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钻孔深度对地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13 15:44

  本文关键词:钻孔深度对地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地源热泵 TRNSYS 钻孔深度 系统运行费用 模拟 占地面积


【摘要】:通过TRNSYS软件建立地源热泵系统仿真模型,在综合考虑不同钻孔深度下的钻孔数量、单孔流量及建筑物逐时负荷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钻孔深度下,系统运行能耗、地埋管换热器初投资及占地面积。研究表明,钻孔深度低于300 m时,钻孔数量随钻孔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小,高于300 m时,钻孔数量基本不变;长期运行,土壤温度随钻孔深度的增加而先增后减;地埋管换热器初投资随钻孔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钻孔深度100 m时系统冬夏季运行能耗最低,总运行能耗最低,故可优先选择钻孔深度为100 m,当地表面积有限时,可选择钻孔深度为150 m甚至是200 m;将系统运行能耗、地埋管换热器初投资占地面积与钻孔深度间的关系拟合为公式,并提出确定钻孔深度的方法。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地源热泵 TRNSYS 钻孔深度 系统运行费用 模拟 占地面积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J09B04)
【分类号】:TU83
【正文快照】: 0引言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的优势使其成为近年来世界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建筑节能领域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1],但由于地下换热器初投资较高,使得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2]。地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同时垂直地埋管换热器由于占地少、应用广泛,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潘玉亮;徐伟;;北京地区居住建筑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的应用分析[J];建筑科学;2010年10期

2 陈超;任艳;王永菲;陈疆;尹龙滨;张羽;;竖直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的模拟与实验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2期

3 张长兴;胡松涛;刘国丹;李绪泉;;竖直U型地埋管的换热性能分析[J];建筑科学;2009年06期

4 袁艳平;雷波;余南阳;曹晓玲;张丹;;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研究(1):综述[J];暖通空调;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超;杨昌智;龙展图;严鹏飞;;基于线热源理论预测地埋管出口水温的简化方法[J];暖通空调;2017年01期

2 张枭然;金光;毕文明;吴fE;张之强;;基于不平衡系数对热短路抑制措施的研究[J];建筑科学;2016年12期

3 洪顺军;杜卫;刘永红;何敬行;周永芳;金羿;;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影响因素分析[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6年04期

4 张探骊;王立地;;农村地区冷气循环控制系统设计[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年04期

5 葛凤华;陆翠银;;严寒地区太阳能土壤源热泵土壤温度场特性[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6 刘艳;赵军;李扬;;钻孔深度对地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J];太阳能学报;2015年11期

7 邓军涛;张继文;郑建国;乔晓霞;;不同形式和管径的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分析[J];太阳能学报;2015年11期

8 李钰楠;杜震宇;姜振涛;;寒冷地区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热平衡分析[J];可再生能源;2015年11期

9 陈红兵;吴玮;张磊;褚赛;丁翰婉;;土壤高温蓄热过程中热湿传递特性的数值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5年09期

10 曲世琳;王东旭;董家男;彭莉;;基于TRNSYS的太阳能水源热泵系统优化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长兴;胡松涛;李绪泉;;基于线热源模型的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模拟[J];建筑科学;2008年12期

2 包强;邓启红;牛润卓;;回填材料对土壤热泵U型埋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7年04期

3 刘正华;陈汝东;李們;刘士龙;;土壤源热泵系统埋地换热器换热性能研究[J];流体机械;2007年03期

4 吴玉庭;顾中煊;马重芳;唐志伟;;U型管传热量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01期

5 王向岩;马伟斌;黄远峰;龚宇烈;廉永旺;;超强吸水树脂与源土混合作为地源热泵供热系统回填材料的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7年01期

6 杨卫波;施明恒;;基于元体能量平衡法的垂直U型埋管换热特性的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7年01期

7 杨卫波;施明恒;;地源热泵中U型埋管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8 赵军;王华军;宋著坤;陈志豪;李新国;;U型管埋地换热器长期性能的实验研究与灰色预测[J];太阳能学报;2006年11期

9 范蕊;马最良;;地下水流动对地下管群换热器传热的影响分析[J];太阳能学报;2006年11期

10 赵军;段征强;宋著坤;李丽梅;;基于圆柱热源模型的现场测量地下岩土热物性方法[J];太阳能学报;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福忠;;钻孔深度套筒[J];机械工人(冷加工);1984年02期

2 徐建璋;;钻孔深度限位器的改进[J];机械制造;1987年09期

3 林朝平;;如何精确控制钻孔深度[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1年05期

4 朱黎,钱晓红;钻孔、攻丝的深度控制[J];工具技术;1987年02期

5 林朝平;用挡圈控制钻孔深度[J];工具技术;1988年02期

6 庞大宝;;车床钻孔深度仪器[J];山东工业技术;2013年13期

7 盛金元;;在车床上怎样严格控制钻孔深度[J];机械工人.冷加工;1981年08期

8 段艳君;佟仕忠;付贵增;李会举;肖炎良;;超声波在在线测量带压管道开孔机钻孔深度上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0期

9 马文亮;;钻扩孔深度控制装置[J];机械工艺师;1984年07期

10 李永钊;;一种钻孔深度最大可达10D的硬质合金可转位钻头[J];工具技术;199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强;鲁远祥;詹世玉;;孔口回转钻机钻孔深度获取算法研究[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1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3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刘春平;;顺层长煤孔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A];瓦斯地质理论与实践——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春平;;顺层长煤孔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通讯员 马志国 李艳群 记者 郭伟;我省煤田钻孔深度首破2000米[N];河北日报;2014年

2 金银贵 彭政舞;松藻矿施钻验收终身问责[N];中国煤炭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艳;钻孔深度对地源热泵系统性能影响及地埋管结构优化分析[D];天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44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844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e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