力学现象与工程响应关键机制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
【作者单位】: 解放军理工大学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岩石力学 冲击能量因子 深地下 动力响应 超低摩擦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0CB732003) 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51021001)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51309233)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1引言当前,有关深部岩石力学基础概念的发展是在二个科学方向上进行研究:一是在深地下现场[1-3]和实验室条件下物理模拟法[4-5]的发展;另一个是采用现有岩体力学研究时所取得的成果,在弹塑性力学、断裂力学中进行理论研究[6-7]。鉴于弹塑性力学的协调解(经典)不适用于裂缝发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洋;施翠英;陈士林;;事故型撞击混凝土板的临界震塌与贯穿厚度计算方法[J];工程力学;2009年11期

2 张华民,王志群;无机分离膜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Ⅰ.无机分离膜的制备与表征[J];无机材料学报;1993年01期

3 王明洋,戎晓力,钱七虎,葛涛;弹体在岩石中侵彻与贯穿计算原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11期

4 陈安敏,顾金才,沈俊,明治清,顾雷雨,路则元;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应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22期

5 顾金才;顾雷雨;陈安敏;徐景茂;陈伟;;深部开挖洞室围岩分层断裂破坏机制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6 唐春安;张永彬;;岩体间隔破裂机制及演化规律初探[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7期

7 李术才;王汉鹏;钱七虎;李树忱;范庆忠;袁亮;薛俊华;张庆松;;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化现象现场监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8期

8 王明洋;谭可可;吴华杰;钱七虎;;钻地弹侵彻岩石深度计算新原理与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9期

9 钱七虎;;岩石爆炸动力学的若干进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10期

10 冯淑芳;王明洋;任广昊;李杰;;深地下坑道衬砌结构抗局部冲击计算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珂;朱金才;杨进超;;某坑道破坏特征的地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2 张后全;刘红岗;贺永年;韩立军;;岩石厚壁圆筒三向压缩下的卸荷试验与岩石强度破坏[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3 葛涛,吴华杰,陶剑青,王明洋;岩石中爆炸破碎区边界参数研究[J];爆破;2005年03期

4 刘红华;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应用进展[J];山东陶瓷;2005年03期

5 陈士林,王明洋,潘越峰;锥形端部弹体在岩石(混凝土)介质层中侵彻实用计算方法[J];爆炸与冲击;2004年01期

6 葛涛;王明洋;;坚硬岩石在强冲击荷载作用近区的性状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7年04期

7 陈伟;王明洋;顾雷雨;;弹体在内摩擦介质中的斜侵彻深度计算[J];爆炸与冲击;2008年06期

8 黄永前,郑昌琼;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分离膜的进展[J];材料导报;1998年03期

9 张华,聂怀文,金江,余桂郁,杨南如;无机致密透氧膜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0年08期

10 文命清,隋贤栋,黄肖容,王怡红;金属膜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春春;左宇军;朱德康;;动力扰动下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数值试验[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贺永年;刘红岗;张后全;蒋斌松;韩立军;;岩石厚壁圆筒三向压缩下的卸荷试验与岩石强度破坏[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马行东;单志;彭仕雄;肖强;;某电站尾调室顶拱喷层平行轴向开裂缝原因分析探讨[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任建喜;朱序华;陈新年;奚家米;邓博团;冯晓光;孙扬;;深井巷道围岩破坏规律及其支护技术研究[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5 陈新明;;高应力大断面破碎围岩巷道复合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A];煤炭科学与技术研究论文集[C];2010年

6 谭云亮;;深部岩体分区破裂问题的讨论[A];煤炭科学与技术研究论文集[C];2010年

7 王明洋;戚承志;陈士林;钱七虎;;岩石中侵彻与爆炸作用的近区问题[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万祥;邱艳宇;郭志昆;徐小壮;;弹体在表面异形遮弹层中的侵彻深度计算方法[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陈伟;潘越峰;钱七虎;王明洋;;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化机理[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戚承志;王明洋;钱七虎;;深部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及其描述问题[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同彬;深部岩石蠕变特性试验及锚固围岩变形机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刘钦;炭质页岩隧道软弱破碎围岩大变形机理与控制对策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陈旭光;高地应力条件下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形成机制和锚固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郭臣业;岩石和瓦斯突出发生条件及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胡卫;高拱坝破损溃决全过程模拟及安全评价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6 许国安;深部巷道围岩变形损伤机理及破裂演化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徐学锋;煤层巷道底板冲击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8 韩涛;富水基岩单层冻结井壁受力规律及设计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周能娟;节理裂隙岩体隧道爆破仿真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黄民荣;刚性弹体对混凝土靶的侵彻与贯穿机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运叶;旋转长杆弹垂直侵彻水泥靶时应力波特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2 洛锋;高地应力巷道围岩破坏特征及支护机理试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3 奚修安;抛光砖废料的烧成发泡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原小帅;超大断面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优化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柏强;氡气测量在沙基型浅埋煤层覆岩裂隙监测中的模型实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卞轶卫;锚杆挡墙加固工程中的群锚效应初探[D];重庆大学;2011年

7 高素照;孔隙结构可控的生物多孔陶瓷研制[D];重庆大学;2011年

8 陈晓晓;电泳法无机纳滤膜的制备及以其为基础的印染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9 李磊;地震作用下窗体结构破裂有限元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10 于丽艳;木城涧煤矿矿震监测震源定位与震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洋,陈士林,潘越峰;平头弹在岩石(混凝土)介质中的侵彻计算方法[J];兵工学报;2005年01期

2 文鹤鸣;混凝土靶板冲击响应的经验公式[J];爆炸与冲击;2003年03期

3 陈士林,王明洋,潘越峰;锥形端部弹体在岩石(混凝土)介质层中侵彻实用计算方法[J];爆炸与冲击;2004年01期

4 王明洋,郑大亮,钱七虎;弹体对混凝土介质侵彻、贯穿的比例换算关系[J];爆炸与冲击;2004年02期

5 葛涛;王明洋;;坚硬岩石在强冲击荷载作用近区的性状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7年04期

6 唐鑫;潘一山;章梦涛;;深部巷道区域化交替破碎现象的机理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年04期

7 廖美春;郭志昆;刘峰;陈万祥;;深部岩体分区破裂化模拟试验模型几何尺寸的确定[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8 王明洋,戚承志,钱七虎;岩体中爆炸与冲击下的破坏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9 伍法权;伍R,

本文编号:755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755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9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