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不锈钢受弯构件残余变形的有限元计算和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2 10:24

  本文关键词:不锈钢受弯构件残余变形的有限元计算和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不锈钢受弯构件 变形 有限元 残余变形


【摘要】:通过对比国内外现有不锈钢设计标准的变形计算方法,研究不锈钢受弯构件的残余变形性能。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不锈钢工字形和箱形受弯构件达到屈服强度时的残余变形进行分析,并研究材料性能、构件长细比及截面形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塑性发展系数,构件在承受M0.2的弯矩时产生的残余变形将普遍大于梁跨的1/1 000,甚至在一些情况下会超过梁跨的1/50。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高层和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关键词】不锈钢受弯构件 变形 有限元 残余变形
【基金】: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KM201510005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478019)
【分类号】:TU391
【正文快照】: 0前言近年来,相较于普通碳素钢结构,不锈钢结构因良好的耐腐蚀和耐久性能而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建筑结构中。但不锈钢材料性能与普通钢材性能相比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图1),因此,对于不锈钢构件的变形性能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于不锈钢结构承载性能的相关研究主要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元清;关建;张勇;石永久;杨璐;;奥氏体316不锈钢焊接工字形截面残余应力的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2年05期

2 王元清;常婷;石永久;;循环荷载下奥氏体不锈钢的本构关系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3 王元清;高博;戴国欣;石永久;;双轴对称不锈钢受弯构件变形性能的非线性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元清;袁焕鑫;石永久;舒赣平;廖东帆;;不锈钢焊接箱形截面残余应力试验与分布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2 石永久;王佼姣;王元清;潘鹏;牧野俊雄;齐雪;;循环荷载下低屈服点钢材LYP225的力学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3 袁焕鑫;王元清;杜新喜;石永久;舒赣平;;不锈钢焊接箱形截面短柱轴压局部稳定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4 王萌;杨维国;王元清;常婷;石永久;;奥氏体不锈钢滞回本构模型研究[J];工程力学;2015年11期

5 常婷;王元清;石永久;高博;杨璐;;工形对称不锈钢梁变形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建筑科学;2012年07期

6 王元清;柳晓晨;戴国欣;石永久;;循环荷载作用下SN490B钢材本构关系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04期

7 邢佶慧;史一剑;吴超;杨庆山;;建筑用热轧奥氏体304不锈钢管力学性能[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8 袁焕鑫;王元清;石永久;舒赣平;廖东帆;;不锈钢焊接工字形截面残余应力分布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06期

9 宇慧平;杨柳;赵尔冰;冯峰;韩长录;;过载法消除矩形压力蒸汽灭菌器焊接残余应力的数值分析[J];压力容器;2015年06期

10 王佼姣;石永久;王元清;潘鹏;牧野俊雄;齐雪;;低屈服点钢材LYP100循环加载试验[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焕鑫;焊接不锈钢轴心受压构件局部稳定和相关稳定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博;王元清;戴国欣;石永久;;各国规范不锈钢受弯构件设计方法比较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2 王元清;袁焕鑫;石永久;高博;戴国欣;;不锈钢结构的应用和研究现状[J];钢结构;2010年02期

3 王国周;;钢结构残余应力分布的若干特点[J];冶金建筑;1981年08期

4 王国周,赵文蔚;焊接与热轧工字钢残余应力的测定[J];工业建筑;1986年07期

5 董永涛,张耀春;建筑用钢循环塑性本构模型[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3年05期

6 石永久;王萌;王元清;;循环荷载作用下结构钢材本构关系试验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2年03期

7 王元清;高博;戴国欣;袁焕鑫;石永久;;不锈钢受弯构件承载性能的研究进展[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S1期

8 石永久;程明;王元清;;铝合金受弯构件变形性能的非线性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6年01期

9 班慧勇;施刚;邢海军;李茂华;石永久;王元清;;Q420等边角钢轴压杆稳定性能研究(Ⅰ)——残余应力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07期

10 施刚;王飞;戴国欣;石永久;王元清;;Q460D高强度结构钢材循环加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Ю.Ю列文斯捷因,Э.Е波奇金Б.Л哈宁 ,赵纯善;残余变形对铸铁活塞环弹性的影响[J];压缩机技术;1972年02期

2 王丽艳;周顺新;;液化地基中堤防地震残余变形的动有效应力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阮元成,陈宁,常亚屏;察汗乌苏水电站坝体料残余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10期

4 王玺;液化石油气钢瓶容积残余变形率内测法的误差修正[J];压力容器;1987年02期

5 赵长法;关于液化气钢瓶残余变形试验问题[J];煤气与热力;1982年01期

6 张勤;朱绩超;贡金鑫;;单自由度体系地震残余变形分析及计算[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3年03期

7 傅增祥,,施纪泽,金保森,王智慧,邓明鹏;螺栓微量残余变形的测量[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4年04期

8 阮元成,陈宁;察汗乌苏水电站坝基覆盖层土料残余变形特性[J];水力发电;2003年06期

9 凌华;傅华;蔡正银;刘汉龙;;坝料动残余变形特性试验[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凌知民;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残余变形[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艳杰;谢惠民;戴福隆;;利用扫描云纹方法测量无定形碳化硅微器件的高温残余变形[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杜莹;赵海峰;舒思齐;魏悦广;;由残余变形反推微构件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3 邹德高;毕静;徐斌;孔宪京;赵阳;;加筋砂砾料残余变形特性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4 刘启旺;刘小生;陈宁;杨玉生;赵剑明;杨正权;李永红;田景元;洪桂标;袁林娟;;双江口心墙堆石坝地震残余变形和破坏模式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5 黄士卫;蔡志鹏;赵海燕;岳红杰;崔晓芳;;高速列车转向架边梁焊接热输入与残余变形关系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5年

6 丰土根;刘汉龙;高玉峰;佘跃心;;晋江防洪堤抗震液化和变形分析[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7 刘战伟;谢惠民;方岱宁;孟永刚;顾长志;赵亚溥;;MEMS结构残余变形的SEM电镜云纹法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中夏;黄土动残余变形的特性与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程少南;自复位摇摆结构抗震性能与残余变形计算方法[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2 解陈;老采空区地表残余变形预测理论及应用研究[D];沈阳大学;2013年

3 孟凡伟;沈珠江残余变形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朱楠;荷载作用下采空区上覆岩体及地表残余变形规律实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5 杨青坡;堆石料残余变形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6 王玉秋;曲轴参数化建模技术及强度和滚压残余变形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00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900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5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