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岩试件改性前后拉破坏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泥岩试件改性前后拉破坏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泥岩 拉应力 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局部变形区 改性 微观机理
【摘要】:为了研究泥岩在拉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过程,采用巴西劈裂实验和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泥岩在拉应力作用下的破坏过程进行观测,利用水泥对泥岩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泥岩拉破坏过程的变化规律,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改性前后泥岩的拉破坏过程。结果表明:(1)改性后的泥岩试件,经过24 h养护,抗拉强度随水泥含量的增加以线性趋势增加。(2)改性前,拉应力较小时,泥岩内部形成局部变形区;随着拉应力的逐渐增加,局部变形区的面积逐渐增加,相邻的局部变形区相互合并,形成更大的局部变形区;载荷为峰值载荷的58.2%时,局部变形区演化成应变局部化带;最终应变局部化带发展成宏观裂纹,试件发生破坏。(3)水泥改性泥岩时,泥岩中聚集体间孔隙大部分被填充,抗拉强度提高。(4)水泥改性泥岩后,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加,局部变形区演化成应变局部化带的位置逐渐向峰值载荷移动。(5)水泥提高了泥岩的胶结程度,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时,弹性能短时间内释放出来,使宏观裂纹迅速扩展。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泥岩 拉应力 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局部变形区 改性 微观机理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4136;51274110;51474121)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岩土工程破坏的基本形式主要分为两种,即剪破坏和拉破坏[1]。拉破坏的特征是岩(土)体在外界环境作用下形成典型的拉破裂面。随着岩土工程的大规模建设,拉破坏现象越来越多,如公路边坡破裂[2]、露天开采边帮开裂[3-4]、地采诱发的地裂缝等[5-6]。地震工程中,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纪洪广;向鹏;韩放;杨占军;;地下开采扰动条件下露天矿边坡岩体结构变异与失稳模式分析[J];煤炭学报;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东;王前领;曹兰柱;宋子岭;;露井联采逆倾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年01期
2 陈赞成;余斌;胡建军;吴鹏;郑磊;;基于FLAC~(3D)的特大型露天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J];矿冶;2013年03期
3 王旭春;管晓明;杜明庆;宋晨;;安太堡露天矿边坡蠕滑区滑动机理与稳定性分析[J];煤炭学报;2013年S2期
4 蔡利平;李钢;史文中;;增地节地型露天矿排土场优化设计[J];煤炭学报;2013年12期
5 崔峰;来兴平;曹建涛;单鹏飞;;急倾斜煤层水平分段综放面开采扰动影响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5年04期
6 刘福明;才庆祥;周伟;房健;;露天矿排土场边坡降水入渗规律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5年07期
7 陈赞成;余斌;解联库;于世波;;大型地下铁矿覆岩移动破坏规律数值模拟[J];有色金属工程;2015年S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小强;眼前山铁矿地下开采引起露天矿坑南北帮边坡破坏过程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张漓黎;眼前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变形破坏离散单元法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放;谢芳;王金安;;露天转地下开采岩体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赵世成;郭忠林;;三带理论在地下开采中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矿业工程;2010年02期
3 韩现民;李占金;甘德清;李晓;;露天转地下矿山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与敏感度分析[J];金属矿山;2007年06期
4 毛荐新;采空区上方边坡破坏形式及加固措施[J];金属矿山;1998年06期
5 李王坤;;常见岩质边坡破坏模式的初步分析[J];科学之友(B版);2008年11期
6 陈仕阔;杨天鸿;张华兴;;平朔安家岭露天矿地下采动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J];煤炭学报;2008年02期
7 黄波林;陈立德;刘广宁;陈小婷;;岩体结构对三峡库区岸坡变形失稳模式的影响[J];人民长江;2010年19期
8 孙世国,蔡美峰,王思敬;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岩体滑移机制的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01期
9 刘辉,陈文胜,冯夏庭,陈清润;大冶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J];岩土力学;2004年09期
10 付士根;李全明;王云海;许开立;;采空区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08期
,本文编号:862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862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