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含泥化夹层顺层和反倾岩质边坡动力响应差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21:49

  本文关键词:含泥化夹层顺层和反倾岩质边坡动力响应差异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泥化夹层 顺层 反倾 大型振动台 动力响应


【摘要】:设计并制作了两个同尺寸的含泥化夹层顺层和反倾岩质边坡,并进行了大型振动台试验,对含泥化夹层顺层和反倾岩质边坡的动力响应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顺层边坡坡体内部加速度放大系数整体上小于反倾边坡;在坡体中上部(相对高度大于0.4),顺层边坡坡面加速度放大系数大于反倾边坡,在坡体下部(相对高度小于等于0.4),顺层边坡坡面加速度放大系数与反倾边坡近似相等;顺层边坡和反倾边坡坡面位移随输入地震动强度增大而大幅度增加,顺层边坡坡面位移大于反倾边坡,且随着输入地震波幅值的增加,顺层边坡和反倾边坡坡顶位移之间的差值增大;反倾边坡较顺层边坡具有更高的地震稳定性;顺层边坡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坡体后缘的垂直张拉裂隙、岩层沿泥化夹层的顺层滑动以及坡顶岩块崩落,而反倾边坡的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坡面水平向和垂直向裂隙交错、泥化夹层挤出以及坡顶被震碎。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岩土工程系;
【关键词】泥化夹层 顺层 反倾 大型振动台 动力响应
【基金】: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2013318800020)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0引言2008年汶川地震中发现了大量岩质边坡失稳破坏的实例,震后对多个破坏边坡的调查发现,岩质边坡的失稳破坏与边坡的结构特征具有密切的关系,顺层和反倾岩质边坡具有不同的地震动响应特性和失稳破坏模式[1-4]。近些年,关于顺层和反倾岩质边坡的动力特性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裔芳;金福喜;张可能;周斌;;红砂岩泥化夹层力学特性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李秀珍;孔纪名;邓红艳;崔云;田述军;阿发友;;“5·12”汶川地震滑坡特征及失稳破坏模式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许强;李为乐;;汶川地震诱发滑坡方向效应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S1期

4 黄秋香;汪家林;;某具有软弱夹层的反倾岩坡变形特征探索[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5 杨长卫;高洪波;张建经;;岩质高陡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共性和差异性[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3年03期

6 罗刚;胡卸文;张耀;;平面滑动型岩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卢坤林;朱大勇;许强;杨扬;;三维滑裂面形状对安全系数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8 文畅平;杨果林;;地震作用下挡土墙位移模式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9 张建经;韩鹏飞;;重力式挡墙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10 曲宏略;张建经;;地基条件对挡土墙地震土压力影响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洁;杨上清;肖盛燮;;强震边坡动力响应及安全系数计算[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刘汉香;许强;范宣梅;;地震动参数对斜坡加速度动力响应规律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2期

3 许冲;戴福初;徐锡伟;;基于GIS平台与证据权的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田林;徐则民;张家明;;局部地形下入射波散射效应对场地地震响应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1期

5 魏鹏;王运生;王福海;江岳安;马宏宇;;龙池乡高位滑坡抛射机理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年01期

6 许冲;戴福初;徐锡伟;;汶川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综述[J];地质论评;2010年06期

7 刘新荣;胡元鑫;葛华;戚大贺;;“5.12汶川地震”映秀极震区地震滑坡编目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8 言志信;张森;张学东;段建;;地震边坡失稳机理及稳定性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6期

9 李松龄;陈征宙;;大型滑坡发生的时间分布与固体潮的关系[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6期

10 杨强;刘耀儒;常强;冷旷代;周维垣;杨若琼;;结构变形稳定与控制理论及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力学;2010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许冲;戴福初;徐锡伟;;汶川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综述[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2 杨强;刘耀儒;常强;冷旷代;周维垣;杨若琼;;结构变形稳定与控制理论及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3 杨国香;伍法权;董金玉;祁生文;;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动力响应特性及变形破坏机制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3年

4 言志信;高乐;彭宁波;任志华;郭斌;;顺层岩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研究[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李阳;李同春;牛志伟;;边坡动力响应特性及破坏过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3年)[C];2013年

6 董金玉;王东;杨继红;黄志全;;大型阶地型地震滑坡的成因机制和三维稳定性分析[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7 黄鑫;杨卓;徐锐;孙芳;刘天霸;张宁;牛晶蕊;;“4·20”芦山地震峡口滑坡监测数据分析[A];2014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8 苏洁;周成;陈生水;何宁;张桂荣;;坝坡土体压剪应力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数值试验模拟[A];中国水利学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4年

9 商t熻,

本文编号:7940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7940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9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