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设计 建筑设计方案 关系 相对独立 建筑物 互为条件 场地设计 城市建设 景观设计
【摘要】:介绍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学科性质,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论述中,阐述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相互影响、相对独立,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指导建筑设计,提出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作者单位】: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关键词】: 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设计 建筑设计方案 关系 相对独立 建筑物 互为条件 场地设计 城市建设 景观设计
【分类号】:TU984;TU201
【正文快照】: 当前国际化大都市、全球城市、世界城市、信息城市、数字城市、生态城市等新的概念不断涌现,沿海大都市带迅速发展,城市间的协调竞争成为重要问题。城市规划体系强调城市生态环境,注重城市形象;强调以人为本、公众参与,建立和谐社会;强调城市遗产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筑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亮;;安徽城市化发展水平现状、特点及其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方睿;;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特色与风貌的塑造[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李明;;城市化定义界定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5期
4 于春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7期
5 屈晓杰,王理平;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模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6 张亚芬;;丽水市居住区绿化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7 徐霞;;论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8 李培祥;;广东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9 张现广;邱艳昌;赵红霞;刘玮;;浅析龙泉花园广场景观规划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10 王友保,刘登义;灰色加权法及其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鸿斌;李如忠;;关于城市加速推进工业化的环境保护对策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2 姜乃力;;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的SWOT分析[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3 柯尊礼;;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的几点思考[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4 蒋宏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宏观评价指标合理值的设定[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5 ;世界城市化趋势与中国城市化发展研究报告[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上)[C];2006年
6 陈忠全;袁文榜;赵新良;;节能减排政策工具的多元化选择[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yN娴;;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创新——以上海郊区宅基地置换试点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昕昊;张媛媛;;从城市景观角度看建筑的作用[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瑞;张凯旋;达良俊;;城市特殊绿化空间环境特征及绿化对策[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3 城市森林建设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10 张高攀;;基于土地管治视角下的城市住房发展研究——以北京市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文鑫;基于产业集聚视角的西安都市圈小城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江天风;资本逻辑与建筑生产[D];同济大学;2008年
3 于英;城市空间形态维度的复杂循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文宗川;生态城市的发展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胡伟艳;城乡转型与农地非农化的互动关系[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6 张志强;城市增长的时空演进规律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姜义荣;服务型政府都市成长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陈纪;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迟旭;区域经济视域下吉林省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彦鑫;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及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海真;我国五大城市群地级以上城市体育场馆布局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2 苗玮;建国以来临汾城市化发展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常瑞祥;中国超大城市集聚性评价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晓;梅州市江南东片改造规划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5 张思亮;mP灞生态园的植物配置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6 杨勇;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敕勒川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施微娜;城市设计导则编制规范化初探[D];同济大学;2008年
8 杨芸;商业背景下特色街区的存在与发展[D];广州大学;2009年
9 白彬彬;节地广场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吴尧;TOD理念在我国城市郊区居住区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琳;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山西建筑;2005年19期
2 本刊编辑部;关于美国的“城市设计”、日本的“城市创造”和中国的“城市规划设计”的探索[J];国外城市规划;1993年04期
3 李国元;重视城市设计,提高规划水平[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1999年02期
4 朱自煊;中外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J];国外城市规划;1990年03期
5 哈米德·雪瓦尼 ,薄曦;关于城市设计[J];国外城市规划;1992年02期
6 张金锴,,谢瞻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设计理论方法与运用框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7 李铌,贺承军;浅谈“城市设计”[J];中外建筑;2001年04期
8 梁正;城市设计的“二相性”[J];规划师;2004年03期
9 王富臣;形态完整:作为城市设计的一种策略[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赵大壮;美国城市设计之启示[J];国外城市规划;199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东;;当前我国城市设计发展的形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2 郭恩章;吕飞;;对哈尔滨城市设计历程的认识[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黄富厢;;我国当前城市设计与实施的若干理性思维[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况平;;城市设计的生态思考[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5 朱荣远;张若冰;梁浩;;浅谈城市设计的控制力——以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建设实践为例[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6 吴松涛;陆明;贾梦宇;;现代城市设计学科特征及其旅游结合趋向[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金广君;林姚宇;;论我国城市设计学科的独立化倾向[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8 余柏椿;;城市设计目标论[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9 金广君;邱志勇;;论城市设计师的知识结构[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冯维波;;基于城市形象的城市设计——对我国城市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曾晋;高起点建设本·溪生态新城[N];本溪日报;2009年
2 伍文龙;规划设计应尊重城市身份[N];中国建设报;2006年
3 苏明哲 马朝丽;年底前实现城市规划设计全覆盖[N];河北日报;2009年
4 陆天荣;城市设计问计百姓[N];苏州日报;2008年
5 记者 董超文;深圳第一大道将绵延百公里[N];深圳商报;2008年
6 金磊;共同走进北京城的“第三轴线”[N];中国文物报;2006年
7 伍文龙;应该尊重城市身份[N];广东建设报;2006年
8 记者 廖晨霞 通讯员 何文晖 郝桢;红桥区 邀请专家参与城市设计[N];天津日报;2008年
9 记者 孙滨;武汉全球招标城市设计[N];湖北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魏广军 实习生 何思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来平调研[N];平顶山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雷;管束性城市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康敏;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关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曹巧兰;城市审美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闫东;中国共产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陈琳;明清时期徽州盐商与新安籍画家群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6 梁银林;苏轼与佛学[D];四川大学;2005年
7 蔡成效;人与世界关系的实践基础之沉思[D];武汉大学;2004年
8 宋云峰;我国旧城中心区复兴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秦琴;当代乡村社会中的“社会资本”研究[D];上海大学;2005年
10 丛晓波;自尊的本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波;关于城市设计中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王轩远;管束性城市设计的职能二元体系及其运行机制[D];浙江大学;2004年
3 田实;步入21世纪的城市设计——生命化城市设计的探索[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4 程晖;旧城商业环境更新的城市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乔永学;北京城市设计史纲(1949—1978)[D];清华大学;2003年
6 谭源;群——一种城市设计的可能性[D];湖南大学;2001年
7 张赛;建构场所系统是城市设计中文脉整合的重要途径——以东莞城市设计为例[D];清华大学;2003年
8 林大权;建筑边界形态构成[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9 唐实;管束性城市设计的职能二元体系案例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李琳;城市设计视野中的高层建筑[D];东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73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77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