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热泵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青岛市热泵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热泵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 土壤源热泵 海水源热泵 示范工程项目 低位热源 重点节能技术 气体排放 埋管 生态环境
【摘要】:在全球矿物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热泵技术作为一条节能与环保并重的途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青岛市在热泵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良好的学科及产业基础,但其发展仍有很大的空间,亟需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热泵产业链部署、热泵推广应用示范、财政资金引导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
【作者单位】: 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热泵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土壤源热泵;海水源热泵;示范工程项目;低位热源;重点节能技术;气体排放;埋管;生态环境;
【基金】:青岛市软科学课题“青岛市生物技术领域及低品位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创新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14-4-3-1-(7)-zhc)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TU831
【正文快照】: 所谓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在土壤、水、空气、工业废热中蕴藏着大量难以直接利用的低品位能源,通过热泵技术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可以把难以直接利用的低品位能源转化为可利用的高品位能源,从而达到节约部分高品位能源的目的。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七届国际热泵会议将于2002年在京举行[J];制冷学报;2001年01期
2 黄齐飞,李学来;热泵技术及应用前景[J];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2002年01期
3 崔海涛,郑宏飞,王瑞君;我国热泵利用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J];中国能源;2002年08期
4 马最良;热泵技术(上)[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3年05期
5 毛健全;发展城市地源和废热热泵的探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6 江辉民,王洋,赵丽莹,马最良;国内外热泵的发展与新技术[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3年04期
7 赵凯,刘颖超;污水能源热泵技术的开发应用[J];住宅科技;2003年05期
8 陈t ;地源/水泵热泵技术推介研讨会在沪举行[J];住宅科技;2003年12期
9 邵宗义,杨少彤;热泵的市场研究[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专刊);2005年05期
10 ;热泵知识系列访谈(Ⅰ)[J];太阳能;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常瑜;;浅析热泵的应用[A];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7年
2 孙晓军;;热泵·控制概述[A];2007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允川;尚会建;蒋梁鹤;王亮;杨立彦;郑学明;;环保节能的热泵技术[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郑爱平;华舟萍;康彦青;马乐;;热泵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国内的应用与发展[A];第一届中国(西安)采暖通风、制冷空调节能减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朱瑞琪;吴业正;;对我国热泵产品发展的看法[A];第十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谢栋辉;李文伟;;污水热泵在城市建筑供热、供冷中的应用[A];中国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全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考察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郑爱平;孔帅;杨刚;;热泵技术及其在国内的应用分析[A];07’中国西安能源动力科技创新研讨会及展示会论文集[C];2007年
8 黄焕璋;;新能源的开发与热泵技术的应用[A];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平;董敬宇;董际鼎;;地能热泵与空气能热泵技术实用价值与节能效果探讨[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徐文忠;冯永华;;火电厂循环冷却水废热热泵回收利用问题研究[A];2007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段金平;北京鼓励利用热泵系统供热制冷[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房菲;热泵:为何十年才做出十个亿[N];中国能源报;2009年
3 记者 操秀英;新型热泵技术将工业废水变暖流[N];科技日报;2011年
4 李涛涛;凌天科技与中南大学“联姻”[N];湘潭日报;2007年
5 邓未未;热泵 绿色供暖新技术[N];北京日报;2008年
6 姜雨新;济南召开节能热泵技术交流会[N];中国环境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段金平 本报通讯员 赵瑛 王希强;为“低碳中国”添彩[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8 刘存瑞;节能热泵技术受重视[N];经济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李霞;大连冰轮友联在节能环保领域创新发展铸辉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姚蓉;热泵技术离我们有多远[N];中国花卉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剑峰;采集凝固热热泵系统的形式与工况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陈轶光;内燃机热泵独立供能系统的理论模拟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牛福新;三套管蓄能型热泵集成系统运行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赖海明;氯化钙—甲醇化学热泵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1992年
5 王潇;季节性蓄热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及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赵海波;空气源燃气机热泵的仿真优化及实验验证[D];天津大学;2007年
7 周湘江;HFC125临界热泵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8 齐子姝;地能利用热泵系统能量多样化机制及其效能[D];吉林大学;2012年
9 杨福胜;基于数值模拟的升温型金属氢化物热泵系统优化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10年
10 徐振军;独立式内燃机热泵系统及其控制特性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聪;新型热泵操作方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李海峰;太阳能辅助热泵就仓干燥研究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林伟;热泵与热电联产耦合供暖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刘建军;土壤耦合热泵在北方地区应用的探讨[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年
5 周海良;多功能热泵性能测试系统的研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贾慧;风电与压缩式热泵结合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黎佳荣;太阳能辅助多功能热泵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王蕾;太阳能/空气复合式热泵系统夏季能效比的测试与研究[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08年
9 殷季慧;热泵技术在大庆油田中的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10 陈松;吸收—重吸收热泵的性能模拟与分析[D];东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71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871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