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历史地段城市更新经验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台湾地区历史地段城市更新经验及其启示
【摘要】:台湾地区自1895年实施城市规划至今已百余年,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旧市中心区及老旧衰败地区问题也逐渐浮现。城市历史地段的更新横跨了城市更新及文化遗产保护2个研究领域,与一般旧市中心区的更新相比情况也相对复杂。历史地段是城市之中最为老旧的区域,但在兼顾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仍须顺应时代的变迁及居民现代化生活的需要。首先,梳理了国际上与台湾地区的历史地段更新思潮演进,其次,对台湾地区目前历史地段更新规划的相关法令、实施方式及更新理念进行介绍。以台南总爷老街为案例,说明历史地段的更新是如何整合城市更新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于物质环境改造手法之中,借由整建维护的更新方式达成促进城市整体发展的综合性目标。透过检讨台湾地区近40年的城市更新政策实践的经验,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出发,为中国大陆城市更新政策制定与执行提供更多借鉴。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文化遗产保护 历史地段 台湾省
【分类号】:TU984.114
【正文快照】: 0引言中国大陆旧城区的更新主要以大规模拆除重建为主,使得城市肌理和社会网络遭到严重的破坏。随着文化遗产保护逐渐受到重视,城市更新也逐年重视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与利用等议题,维护古迹、历史建筑及文化等的城市价值,对原有的重建手段也持以更审慎的态度来思考。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的若干理论问题[J];华中建筑;2000年02期
2 张能恭;用发展的眼光看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J];现代城市研究;2002年03期
3 侯兆铭,王正刚;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遗址的综合开发研究[J];建筑学报;2002年12期
4 李霞,刘云胜;城市历史地段中的建筑环境设计原则分析[J];新建筑;2003年S1期
5 林翔;;城市发展视野下的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J];南方建筑;2003年04期
6 焦怡雪;公众参与:日本川越市一番街历史地段保护范例[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2期
7 郁枫;水乡聚落生活场景的延续——对浙江柯桥“三桥四水”历史地段保护与利用的思考[J];华中建筑;2004年02期
8 郭湘闽;超越困境的探索——市场导向下的历史地段更新与规划管理变革[J];城市规划;2005年01期
9 吴萍,董卫;杭州市历史地段保护规划[J];规划师;2005年01期
10 许凡;;浅谈历史地段保护的意义和方法[J];小城镇建设;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志奇;曲崎;;大连殖民地时期重要历史地段的发展分析[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海艳;高丹;;关于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的几点思考[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3 郭湘闽;;超越困境的探索——市场导向下的历史地段更新与规划管理变革[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4 张杰;张捷;孙yN曲;;基于历史地段多元风貌的文化遗产全面保护研究 以南京评事街历史地段保护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箐丛;;汶川震后历史地段规划设计初探——以汶川县城七盘沟历史地段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晓丹;王冬;魏平;;让城市留住历史的痕迹——昆明市历史地段建筑单体保护问题与对策分析[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景慧;;要重视历史地段的保护[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C];1993年
8 张樝;刘青昊;张杰;;历史城区尺度下的历史地段系统保护整治工作方法探讨——以南京老城南历史城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崔利民;周立;付娟娟;;文化产业助推下的历史地段价值重现——以古荥镇城隍庙地段更新展示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10 张邹;李和平;;基于文化生态位的山地滨江历史地段保护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记者 谢安良;名城日:让名城保护成为全社会文化自觉[N];宁波日报;2009年
2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复兴研究中心;吴江松陵老东门历史地段 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方案[N];中华建筑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武开义;名城再铸辉煌[N];张掖日报;2012年
4 记者 彭一苇;幸运的红房子[N];湖北日报;2012年
5 吴希 陶芳芳;千万级人口大都市款步而来[N];湖南日报;2014年
6 本报高级编辑 刘国昌;澳门老城区保护的反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7 侯季光;为保护文化遗产谋良策[N];建筑报;2000年
8 小修;南京42片区新建筑限高24米[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本版编辑邋沈斌 朱以师;前门改造启示录[N];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祥宏;基于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历史地段的保护与开发[D];长安大学;2009年
2 黄晓燕;历史地段综合价值评价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张鲜明;上海市郊区历史地段街巷空间保护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张磊;城市历史地段复兴中的城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5 朱瑜葱;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结构更新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王超;兰州河口村历史地段保护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0年
7 丁慧;古城历史地段可持续保护与更新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杨斌;泰安市历史地段景观保护与提升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毅超;城市更新中的历史地段保护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赵画;城市工业历史地段景观更新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02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902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