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结构接触面直接剪切的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
本文关键词:砂-结构接触面直接剪切的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标准砂 结构面 直接剪切 物理试验 数值模拟 粗糙度 法向应力
【摘要】:利用DRS-1型超高压直残剪试验系统以及颗粒流软件PFC2D,对砂与地下结构的接触面分别进行了直接剪切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获得了砂与地下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宏观表象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砂与地下结构接触面的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随法向应力的增加,其应变软化特性逐渐减弱而硬化特性逐渐增强.在一定法向应力条件下,随着结构面粗糙程度的增加,应变软化特性增强,且达到峰值剪应力所需要的剪切位移逐渐减小;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结构面粗糙度对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程度降低.在一定的法向应力条件下,对同一结构面,接触面的剪切强度符合摩尔-库伦强度准则;不考虑颗粒破碎时,颗粒的"剪胀"是引起砂-结构接触面剪切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相对粗糙度R较小时,结构面的存在所引起的剪胀量较小,接触面的峰值剪应力较小;随着R增大,颗粒受结构面的约束,引起的剪胀量变大,峰值剪应力增加;当R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结构面对颗粒运动的约束作用所引起的试样剪胀量变小,峰值剪应力亦随之降低.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标准砂 结构面 直接剪切 物理试验 数值模拟 粗糙度 法向应力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4117)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GDUEK1109)
【分类号】:TU41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速铁路工程、军事国防工程以及资源开采工程等的投资规模逐渐增加.由于工程建设规模与深度越来越大,地质条件越来越差,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华东矿区的立井井筒,先后有百余个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国庆;夏红春;赵光思;;深部土-结构接触面与界面层力学特性的直接剪切试验[J];煤炭学报;2008年10期
2 俞培基,秦蔚琴;在共振柱仪上研究接触面的动力变形特性[J];水利学报;1995年01期
3 周健;史旦达;贾敏才;闫东霄;;砂土单调剪切力学性状的颗粒流模拟[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0期
4 施斌,姜洪涛;粘性土的微观结构分析技术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年06期
5 张嘎,张建民;大型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加载剪切仪的研制及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6 刘文白,周健;上拔荷载作用下桩的颗粒流数值模拟[J];岩土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7 殷宗泽,,朱泓,许国华;土与结构材料接触面的变形及其数学模拟[J];岩土工程学报;1994年03期
8 周国庆,程锡禄;特殊地层中的井壁应力计算问题[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9 周国庆,崔广心,吕恒林,黄家会,陈先德,曹祖民,于远成,王以全;Simulation Study on Reinforcing Overburden to Prevent and Cure the Rupture of Shaft Lining[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1999年01期
10 陆勇;周国庆;夏红春;王英杰;;接触面力学特性中相对尺度效应的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亦唐,钟国强,俞进,赵惠敏,葛晓旭;塑料土工格栅加筋土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2 马明江;某泵站边坡土质特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3 周斌;张可能;许晶菁;阮永芬;;稳定渗流时基坑侧向水土压力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4 吴怀忠;王汝恒;张桂富;郭文;贾彬;;土与结构接触面的本构关系与数值模拟[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5期
5 李辉;曾月进;曾明顺;姜建华;杨彩虹;裴寒蕊;;土的弹塑性与先期固结压力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6 王忠艳;于远忠;李广才;李鹏飞;;砂土不同粒径对邓肯—张双曲线模型参数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7 赵鑫;陈学军;李晓红;朱志政;;不排水条件下基坑卸荷土体变形机理研究(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8 金杰;;实腹式单跨石拱桥空间受力性能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9 赵鑫;陈学军;李晓红;朱志政;;不排水条件下基坑卸荷土体变形机理研究(Ⅱ)[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10 吴波;汪东林;程桦;;软土流变特性试验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冰;金佳旭;张春梅;;浑水入渗对尾矿坝孔隙压力分布的影响分析[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丁德民;马凤山;张亚民;王杰;郭捷;;高层建筑物荷载与地下水开采叠加作用下的地面沉降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3 杨永涛;张建海;王慧娟;徐元金;张志雄;项庆伟;;隘口沥青心墙坝坝基溶洞处理措施研究[A];2011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谢欣;张家生;刘聪聪;;尾矿料的力学性试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尾矿库安全运行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胡黎明;濮家骝;;土与结构物接触面数值模拟[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6 金宝宏;马彩霞;简政;;桩-土三维等厚度接触单元模型及其工作性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7 黄小兰;刘建军;杨春和;何翔;;考虑泥岩软化特性的油藏渗流场与地应力场耦合分析[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8 杨光华;;地基沉降计算的新方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9 徐辉;张光永;王靖涛;;黏土不排水条件下的应力路径损伤本构模型[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卢晓峰;丁勇春;;特殊类型基坑变形性状二维有限元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浜葭;冻融和渗流耦合作用下风积土路基结构性演变规律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胡光海;东海陆坡海底滑坡识别及致滑因素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柳飞;模型试验中地基材料粒径与基础尺寸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徐玉胜;大能量强夯置换法处理深圳地区软土地基的应用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5 甄晓霞;大跨径钢桥桥面铺装体系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宋兵;桩侧摩阻力特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朱剑锋;考虑扰动影响的土体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姚锦宝;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及隔振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朱崇辉;筑坝土料的水利工程性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孙训海;基础刚度、褥垫厚度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性状的影响[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呼庆华;近井筒开采引起覆岩移动变形破坏规律及其治理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根保;基于邓肯—张模型的垃圾土强度特性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王磊;弱胶结地层冻结壁变形研究与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通阳;基于ABAQUS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三维应力应变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5 李亚帮;膨胀性充填裂隙水力特性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纠永志;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饱和黏土一维非线性固结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吴余滨;改性碴土流变特性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北战;降雨入渗条件下新邱区中南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9 柳东委;土工格栅在六潜高速公路中处理桥头跳车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0 张瑞禹;改良风积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斌,李生林,M.Tolkachev;Quantitative approach on SEM images of microstructure of clay soils[J];Science in China,Ser.B;1995年06期
2 张建民,谢定义;饱和砂土动本构理论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1994年02期
3 葛世荣;粗糙表面的分形特征与分形表达研究[J];摩擦学学报;1997年01期
4 崔广心;程锡禄;;徐淮地区井壁破坏原因的初步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1991年08期
5 胡黎明;马杰;张丙印;;直剪试验中接触面渐进破坏的数值模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6 俞培基,秦蔚琴;粗糙接触面上土的动剪模量[J];水利学报;1992年11期
7 卢廷浩,鲍伏波;接触面薄层单元耦合本构模型[J];水利学报;2000年02期
8 刘文白,周健;上拔荷载作用下扩展基础的颗粒流数值模拟[J];水利学报;2004年12期
9 俞培基,秦蔚琴;在共振柱仪上研究接触面的动力变形特性[J];水利学报;1995年01期
10 高俊合,于海学,赵维炳;土与混凝土接触面特性的大型单剪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J];土木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红;彭振斌;杨明;李俊;;三维锯齿型结构面直剪特性分析[J];科技导报;2009年11期
2 王川婴;钟声;孙卫春;;基于数字钻孔图像的结构面连通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3 沈明荣;张清照;;规则齿型结构面剪切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4 司富安;贾国臣;高玉生;高义军;鞠占斌;;不均匀及不连续结构面抗剪强度模拟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0年02期
5 宋博学;俞缙;林从谋;;穿越位移不连续结构面的随机地震波模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6 王观石;胡世丽;李贵荣;李世海;;爆破地震波在结构面的传播特性与结构面倾角判断[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9期
7 朱小明;刘博;王长柏;邹飞;莫振泽;;含二阶规则起伏体结构面的剪切试验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3期
8 张清照;沈明荣;丁文其;;结构面在剪切状态下的力学特性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2年02期
9 侯忠杰;;沿结构面发生纵向张裂时岩体的强度[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10 刘继山;结构面力学参数与水力参数耦合关系及其应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锋;石豫川;冯文凯;;一种新型的结构面起伏形态测量工具——接触打孔器的研制[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吉锋;石豫川;冯文凯;;结构面质量分级体系及力学参数研究[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庆寿;何思为;;含两组结构面模型的超动态应变测试[A];第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2年
4 杜时贵;程俊杰;王思敬;;岩体的基本构成——结构面和结构体[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孙强;李曼;杨继红;;西南某地结构面的右行形成机制[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沈明荣;;不规则齿形结构面的力学特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7 张佳川;;节理岩体按结构面性质分区的聚类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8 沈俊;夏正中;;预锚结构面抗剪性能研究[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9 张龙波;沈明荣;;结构面在加载和卸载条件下的强度特性研究[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沅江;吴超;傅衣铭;;软岩结构面流变特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宁;岩体工程地质力学[N];中国矿业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家成;非连续结构面破坏过程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2 杨明;岩体结构面力学特性及其锚固效应的数值计算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吉锋;顺层边坡硬性结构面强度参数及工程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4 赵宇飞;加锚结构面剪切特性及锚固岩体综合力学模型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5 范雷;鄂西志留系裂隙砂岩岩体结构特征及其力学参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6 孙书勤;峨眉山玄武岩结构面类型及其工程效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小江;岩石结构面力学及水力特性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8 宋琨;花岗片麻岩体渗透特性及水封条件下洞库围岩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9 何刘;交通工程边坡在振动力作用下行为特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黄磊;测线取样法引起的岩体结构面几何偏差纠正[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祥辉;结构面表面形态与力学性质相关性研究[D];长江科学院;2008年
2 刘颖利;规则锯齿状结构面受力变形过程模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曾勰;关键结构面理论及其在地下矿山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4 张承客;两条贯通结构面不同位置组合条件下洞室围岩变形规律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5 王晓明;裂隙化岩体渗流特征及涌水量数值模拟[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蓬;节理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D];同济大学;2008年
7 黄曼;岩石模型结构面的相似材料研制及力学可靠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李若尧;确定性与随机性相结合结构面网络模型及围岩块体稳定性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9 谭淑红;随机结构面三维网络模拟方法及系统研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朱贵娜;复杂岩体三维岩石块体系统构建方法及程序研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本文编号:908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908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