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热气候指数评价中国南方城市夏季舒适度

发布时间:2017-09-16 12:15

  本文关键词:热气候指数评价中国南方城市夏季舒适度


  更多相关文章: 热气候指数 高温日数 体感温度 人体舒适度 夏季


【摘要】:利用南方14个城市1981—2013年6—9月的逐日气象资料,根据生物环境特点,制定了基于通用热气候指数的新评价方法,对中国南方城市夏季舒适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南方城市的高温不舒适天数近33 a来以3.4 d/10a的速度增加,并有5 a震荡周期。舒适度排名显示,体感温度最高的4个城市分别为重庆、福州、南昌和长沙,杭州与重庆的体感舒适度下降速率较快。对比高温不舒适天数和高温日数发现,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高温不舒适度与气温关系的密切性。同时,由于热气候指标计算要素的多重考虑,结果与高温日数存在一些差异,但其更具有一定参考和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南京市溧水区气象局;
【关键词】热气候指数 高温日数 体感温度 人体舒适度 夏季
【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10609) 江苏省高校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DA)
【分类号】:P463.3
【正文快照】: 引言城市是劳动力集中,居住人口密集的地区。但是伴随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逐渐增加的城市人口和环境的变化矛盾不断突出。近几年来夏季极端高温日数增加,持续时间增长,这影响着市民的工作效率、心情、经济开支、身体健康,甚至可能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间接影响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世刚;周浩;何军;唐家萍;盖长松;;1960—2006年重庆高温日数时空变化特征[J];气象;2009年09期

2 孙燕;濮梅娟;张备;姚丽娜;刘梅;;南京夏季高温日数异常的分析[J];气象科学;2010年02期

3 何慧;陆虹;徐圣璇;;广西高温日数的时空特征及其变化[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年01期

4 徐远波;朱明;梁武;赵世黎;张峰;;近45年十堰市高温日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候成因[J];湖北气象;2005年04期

5 周后福;王兴荣;翟武全;钱玉萍;;基于混合回归模型的夏季高温日数预测[J];气象科学;2005年05期

6 张德宽;姚华栋;杨贤为;廖要明;;华北区年高温日数区域平均方法及趋势分析[J];高原气象;2006年04期

7 高荣;王凌;高歌;;1956—2006年中国高温日数的变化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年03期

8 辛渝;陈洪武;李元鹏;张新;卢戈;博力健;;新疆北部高温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多尺度突变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8年03期

9 张艳玲;沈瑾;胡玉梅;张静;张姣姣;王双霞;;济源市夏季高温日数的气候特征及预测模型[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年S1期

10 施洪波;;1960—2008年京津冀地区夏季高温日数的变化趋势分析[J];气象;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燕;濮媚娟;张备;姚丽娜;刘梅;;南京夏季高温日数异常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代淑媚;景东平;杨斌斌;戴有学;赵晓丽;;1981-2010年临汾市高温日数时空变化特征[A];S1 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2年

3 柳苗;;浙江省高温气候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蒋薇;翟伶俐;吕军;俞亚勋;;江苏省夏季高温日数异常特征及海气背景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5 张德宽;杨贤为;姚华栋;廖要明;;华北高温日数区域平均方法及趋势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徐远波;朱明;梁武;赵世黎;;近45年来十堰市高温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候成因[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雷媛;;浙江省高温日数气候变化特点和成因初步分析[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雷媛;;浙江省高温日数气候变化特点和成因初步分析[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辛渝;陈洪武;李元鹏;张新;卢戈;博力健;;北疆高温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多尺度突变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0 冯妍;何彬方;;安徽省近50年最高气温及高温日数时空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柏彬 特约记者 熊瑛 通讯员 吴慧;海南大范围高温影响14市县[N];海南日报;2010年

2 记者 郭起豪;高温日数成高温补贴申报依据[N];中国气象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吴洪;高温“烤”问[N];福建日报;2013年

4 记者  张涛;时间短 高温少 强度弱[N];丽水日报;2006年

5 实习记者 张格苗;南方出现首次大范围高温[N];中国气象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詹媛 袁于飞;多地天气“高烧不退”[N];光明日报;2013年

7 记者 谢庆裕 通讯员 董永春;9月广东气温较常年高1.1℃[N];南方日报;2014年

8 记者 王素琴 通讯员 郭战峰;两大原因导致南方持续高温[N];中国气象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徐文斌 叶海英 唐淼;范围广 强度大 今年高温有点“猛”[N];中国气象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刘毅;8月份部分地区可能更热[N];人民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梁梅;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极端高温的特征及与青藏高原增暖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张英华;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高温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流成因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韩世刚;重庆市高温伏旱气候特征及其预报方案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张玛;中国夏季高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过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62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862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d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