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受剪模型分析
本文关键词: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受剪模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轻骨料混凝土 深受弯构件 拉-压杆模型 软化效应 受剪承载力
【摘要】:根据集中荷载作用下8根剪跨比0.26~1.04、跨高比为2和3的LC40级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简支深受弯构件受剪性能试验结果,重点分析了该类混凝土深受弯构件的破坏过程与破坏形态。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计算理论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完成了22组该类构件受剪承载力试验计算与我国GB50010-2010、ACI318-08、CSA和EC2等现有规范计算结果及软化拉-压杆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分析表明: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深受弯构件破坏形态分为剪切破坏和弯剪破坏两种,剪跨比λ≤1,其受剪承载力基本由混凝土斜压杆控制,软化拉-压杆模型计算结果接近试验值,与现行规范计算结果相当,但软化拉-压杆模型有明确的力学模型,能够合理反映深受弯构件受力机理。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轻骨料混凝土 深受弯构件 拉-压杆模型 软化效应 受剪承载力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8032,51308065)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2015KTZDSF03-04) 长安大学创新团队项目(2013G328201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4G2280014)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优先发展领域)(20130205130001)
【分类号】:TU375
【正文快照】: 在大量深受弯构件受剪性能试验研究基础上[1 4],圣维南原理和弹性理论表明[5],深受弯构件内部应力状态复杂,基于平截面假定和桁架模型的传统截面设计方法不适用于深受弯构件。然在桁架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拉-压杆模型已广泛应用于深受弯构件设计中[6 9],其合理性也得已证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轶;蔡健;杨春;陈庆军;;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内置钢构架型钢混凝土深梁受剪承载力预测[J];工程力学;2009年11期
2 刘立新,谢丽丽,陈萌;钢筋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受剪性能的研究[J];建筑结构;2000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铁强,吴蕴,余楠;一种新型预应力托换结点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3期
2 屠静怡,孙海,黄鼎业;预应力深受弯转换梁的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3 皮天祥;罗俊;张爱环;罗然;;跨高比L/h≤1.5复合配筋连梁箍筋受力性能的拉杆-压杆模型分析[J];工程力学;2015年04期
4 刘伯权;刘喜;吴涛;;基于共轭先验分布的深受弯构件受剪承载力概率模型分析[J];工程力学;2015年04期
5 吴涛;黄凯;刘喜;刘伯权;黄华;;钢筋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受剪承载力概率模型研究[J];工程力学;2015年11期
6 刘华新;邢颖;;拉-压杆模型在混凝土结构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05年04期
7 姜晓海;尹波;;高强修补料简支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7年S1期
8 张丽;;钢筋混凝土深受弯构件的抗剪性能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12年03期
9 赵小芹;;型钢混凝土深受弯构件研究现状与展望[J];江西建材;2014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钱国梁,陈跃庆,何英明;钢筋砼梁与深梁承载力统一计算方法的探讨[J];建筑结构;1995年08期
2 杨春;蔡健;吴轶;陈星;;内置钢构架钢骨混凝土转换深受弯构件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8年02期
3 刘立新;钢筋混凝土深梁、短梁和浅梁受剪承载力的统一计算方法[J];建筑结构学报;1995年04期
4 刘立新,蔡耀东,陈萌;钢筋混凝土深梁、短梁和浅梁的受剪承载力分析及设计建议[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伟军,刘应龙;粘贴加固受弯构件的计算机分析[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王俊杰,孙冬梅;浅谈深受弯构件受力特点与规范计算构造[J];山西建筑;2005年19期
3 潘永灿;荀勇;;受弯构件安全性能储备二系数表达法研究[J];混凝土;2010年07期
4 王中强;余志武;;高温下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5 魏洋;吴刚;张齐生;蒋身学;;足尺重组竹受弯构件的试验与理论分析[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2年S1期
6 汪达尊;汪芳全;;结构设计新规范讲座 第十八讲 双向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J];建筑知识;1991年05期
7 汪达尊;汪芳全;;结构设计新规范讲座 第二十二讲 受弯构件的构造规定(上)[J];建筑知识;1992年04期
8 张立人,丁大钧;钢筋混凝土双向受弯构件强度与变形的试验研究及计算建议——负Ⅰ形梁法[J];建筑结构;1995年09期
9 许良林;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应用初探[J];文教资料;2005年05期
10 高会贤,刘海鹏;大直径双钢筋受弯构件刚度实验研究[J];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国祥;;变截面连体充气受弯构件的试验研究[A];第三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6年
2 束继华;韩书香;;受弯构件剪弯段裂缝的试验研究[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二卷)[C];1990年
3 张永胜;李雁英;;预应力混凝土深受弯构件的裂缝实验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4 曾庆响;何高勖;虞锦晖;;混凝土双向受弯构件的抗剪强度[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5 王命平;刘晓春;;深受弯构件的剪切传力模型[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8年
6 邓志恒;张喜德;苏益声;王良才;;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受弯构件极限强度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7 邓志恒;童启明;;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受弯构件刚度的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8 钱稼茹;罗文斌;陈肇元;;截面宽度对高强混凝土受弯构件延性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9 章雪儿;虞锦晖;;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双向受弯构件全过程分析[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二卷)[C];1990年
10 杨杰;沙晓东;;受弯构件裂缝弯矩配筋关系初探[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庆华;配筋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受弯构件计算理论与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周爱萍;重组竹受弯构件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姝;预应力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力学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吕贝贝;基于贝叶斯理论的钢筋混凝土深受弯构件抗剪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乔永进;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起拱引起的技术、质量和经济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庄家智;带肋钢板增强混凝土复合受弯构件性能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5 顾文龙;基于混凝土力学的受弯构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刘刚;钢筋混凝土并筋受弯构件性能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6年
7 杨大林;基于不同模量理论的受弯构件弹性响应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8 何大治;叠合式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受力性能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吕伟荣;粘贴加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10 董国庆;单板层积材(LVL)受弯构件的结构性能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48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848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