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混合试验平台HyTest开发研究
本文关键词:建筑结构混合试验平台HyTest开发研究
【摘要】:拟动力试验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抗震联机试验方法,近年来出现了网络化、有限元化和实时化的趋势,形成了混合试验方法。鉴于混合试验分支多样,涉及数值分析、加载设备与控制等多个学科,为了方便试验的实施与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使用混合试验平台。为此开发了建筑结构混合试验平台Hy Test,能够实现全结构拟动力试验、传统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本地及分布式的基于静力子结构的混合试验和基于动力子结构的P2P混合试验。试验平台采用MTS二次开发编程库VBCOM连接试验控制系统,还可以调用有限元软件Open SEES和ABAQUS进行数值子结构的分析。为了开展分布式的混合试验,该平台采用Socket通讯机制实现子结构间的数据传输,并采用带中转服务器的通讯模式,解决不同局域网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利用该平台完成了6自由度单层单跨钢框架混合试验,验证了该试验平台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灾变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混合试验 拟动力试验 子结构 试验平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61120360;91315301-9)
【分类号】:TU317
【正文快照】: 0引言拟动力试验是一种能够得到结构动力响应的抗震联机试验方法[1],它将数值模拟与物理试验结合,由试验加载获得恢复力特性,是最初的混合试验方法。随后,文献[2]中将子结构技术应用到混合试验中,把整体结构划分为若干个子结构,对具有复杂非线性、无法进行准确数值模拟的子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玉荣;范云蕾;曾东;肖岩;;网络化结构实验室:桥梁结构远程拟动力试验平台开发与应用[J];工程力学;2010年S1期
2 许国山;郝伟;陈永盛;吴斌;欧进萍;;基于OpenFresco-LabVIEW-dSpace的混合试验系统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03期
3 蔡新江;田石柱;;MTS-OpenFresco-MATLAB混合试验系统构建及验证试验[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01期
4 王贞;王照然;杨婧;杨格;吴斌;欧进萍;;MTS控制系统的二次开发及其在混合试验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5年02期
5 郭玉荣;张国伟;肖岩;刘一江;张捷;;单自由度结构远程分析及拟动力试验平台[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6 肖岩,胡庆,郭玉荣,易伟建,朱平生;结构拟动力远程协同试验网络平台的开发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5年03期
7 王强;冯帆;张帆;安立刚;;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子结构拟动力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8 范云蕾;郭玉荣;肖岩;何文辉;;多层框架结构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云蕾;网络化结构实验室NetSLab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格;基于有限元软件的分布式子结构试验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石柱;蔡新江;;远程协同结构试验方法研究与发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5期
2 范云蕾;郭玉荣;肖岩;李凤武;单波;;单层结构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平台开发[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3期
3 王自法;;地震工程研究的科学大平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6期
4 王向英;田石柱;;子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混合试验原理与实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4期
5 ;Networked collaborative pseudo-dynamic testing of a multi-span bridge based on NetSLab[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09年03期
6 王向英;吴斌;王倩颖;;实时子结构实验的滑动模态控制[J];工程力学;2007年06期
7 李妍;吴斌;欧进萍;;基于能量守恒积分的子结构试验方法[J];工程力学;2010年01期
8 郭玉荣;范云蕾;曾东;肖岩;;网络化结构实验室:桥梁结构远程拟动力试验平台开发与应用[J];工程力学;2010年S1期
9 李妍;吴斌;欧进萍;;防屈曲支撑的实时能量守恒子结构试验[J];工程力学;2010年S2期
10 王大鹏;;Setup and application of a structural seismic hybrid simulation system on local area network[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玉荣;范云蕾;曾东;肖岩;;网络化结构实验室—桥梁结构远程拟动力试验平台开发与应用[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2 李妍;吴斌;欧进萍;;防屈曲支撑的实时能量守恒子结构试验[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3 施养杭;袁双喜;罗晓勇;;抗震拟动力试验的若干进展[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王贞;吴斌;姜洪斌;张海顺;;采用等效力控制方法的剪力墙拟动力试验[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倪志伟;纪金豹;杜阳阳;;拟动力试验方法的发展与展望[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云蕾;网络化结构实验室NetSLab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何文辉;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邓利霞;子结构试验的数值稳定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王倩颖;实时子结构试验方法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李妍;防屈曲支撑的抗震性能及子结构试验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许国山;实时子结构试验的等效力控制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蔡新江;基于MTS-NetSLab系统的多跨桥抗震混合试验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王向英;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混合试验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王大鹏;远程协同结构拟动力试验方法与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陈鑫;配有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帆;基于有限元软件的子结构试验方法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2 吴爽;基于网络的结构协同弹塑性分析和试验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程;悬索桥地震灾害监测系统概念设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4 范云蕾;结构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方法研究及平台开发[D];湖南大学;2006年
5 蔡新江;基于NetSLab平台及MTS系统接口的远程协同试验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曹均锋;钢框架体系拟动力试验及两种实现方法的对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7 李轶;结构拟动力试验网络化和振动台控制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吕建民;桥梁结构的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D];湖南大学;2007年
9 曹忠华;钢框架半刚性连接整体性能的拟动力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10 卢平;时域结构参数识别及其网络化实现[D];湖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军,廖振鹏,杜修力;有阻尼体系动力问题的一种显式差分解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2年04期
2 王进廷,金峰,张楚汉;结构抗震试验方法的发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4期
3 张春巍;欧进萍;;电磁驱动AMD系统控制结构地震响应的振动台试验[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2期
4 范云蕾;郭玉荣;肖岩;李凤武;单波;;单层结构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平台开发[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3期
5 王向英;田石柱;;子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混合试验原理与实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4期
6 孟凡涛;赵建锋;于广明;;实时子结构混合试验中的数值积分方法对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5期
7 邱法维,钱稼茹;多点地震动输入下的拟动力实验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8年02期
8 吕西林;周德源;;砌体结构墙体模型振动台试验及其动力相似关系[J];工程抗震;1993年03期
9 保海娥;张自平;程绍革;;振动台型混合试验系统试验设备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06期
10 许国山;吴斌;;采用比例-积分控制的实时子结构试验等效力控制方法[J];工程力学;2009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文辉;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蔡新江;基于MTS-NetSLab系统的多跨桥抗震混合试验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郝伟;基于OpenFresco软件的混合试验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蔡新江;基于NetSLab平台及MTS系统接口的远程协同试验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吕建民;桥梁结构的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D];湖南大学;2007年
4 杨现东;振动台子结构试验的数值仿真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李雁军;基于OpenFresco的远程协同试验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斌;孙千伟;唐伟平;;子结构在大型结构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年10期
2 侯吉林;欧进萍;;基于局部时间序列的约束子结构修正法[J];振动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3 侯吉林;欧进萍;;基于局部脉冲响应的约束子结构修正法[J];工程力学;2009年11期
4 杨秋伟;刘济科;李翠红;;基于局部静力测试的约束子结构修正法[J];振动与冲击;2012年09期
5 杜万成;;复杂子结构的位移法分析[J];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3年03期
6 朱天国,徐铭陶;结构受迫振动的子结构缩减阻抗综合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3期
7 朱天国;瞬态响应分析中的迁移子结构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3期
8 谭明安;蔡承文;;局部非线性系统动响应分析的子结构方法[J];振动与冲击;1987年03期
9 陈健,陈扬,陆鑫森;人造卫星太阳翼电池阵板非线性动力子结构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89年06期
10 王兆林;李明瑞;;静力子结构与动力子结构方法的统一实施[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学前;;含“刚性”子结构系统的有限元建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2 胡彦超;陈章位;;考虑连接动态特性的子结构综合方法及其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正山;吴志刚;;大型有限元模型子结构迭代降阶技术[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冯帆;王强;刘丹;王迪;;子结构拟动力实验的研究[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4)[C];2009年
5 陈再现;王焕定;王凤来;;框支配筋砌块短肢砌体结构拟动力子结构试验研究[A];新型砌体结构体系与墙体材料(下册)——配筋砌块砌体研究成果汇编[C];2010年
6 李妍;吴斌;欧进萍;;防屈曲支撑的实时能量守恒子结构试验[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7 白建方;楼梦麟;;基于动力子结构的并行有限元理论及其在复杂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面的应用[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张忠;韩丽;任方;李海波;王建民;邱吉宝;;动态子结构方法在星箭耦合分析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张盛;方杰;张洪武;陈飙松;;多重多级子结构动力特征值分析的Lanczos算法[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10 张美艳;韩平畴;唐国安;;固定Ritz基子结构灵敏度综合方法[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华中科技大学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 徐君明 黄浩;打破瓶颈的InfiniBand[N];计算机世界;2002年
2 刘俊杰;50万人奔考研[N];华夏时报;2001年
3 记者 齐芳;郭守敬望远镜发现500余颗类星体[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常新功;基于混合进化算法的子结构发现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陈再现;框支配筋砌块短肢砌体结构拟动力子结构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李妍;防屈曲支撑的抗震性能及子结构试验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王倩颖;实时子结构试验方法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张元标;产品运输包装系统逆子结构分析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6 张坤;不完备测点结构损伤与荷载的同步识别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学辉;基于子结构合成方法的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全原子模拟计算[D];复旦大学;2011年
2 冯帆;基于有限元软件的子结构试验方法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3 陈庞;非线性计算子结构混合模拟方法关键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王瑾;子结构混合试验方法的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郑震云;动力子结构试验算子分解法和等效力控制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6 杨现东;振动台子结构试验的数值仿真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张健;自适应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王乾宇;振动台子结构试验中界面力分布规律与简化的影响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程春;基于模型预测—修正算法的分布式混合试验系统[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10 王陶;自由界面复模态子结构综合法及其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591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859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