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能楼宇的互动节电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文关键词:面向智能楼宇的互动节电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将智能楼宇空调负荷视作柔性负荷,对其参与电网互动设计并研发了互动节电系统。通过对空调系统部署双向互动通信网络、互动设备及其互动软件,从而构建起用户参与电网互动的系统平台。此互动节电系统根据收集到的用户使用行为、环境温湿度、空调系统与电网负荷等数据,依据预先设置的约束条件,自动形成互动节电策略。此策略由互动节电系统向空调系统各运行环节下达运行指令,运行结果将通过互动设备反馈至互动节电系统。通过运行此系统,对国内某智能楼宇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在不影响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智能楼宇中央空调互动节电潜力很大。
【作者单位】: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智能楼宇 空调负荷 互动节电 实证分析
【分类号】:TU855;TM92
【正文快照】: 0引言炎热夏季的用电高峰期,用户侧空调系统的运行是造成电网缺口的重要电力负荷。据统计,在我国的部分大中城市,夏季高峰时段的空调系统负荷比例达30%~40%[1],个别城市甚至超过50%,且空调系统能耗占到建筑总能耗的40%以上[2]。此类用电负荷的季节性增长,一方面使得高峰时段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辛洁晴;吴亮;;商务楼中央空调周期性暂停分档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05期
2 雍静;文充;曾礼强;;夏季空调热舒适响应空间及节能潜力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3 张勇军;陈超;廖民传;;配电网节能改造优化建模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年15期
4 董博;张粒子;程瑜;王伟;;电力市场初期供电公司优化错峰避峰计划的研究[J];继电器;2006年13期
5 汪卫华,张慧敏,陈方;用削峰填谷方法提高供电企业效益的分析[J];电网技术;2004年18期
6 宋宏坤,王冬利;集中空调系统周期性暂停用电技术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艾臻;黄宇淇;杨f^;刘永相;龙方家;;基于需求响应的中央空调负荷调控技术研究[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献梅;陈瑞先;周任军;刘志勇;闵雄帮;;响应峰谷电价的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调度[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6年04期
2 康利改;杨俊红;赵军;安青松;王惠;;基于温度控制的空调系统能耗和IPLV研究[J];电气应用;2016年07期
3 李如意;汪会财;侯兴哲;刘永光;刘永相;;面向智能楼宇的互动节电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气应用;2015年S2期
4 张良华;艾绍贵;高峰;周孝信;黄永宁;樊益平;;配电网固定串联补偿综合节能评估[J];电网技术;2016年01期
5 徐青山;杨辰星;颜庆国;;计及规模化空调热平衡惯性的电力负荷日前削峰策略[J];电网技术;2016年01期
6 李昌;夏湘洪;徐宏飞;;基于需求侧管理的办公建筑空调需量控制[J];现代建筑电气;2015年12期
7 颜庆国;童星;张宁;陈霄;易永仙;;考虑用户节电损失的有序用电动态多级时空协调方法[J];电网技术;2016年02期
8 管国兵;王志成;辛洁晴;何津;;空调间歇性轮停最佳控制周期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5年12期
9 胡松涛;宋仁江;刘光乘;张浩庭;;固体蓄热式电锅炉在青岛某办公建筑空调系统中的应用[J];暖通空调;2015年12期
10 任志玲;韩佳昊;;基于MPC的煤矿井下排水系统节能控制策略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5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钦;王锡凡;别朝红;王建学;;电力市场下直接负荷控制决策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9期
2 王蓓蓓;李扬;高赐威;;智能电网框架下的需求侧管理展望与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20期
3 张钦;王锡凡;付敏;王建学;;需求响应视角下的智能电网[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7期
4 张钦;王锡凡;王建学;冯长有;刘林;;电力市场下需求响应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3期
5 卢志刚;李爽;韩彦玲;朱连波;;配电网技术经济运行区域的研究及应用[J];高电压技术;2007年06期
6 丁晓群;王宽;王斌;陈宏伟;刘峰;;主馈线和分支线路相结合的配电网无功补偿[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6年04期
7 胡海燕,武晓朦,刘健;基于遗传算法的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动态优化规划[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年03期
8 蒋斌;南京市错峰限电方法分析与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5年02期
9 吴集光,刘俊勇,牛怀平,杨可;调峰电价与可中断负荷联动机制研究[J];中国电力;2005年02期
10 刘伟良,黄纯,向为;基于线性内点法的高中压配电网电压无功优化[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芷晨;国际智能楼宇设备展览会将于2001年6月再次汇聚羊城[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0年11期
2 谢训华,汪百良;浅淡军队医院智能楼宇系统的运用与管理[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2年03期
3 万频,鲍鸿,谷刚;智能楼宇综合实验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年01期
4 崔海萍;专业化团队打造智能楼宇——华夏银行弱电项目建设专访[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4年09期
5 陈志勤;;智能楼宇管理的“条条”与“块块”[J];智能建筑;2004年07期
6 章尤强;;智能楼宇防雷与接地设计[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7年12期
7 于洪江;滕阳;;浅议智能楼宇管理系统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04期
8 本刊编辑部;;2010低碳城市与智能楼宇控制论坛召开[J];现代建筑电气;2010年06期
9 ;德国倍福参加2010低碳城市与智能楼宇控制论坛[J];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10年06期
10 井宏建;;智能楼宇的数字化进程[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娆;曹道卿;唐华明;徐慰椿;;我国智能楼宇的发展及智商的提高[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沈娆;曹道卿;唐华明;徐慰椿;;我国智能楼宇的发展及智商的提高[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文集[C];1999年
3 石坤;许高杰;王鹤;;智能楼宇通信网络建设研究[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康贤军;陈企楚;;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节能控制技术研究[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5 沈佳栋;唐明浩;章力;;无线传感网在智能楼宇系统中的应用[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李挺;;某智能楼宇环境控制系统在地下大型商业项目中的应用[A];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何伟;王健;秦霆镐;;智能楼宇系统中通信控制器的设计及应用[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朱晨光;;智能楼宇集中空调自控系统[A];第二十七届中国(天津)2013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左梅;袁晓辉;尹蔚峰;;基于B/S模式智能楼宇管理系统的集成开发[A];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三)[C];2005年
10 王靖;张燕;;智能建筑设备系统集成的设计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广波:智能楼宇不专心而为[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编译 沈建苗;智能楼宇 知冷知热知我心[N];计算机世界;2012年
3 编译 沈建苗;智能楼宇,安全第一[N];计算机世界;2013年
4 郭莹;太极智能楼宇 创新谋发展[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5 记者 张晓鸣;智能楼宇蕴含千亿商机[N];文汇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陈惟 实习生 陈姣姣;楼宇“管家”变耗能为造能[N];文汇报;2010年
7 记者 陈叶绿;“高智商”大楼10月落户温州[N];温州日报;2011年
8 重庆 王晓强 编译;理想智能楼宇的特性[N];电子报;2013年
9 高;太极智能楼宇又添新成员[N];计算机世界;2003年
10 吴佩英;美国开发最新智能楼宇响应系统[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娜;基于以太网和ZigBee技术的智能楼宇照明控制系统工程设计[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张荣;智能楼宇电力需求响应终端的研究与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刘玉琳;智能楼宇安全防范系统的优化与应用[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张学荣;基于感知反应网络的智能楼宇系统[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苏再焘;智能楼宇网络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徐兴亚;智能楼宇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7 魏杰;基于层次分析法的Y智能楼宇评标指标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欢生;基于感知反应网络的智能楼宇系统[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9 方炜;智能楼宇设备管理系统的集成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0 陈杰;智能楼宇实验室的设计与构建[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72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872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