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土中竖向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单桩承载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砂土中竖向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单桩承载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砂土 水平荷载 竖向荷载 模型试验 承载特性
【摘要】:水平荷载引起桩体水平位移,导致桩侧摩阻力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单桩的竖向承载特性;竖向荷载影响桩周土体抗力,并随着桩身挠曲变形而产生附加弯矩,从而影响单桩的水平承载特性。利用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砂土中单桩在竖向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预先施加竖向荷载有利于单桩水平承载力的提高和水平位移的减小;预先施加水平荷载对桩身上部桩侧阻力的发挥有减小作用,但水平荷载的增大对桩端阻力的发挥有促进作用,总体上表现为预先施加水平荷载削弱了单桩的竖向承载力;单桩水平荷载引起的最大弯矩位置在地面以下约5d~7d处,水平荷载对桩身弯矩和桩侧摩阻力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下0~10d的深度范围内。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理论分析,验证了试验成果的合理性并从理论上分析了砂土中竖向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单桩承载机理。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广东潮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砂土 水平荷载 竖向荷载 模型试验 承载特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180,41272295)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2012]1379号)
【分类号】:TU473.1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建设的发展,桩基础在城市高层建筑、港口码头工程、桥梁工程和抗震工程等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桩的真实受力状况是十分复杂的,即桩不仅要承受上部结构传递的竖向荷载作用,还要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作用,而且二者还会产生相互影响。而在实际工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皇甫明,王幼青,张军;纵横向荷载作用下桩的工作性状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赵明华;李微哲;杨明辉;单远铭;;成层地基中倾斜偏心荷载下基桩位移特性室内模型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12期
3 皇甫明,王幼青,王梦恕;水平力对竖直桩沉降和承载力影响的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4 黄茂松;郦建俊;王卫东;陈峥;;开挖条件下抗拔桩的承载力损失比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09期
5 郑刚;王丽;;竖向及水平荷载加载水平、顺序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12期
6 顾国峰;赵春风;李尚飞;赵程;徐建平;;砂土中组合荷载下单桩承载特性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7 梅国雄,宰金珉;考虑位移影响的土压力近似计算方法[J];岩土力学;2001年01期
8 张磊;龚晓南;杨仲轩;俞建霖;;Elastoplastic solutions for single piles under combined vertical and lateral loads[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磊;水平荷载作用下单桩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林辉;梅国雄;宰金珉;梅岭;;Usher曲线特征及其在土压力计算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2 汪中卫,刘国彬;基于卸荷及变形的主动土压力计算[J];地下空间;2003年01期
3 冯美果;陈善雄;许锡昌;马佳;;几种考虑变形的土压力模型比较[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4 夏唐代;徐肖华;孙苗苗;吴明;;基坑工程中双曲线土压力模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5 郑颖人;肖强;辛建平;冯夏庭;;黄土无衬砌隧道破坏机制振动台试验研究——隧道稳定性分析讲座之二[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6 卢珂;朱金才;杨进超;;某坑道破坏特征的地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7 张玮;汪玉;杜俭业;;瞬态载荷作用下船体板架结构单参数畸变响应模型研究[J];兵工学报;2010年S1期
8 张举兵;牟在根;孙杰;邓新穗;赵鹏飞;;不规则体型高层钢结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9 刘伟宏;郑明新;王虹;孔祥营;;单个围桩-土耦合抗滑结构的土压力试验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焦光伟;侯建红;;覆土油罐护体振动台模型试验相似比的设计研究[J];中国储运;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军;张学龙;朱红发;徐培民;;带钢抖动试验装置设计与分析[A];机械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C];2011年
2 张玉杰;李斌;;阻尼不相似动响应模型的修正方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下册[C];2011年
3 张玮;汪玉;杜俭业;;瞬态载荷作用下船体板架结构单参数畸变相似模型研究[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李宏男;田利;张鹏;;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多维多点振动台试验模型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5 姚勇;古巍;;反力墙预应力筋张拉顺序的模型试验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6 肖锋;漆泰岳;杨雄;张伟;;U型钢可缩性支架联合支护的相似模型试验研究[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7 王瑾;李晓文;周铁钢;龚安礼;;新疆村镇适宜性房屋试验研究与经济选择[A];砌体结构理论与新型墙材应用[C];2007年
8 宋林辉;梅国雄;宰金珉;;基于土压力理论的横向承载桩受力分析[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石胜伟;梁炯;;基于土拱效应微型组合抗滑桩距径比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晓磊;侯钢领;吕大刚;;某核电站安全壳1:15模型振动台试验[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剑锋;考虑扰动影响的土体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王晓东;古代夯土建筑动力响应及抗震保护[D];兰州大学;2011年
3 韩日美;浅埋土质隧道特性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张青哲;土基振动压实系统模型与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王树丰;汶川地震滑坡微型桩防治工程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张磊;水平荷载作用下单桩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黄伟;矿井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8 吉植强;季节冻土地区圆形基坑冻结壁模型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王承启;大跨度钢桁架拱桥风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张永;电场作用下合金液相流动及凝固结晶生长规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涛;深潜器耐压结构强度分析与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冯剑;矮寨特大悬索桥缩尺模型设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马裕超;复合隔震结构地震反应试验及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旭光;基于振动台试验的复合隔震摩擦承压比影响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5 刘永春;衡重式桩板挡墙的模型试验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0年
6 林宏剑;预应力管桩抗拔承载性状研究和应用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7 余萍;悬吊质量体系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魏海;软土地区相邻基坑相互影响的数值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郑建强;陡坡高墩双排嵌岩桩承载特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10 刘福聚;交通事故塑料散落物运动行为仿真[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栋j;杨龙才;王炳龙;;扩底抗拔桩试验分析与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2 文松霖;铅直、水平荷载作用下扩底桩的承载机理[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年05期
3 王士杰,张梅,张吉占;Mindlin应力解的应用理论研究[J];工程力学;2001年06期
4 赵明华,邹新军,邹银生,郭玉荣;倾斜荷载下基桩的改进有限元——有限层分析方法[J];工程力学;2004年03期
5 赵明华;李微哲;单远铭;杨明辉;;成层地基中倾斜荷载桩改进有限杆单元法研究[J];工程力学;2008年05期
6 赵明华;刘峻龙;刘建华;;双层地基横向受荷桩简化计算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12期
7 皇甫明;王幼青;张军;;纵横向荷载作用下桩的工作性状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8 皇甫明,王幼青,张军;纵横向荷载作用下桩的工作性状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9 田平;王惠初;;粘土中横向周期性荷载桩的P-Y曲线统一法[J];河海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10 田平,,王惠初;粘土中横向荷载桩的P-Y曲线法评述[J];河海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戴彤宇;船撞桥及其风险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2 彭社琴;超深基坑支护结构与土相互作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3 常林越;水平荷载作用下桥墩及桩基的静力与动力响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景奎;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勇;;水平荷载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5期
2 马志涛;;水平荷载下桩基受力特性研究综述[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3 赵晓云;;桩基在水平荷载下的受力特征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年21期
4 黄广龙;颜荣华;陆春其;;水平承载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应用现状及展望[J];建筑结构;2011年S2期
5 王心玲;秦修煜;王万钊;黎海南;;单厂柱头在垂直与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三向应力水状态的有限元分析[J];工程抗震;1980年04期
6 洪平,洪汉平;水平荷载下桩的可靠性分析[J];岩土力学;2004年07期
7 宋东辉,徐晶;半无限弹性体地基上水平荷载桩的静力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11期
8 张先亮;张旷成;;关于超大型建筑物桩基础垂直和水平荷载验算与分析[J];岩土工程界;2008年03期
9 茜平一,刘祖德;粘性土中水平荷载桩的地基极限水平反力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1996年02期
10 吴泽军;耿大新;方焘;;变截面桩的水平荷载模型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悹鹏;简政;;水平荷载下单桩的数值计算法[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2 吴同情;褚广辉;;水平承载桩受力特性研究综述[A];重庆力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江学良;曹平;付军;;大直径嵌岩灌注桩水平荷载试验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李欣;;水平荷载长桩与土共同作用的双参数分析[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5 徐和;陈竹昌;;水平荷载桩基碎石垫层置换作用及群桩效应分析[A];第十一届高耸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凡;水平荷载下桩与斜坡土体相互作用机理的试验研究[D];长江科学院;2009年
2 张华华;水平荷载桩的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D];扬州大学;2007年
3 刘俊生;基于水平荷载和倾斜荷载的桩基m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周悹鹏;水平荷载下桩基工作性状的数值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5 董腾;水平荷载下基桩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6 周礼军;浅覆盖层中水平荷载桩P-Y曲线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刘统广;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水平荷载试验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8 张舒羽;水平承载桩静载P-Y曲线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9 杨旌;关于水平承载桩计算宽度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韩勇;地震水平荷载下桩土相互作用动态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本文编号:854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854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