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质边坡抗震稳定性的能量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岩质边坡抗震稳定性的能量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边坡工程 抗震 稳定性 极限分析 波动理论 能量
【摘要】: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失稳判据是岩土力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综合运用极限分析和波动理论,从功率角度出发,提出外力功率等于内能耗散的岩质边坡能量稳定性评价方法。借助强度折减法和超载系数法,通过安全系数对单节理边坡进行定量化安全性评估。以P波倾斜入射单节理边坡为例,首先,研究边坡的自稳临界高度和应力波入射节理透反射基本规律;其次,在边坡临界自稳高度范围内,研究应力波作用下边坡临界高度的动态变化情况;最后,根据外力功率等于内能耗散的判断准则,通过强度折减法和超载系数法,分析动荷载作用下单节理边坡动态安全系数的变化,计算块体极限滑动时所需的能量。研究表明:边坡节理面的黏聚力越高,其自稳临界高度越高,动荷载作用下边坡动态临界高度也越高,抗震性能也越好;随着入射P波峰值强度的增大,边坡动态临界高度降低的幅度也增大;随着入射角度的不断减小,边坡动态临界高度变化的幅度不断增大,表明地震作用下边坡破坏的可能性不断增大;边坡动安全系数的变化趋势与透射应力的变化趋势相反;边坡的高度越高,块体越不稳定,其极限滑动时所需的能量也越少。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抗震 稳定性 极限分析 波动理论 能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072257)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5102593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0CB732001)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1引言据统计,20世纪以来,我国共发生800余次6级以上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滑坡地质灾害,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灾难和隐患。我国基本烈度在VI度以上的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0%,很多地区处于VIII度甚至IX度的中高度烈度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当多的基础工程将建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栾茂田,武亚军,年廷凯;强度折减有限元法中边坡失稳的塑性区判据及其应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2 郑颖人,赵尚毅,张鲁渝;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边坡稳定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10期
3 邓学晶;孔宪京;杜永峰;邹德高;;基于Newmark滑块系统能量分析的地震永久位移计算方法[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4 徐光兴;姚令侃;李朝红;;地震作用下土质边坡永久位移分析的能量方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李海波;肖克强;刘亚群;;地震荷载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安全系数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12期
6 王根龙;伍法权;祁生文;和海芳;;加锚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12期
7 郑颖人;叶海林;黄润秋;;地震边坡破坏机制及其破裂面的分析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8期
8 赵尚毅,郑颖人,时卫民,王敬林;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边坡稳定安全系数[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9 祁生文;;考虑结构面退化的岩质边坡地震永久位移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佑发,王一功;边坡开挖对坡脚建筑影响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2 董璞;刘金龙;李亮辉;;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边坡稳定性的精度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3 何建平;王新文;;某污水处理厂边坡稳定仿真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4 张磊;岑国平;顾强康;;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岩溶区高填土地基稳定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5 胡建平;刘亚莲;周翠英;;土石坝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与临界条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6 周资斌,章青,吴锋;弹塑性有限元和刚体极限平衡法混合分析土坡稳定[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7 袁家玮;朱朝辉;;有限元与极限平衡结合分析边坡稳定性[J];安徽建筑;2012年02期
8 刘贵应;李正川;潘方贵;何义峰;熊冠军;;强度折减系数法在学堂湾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3期
9 赵尚毅,郑颖人,唐树名;路堑边坡施工顺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数值模拟分析[J];地下空间;2003年04期
10 贾东远,阴可,李艳华;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J];地下空间;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颖人;;岩土材料的破坏与极限分析方法的发展[A];塑性力学新进展——2011年全国塑性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曹琰波;戴福初;许冲;涂新斌;闵弘;崔芳鹏;;唐家山滑坡变形运动机制的离散元模拟[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薛雷;孙强;秦四清;刘汉东;黄鑫;;非均质边坡强度折减法折减范围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4 邓楚键;唐晓松;郑颖人;吴相超;;载荷试验有限元数值模拟[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桂云;李同春;;边坡稳定分析的自适应性局部网格加密解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元雪;谢锋;蒋树屏;周家伍;陈忱;;棚洞结构洞形优化计算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徐明毅;郑惠峰;吴余生;陈胜宏;;乌江沙陀水电站厂房坝段深层抗滑稳定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潘健;朱姣利;陈红兵;;广东省韶关某黏质土坡滑坡治理方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尹锡杰;晏鄂川;孙兆来;;某反倾页岩边坡破坏面确定及其稳定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玉成;杨光华;胡海英;张有详;;在软土地基上有反压护道路堤及堤坝的稳定计算[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辉;珠三角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非线性预测[D];吉林大学;2011年
2 吴坤铭;边坡及其抗滑桩加固工程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3 张超波;林木根系固土护坡力学基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方薇;残积层红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周斌;湘西红砂岩顺层边坡稳定可靠度分析和风险评估[D];中南大学;2010年
6 陈宾;郴州地区残坡积土工程边坡过程稳定性研究及控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柴红保;基于岩体断裂损伤模型的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柳群义;红层路堑边坡稳定性与防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罗强;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与锚固设计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陈涛;山区机场高填方地基变形及稳定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克建;济南燕翅山山体变形机理及治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素娟;南水北调工程芳芝段开挖渠道边坡稳定敏感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3 陈丽刚;基于ABAQUS渗流与应力耦合作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孔伟;小型土石坝防渗加固前后渗流及稳定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杨;尾矿坝抗滑稳定可靠度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廖彪;基于离散单元法的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7 贺续文;基于离散单元法的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贺拿;矸石山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吴智慧;岩质高边坡开挖防护数值模拟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宫经伟;水库进水塔—地基整体结构三维有限元静动力稳定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帅,薄景山,刘德东;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研究评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1期
2 韩国城,栾茂田,刘文廷,肖白云,汪荣大;瀑布沟心墙堆石坝地震反应三维非线性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3 王思敬,张菊明;边坡岩体滑动稳定的动力学分析[J];地质科学;1982年02期
4 王思敬;薛守义;;岩体边坡楔形体动力学分析[J];地质科学;1992年02期
5 雷建成;高孟潭;俞言祥;;四川及邻区地震动衰减关系[J];地震学报;2007年05期
6 ;Development of Finite Element Limiting Analysis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J];Engineering Sciences;2007年03期
7 许强;黄润秋;;5.12汶川大地震诱发大型崩滑灾害动力特征初探[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6期
8 郑颖人,赵尚毅,张鲁渝;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边坡稳定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10期
9 程光煜;叶列平;;弹塑性SDOF系统的地震输入能量谱[J];工程力学;2008年02期
10 梁军;文彦;;结构抗震设计能量法的瞬时输入能量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庆;冯晓静;栾茂田;肖成志;;加筋陡坡临界高度的影响因素敏感性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2期
2 姜玉平;陈征宙;毕港;蒋鑫;;基于极限分析法的边坡临界高度及稳定性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2年02期
3 刘红岩;刘冶;邢闯锋;张吉宏;;直立层状岩质边坡失稳模型及临界高度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2年04期
4 文畅平;;多级锚固高边坡临界高度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14年02期
5 马崇武;牛银菊;;无支护垂直基坑坍塌的临界高度[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崔新壮;王爱营;刘雁冰;冯洪波;;考虑岩土体变形的边坡临界高度上限解[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5期
7 喻邦江;鄢霞;;顺层边坡临界高度的确定[J];交通标准化;2010年17期
8 梁国强;时卫民;;斜坡稳定分析的解析法[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李新坡;何思明;徐骏;王成华;;层状岩质边坡临界高度极限分析上限解[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陆辉胜;吴九龙;;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土坡临界深度的影响因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新星;;基于复合加筋机理的加筋土坡临界高度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2 林永亮;李新星;;地震作用下加筋土坡临界高度研究[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3 祁生文;;单面边坡的两种动力反应形式及其临界高度[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本文编号:875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875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