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用地分类新标准导引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应对
本文关键词:城市用地分类新标准导引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应对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用地分类新标准 城乡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应对策略
【摘要】:城市绿地是城市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颁布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跟进"城乡统筹"时代要求充分对接的良好契机。该文通过研究新标准指导思想对绿地系统规划的引导,探讨其与绿地规划相关标准的协调与矛盾,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应对策略,即绿地系统规划需要改变规划视角,对接城乡规划体系,新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范》,提高绿地建设指标等。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城市用地分类新标准 城乡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应对策略
【分类号】:TU985
【正文快照】: 新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和规划建设用地分类标准(GB50137-2011)》[1](以下简称“新标准”)于2012年1月起开始执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2](以下简称“旧标准”)同时废止。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新标准遵循城乡统筹规划、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指导方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颂;;转型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6期
2 赵民;程遥;汪军;;为市场经济下的城乡用地规划和管理提供有效工具——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导引[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丽;李兰昀;王培鉴;;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构成与控制解析[J];重庆建筑;2013年01期
2 徐本鑫;;论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制度的完善——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孟原旭;王琛;;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法探析[J];规划师;2013年09期
4 温全平;;城乡统筹背景下绿地系统规划的若干问题探讨[J];风景园林;2013年06期
5 龙彬;刘冰洁;;市场经济背景下驾校用地性质分类修正建议[J];规划师;2014年01期
6 刘颂;洪菲;;两种用地分类标准协调下对市域绿地分类的思考[J];中国城市林业;2014年06期
7 李广斌;王勇;;市场经济下的城乡规划资源配置优化途径[J];规划师;2015年04期
8 刘颂;刘蕾;;再论我国市域绿地的管控[J];风景园林;2015年05期
9 王颖;;唐山市古冶城区控规指标体系的适应性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30期
10 李nI;董灏;杜宝东;;基于新用地分类标准下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中小学设施布局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廖远涛;肖荣波;艾勇军;;城乡一体的绿地分类体系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谭纵波;王卉;;城市用地分类思辨——兼论2012年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3 张菲菲;;新旧“城市用地标准”对建设规模控制的对比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规划实施)[C];2013年
4 李和平;王一飞;;历史地段保护过程中的多主体意识矫正[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4年
5 张军民;罗润飞;孙林;;权力视角下规划区叠置研究——以城市(县城)规划区与镇规划区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规划实施与管理)[C];2014年
6 赵婧达;刘颂;;《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演进与展望[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4年
7 夏雯;金云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城市用地分类新标准影响下的绿地规划导向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春璐;城镇集约用地标准设计方法与支持工具研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吕峰;《城乡规划法》背景下的城乡用地分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郭雪艳;南京市常见园林植物的绿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文毅;城市拓展区绿地系统空间结构生态效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寇聪慧;生态、经济双视角下区域空间管制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5 潘晶;基于共生理论的重庆山地规模住区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张f";大都市郊区新城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7 武思园;澄城县城绿地系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蒋大卫;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要量体裁衣[J];城市规划;1996年05期
2 赵民;汪军;;重构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及控制体系的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6期
3 曹传新;对《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透视和反思[J];规划师;2002年10期
4 姜乃力,李刚,郑晓非,张志全;日本城市防灾减灾的经验与启示——以城市防灾公园建设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04年04期
5 徐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市域问题的探讨[J];中国园林;2005年03期
6 周菁;李迪华;张蕾;;菏泽市游憩网络的构建——探索整合各类游憩资源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途径[J];中国园林;2006年08期
7 雷芸;;日本都道府县广域绿地规划及其启示[J];中国园林;2007年05期
8 赵锋;徐波;郭竹梅;;城市绿地发展战略研究方法的探讨——关于北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与实践(三)[J];中国园林;2007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洁,刘晓虹,姜连忠;城市用地置换的特点、问题与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2000年08期
2 荆参;;美国城市用地近年大幅增长[J];城市规划通讯;2000年02期
3 李乃胜;城市用地体系及指标分析[J];规划师;2001年04期
4 段炼;刘玉龙;;城市用地形态的理论建构及方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2期
5 马同训;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一般要求和做法[J];城市规划;1978年05期
6 刘贵利,顾朝林;生态系统理论与方法在城市用地评定中的应用——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4期
7 张宙;;城市用地供应失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山西建筑;2008年22期
8 王丽萍;李云亮;;基于分形的港口城市用地形态和结构的时空演化特征——以连云港市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倪玉杰;牛焕强;刘莉莉;;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定的方法与步骤[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王艳丽;李林波;易军伟;吴兵;;基于交通需求的城市用地分类方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博;许学工;;威海城市用地密度变化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陈昆仑;陈旭;曾克峰;;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用地的扩张分析[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3 张筱林;陈健飞;;深莞惠经济圈城市用地演变与产业发展的关系[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孙钰;李小蓉;;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用地特性的影响——以天津地铁一号线为例[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5 戎卿文;吴子培;张一凡;;轨道交通对沿线城市用地发展影响机制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6 王鹏;董玉祥;;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研究[A];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2012年
7 吴培琦;;关于完善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的若干探讨[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钱紫华;曹力维;;构建山地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初步思考[A];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李梦涵;;城市用地分类的发展与思考[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总体规划)[C];2013年
10 汤晋;殷铭;邓骥中;;美、德两国城市用地分类体系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宁彬;油气网点一体化减少城市用地[N];中国石化报;2014年
2 记者 张奇锋 通讯员 李洁尉;要抑制无限扩张的城市用地[N];广东科技报;2011年
3 刘振国邋贺正;长沙出现城市用地新模式[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4 巴曙松;低成本的土地城镇化不可持续[N];中华合作时报;2013年
5 孙佳岩 记者 谭迎春;“双保行动”加速城市用地项目落地[N];黑龙江日报;2009年
6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低成本土地城镇化不可持续[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年
7 张成吉 本报记者 高岩;保障建设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用地[N];锦州日报;2008年
8 薛兆丰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管制造成的烦恼[N];经济观察报;2013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夏海军;城镇化怎样更有效利用土地[N];安徽日报;2013年
10 张奇;拆迁方式调整利于保护民众利益[N];华夏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科;城市用地蔓延的定量表达、机理分析及其调控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赵乐;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浙江沿海城市用地时空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永胜;陕西省城市用地效益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佳丽;四川省城市用地经济效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3 陈哲;南京城市用地的空间变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筱林;“深莞惠”经济圈城市用地演变与产业发展的关系[D];广州大学;2011年
5 段义斌;基于遥感的宁波城市用地时空演变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6 陈显秀;流动人口对乐清市城市用地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迟文峰;近30年京津唐地区城市用地扩张规模与未来情景模拟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8 秦菲菲;无锡市区城市用地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9 权纪戈;南宁1980年以来城市用地演变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10 乔欣;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生态优先原则导入[D];重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40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840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