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楼板结合面剪切试验
本文关键词:叠合楼板结合面剪切试验
更多相关文章: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叠合楼板 结合面 剪切应力
【摘要】:目的研究混凝土叠合板结合面的水平剪力,为叠合楼板桁架钢筋布置计算提供参考.方法对进行拉毛处理与光面未拉毛处理的试件进行结合面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得出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抗剪强度试验值;计算叠合板在满足抗剪强度条件下的桁架钢筋合理布置间距.结果试件的结合面积为1 000 mm×1 000 mm,通过千斤顶加载到500 k N时,结合面没有任何错动现象;试件的结合面积为200 mm×300 mm,加载通过500 t压力机进行,表面拉毛试件在压力施加到183 k N发生的破坏,表面未拉毛试件在压力施加到110 k N发生的破坏.结论叠合板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抗剪强度,拉毛处理结合面强度为3.0 MPa,光面未拉毛结合面抗剪强度为1.8 MPa.实际工程中,小于9 m跨度的叠合楼板可不需要设置抗剪桁架钢筋.假设结合面粘结失效,计算仍能满足水平抗剪强度要求的桁架钢筋设置情况.叠合楼板跨度小于3.0 m时,腹筋直径选用4 mm,布置间距可选用600 mm;腹筋直径选用5 mm,布置间距可选用1 000 mm.
【作者单位】: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叠合楼板 结合面 剪切应力
【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GXS4D109) 沈阳市建委基金项目(sjw2013-04)
【分类号】:TU375.2
【正文快照】: 叠合楼板是在底部采用预制板,上部叠合现浇混凝土,从而预制板与现浇层形成整体共同工作的一种结构形式,预制板作为浇筑上部混凝土时的模板.叠合楼板兼具有现浇结构和预制结构的施工工艺特点.预制板在工厂中制作完成,避免了施工现场现浇的不利条件,成本低、质量高;在预制板上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运林;叶献国;胡昊;;带格构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数值模拟与格构钢筋作用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运林;双向叠合楼板拼缝处受力机理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李成玉;周帆;;大跨度叠合楼板底板试验及有限元分析[J];建材世界;2014年02期
2 王宏;张伟林;沈小璞;;叠合式楼板钢筋应力试验与分析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3 周淑娟;赵自强;;不同风速时距对储罐计算的影响[J];化工管理;2015年24期
4 郭俊杰;;如何从结构设计中节约工程造价[J];福建建材;2015年08期
5 林后生;;浅谈转换层模板支撑技术在某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15年08期
6 王胜刚;;浅谈结构设计过程[J];甘肃科技;2015年15期
7 徐超;商昊江;;厦门国际中心地下室切割加固[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年04期
8 杨伦;;开洞厂房体型系数CFD数值模拟[J];低温建筑技术;2015年08期
9 曹欣;王刚;侯盛文;;变电站混凝土电杆装配式连接的受力性能试验与理论分析研究[J];山西电力;2015年04期
10 甄金龙;;浅谈现浇板式楼梯结构简单手算[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2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运林;双向叠合楼板拼缝处受力机理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2 王卫华;风致屋面积雪分布特性风洞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李化云;浅埋大跨膨胀土隧道变形机理及支护力学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卫卫;潘正华;高荣誉;;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短期挠度的数值模拟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刘丽华,吕昂;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的数值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3 赵军,金朝晖,马玉欣;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粘结锚固[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曾凡华;钢筋锚固长度的探讨[J];丹东纺专学报;1998年04期
5 种迅;孟少平;潘其健;张林振;;部分无黏结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及其节点抗震能力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4期
6 柳炳康;黄慎江;宋满荣;周安;蒋亚琼;;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拟动力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5期
7 狄生林;;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南京工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8 金芷生;朱万福;庞同和;;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J];南京工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9 操礼林;李爱群;谢洪恩;林日长;焦常科;潘志宏;杜定发;秦道益;金来建;沈顺高;;大型板装配拼接节点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张盟;安明;;钢筋与混凝土粘接性能的研究进展[J];房材与应用(材料·结构);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健;新老混凝土粘结的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岳建伟;灌芯纤维石膏墙板结构的计算模型及受力性能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3 董伟;混凝土Ⅰ-Ⅱ复合型裂缝起裂准则的试验研究与裂缝扩展过程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连星;叠合板式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分析及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伟,刘兴远,张力,王跃文,孙亮;无腹筋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受剪特性的神经网络模型初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1期
2 魏巍巍;贡金鑫;车轶;;无腹筋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的受剪计算[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8期
3 廉晓飞,王振东,王仲秋;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无腹筋梁剪扭工作性能的试验研究[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4 熊进刚,虞锦晖,何以农,,何高勖;矩形截面无腹筋双向受弯梁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1996年02期
5 王小惠;刘西拉;;基于粘结强度变化的锈蚀无腹筋梁承载能力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6 车轶;尤杰;徐东坡;仲伟秋;;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抗剪强度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J];建筑结构;2011年S2期
7 刘大钢;叶献国;;高强无腹筋梁抗剪承载力分析[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刘加海,王振东,张培卿,胡巍;高强混凝土无腹筋构件在弯剪扭复合作用下剪扭工作性能的研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9 王振东,刘加海,郭靳时,赵占奇;高强混凝土有腹筋构件在弯剪扭复合作用下剪扭工作性能的研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10 刘晋武,宋红胜,侯献峰;中美规范无腹筋梁抗剪条文比较[J];洛阳工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邓力;王强;徐永生;;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有腹筋梁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06年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6年
2 逄鲁峰;赵光仪;吴佩刚;;高强混凝土无腹筋构件在轴压下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A];高强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3 刘又文;王明斌;;无腹筋砼梁腹剪起裂的三种剪跨比条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4 谢育良;曹征良;;钢筋混凝土无腹筋简支梁考虑主压应力破坏的抗剪强度计算[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二卷)[C];1990年
5 李继祥;许成祥;彭少民;;无腹筋钢纤维砼叠合梁灰色关联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6 智菲;叶知满;;集中荷载作用下预应力高强砼有腹筋T形截面梁受力性能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7 吴香国;椨相默;;UHPCC工字型预应力无腹筋梁斜裂载荷分析[A];纤维混凝土的技术进展与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蒋宁;剪跨比为1.5的无腹筋简支梁受剪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重庆大学;2005年
2 何龙军;混凝土无腹筋梁受剪性能尺寸效应的数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陶安平;钢筋混凝土深受弯有腹筋梁受剪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王昱;骨料粒径对无腹筋梁抗剪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5 于文静;高强混凝土无腹筋梁的抗剪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6 张晓磊;再生混凝土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冷娇玲;钢筋混凝土有腹筋简支梁的抗剪模型分析[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41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84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