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电液流量匹配装载机转向系统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6 07:21

  本文关键词:电液流量匹配装载机转向系统特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装载机 液压 模型 流量匹配 电液转向 能量消耗


【摘要】:为降低小型装载机负荷传感液压转向系统在流量方面的能量损失,提出用伺服电机独立驱动定量泵的电液流量匹配转向控制方法。该文首先在Simulation X中建立了装载机整机联合仿真模型,对采用负荷传感转向系统的装载机在原地转向工况下进行仿真。构建了装载机试验测试系统,通过对比仿真与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将电液流量匹配转向方法应运于此仿真模型。维持与负荷传感系统相同转向特性的条件下,该系统在低速空载工况下使液压泵能量消耗相对负荷传感系统降低36%,高速空载为37%,中速正载为39%,中速偏载为28%,电液流量系统平均降低了转向过程中泵输出能耗约30%。该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对装载机转向节能研究提供了参考。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与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装载机 液压 模型 流量匹配 电液转向 能量消耗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4BAF08B06)
【分类号】:TH243
【正文快照】: 闫旭冬,权龙,杨敬.电液流量匹配装载机转向系统特性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8):71-78.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15.18.011 http://www.tcsae.orgYan Xudong,Quan Long,Yang Jing.Analysis on ste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wheel loader based on electric-hydr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孔辉;金凌鸽;卢荡;;统一轮胎模型在车辆动力学仿真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S2期

2 邓斌,刘桓龙,于兰英,梁建宗,蔡政军;装载机变量液压节能技术[J];建筑机械;2004年09期

3 景军清,徐新跃;双泵合/分流负荷传感型全液压转向系统的应用[J];建筑机械;2005年01期

4 徐礼超;葛如海;常绿;;典型工况下装载机液压系统载荷时间历程的制取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5 危银涛;沈筱亮;;轮胎稳态运动学与六分力预报Ⅰ:理论与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15期

6 王小明;张海;邓建明;包晓敏;;全液压转向系统的动态特性仿真[J];机床与液压;2012年17期

7 王同建;陈晋市;赵锋;赵庆波;刘昕晖;袁华山;;全液压转向系统机液联合仿真及试验[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3期

8 徐礼超;;装载机转斗缸外负载力变化特性的测定[J];金属矿山;2013年09期

9 蒲显坤;孔鹏;;新型直驱式液压转向系统的研究[J];机械;2013年10期

10 徐礼超;;装载机转向缸外负载力变化特性的试验研究[J];矿山机械;2013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志文;串联式重度混合动力装载机传动方案与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政军;新型液压系统在装载机上的实施[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王刚;同轴流量放大全液压转向系统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志;张潘;邓斌;于兰英;;装载机转向负荷敏感型变量柱塞泵压力特性仿真[J];工程机械;2006年09期

2 李振通;杜艳霞;王长胜;;铰接式装载机转向稳定性分析[J];工程机械;2008年03期

3 韩俊平;叶红;;ADAMS在汽车轮胎动力学研究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2年04期

4 张卫东;孟广良;李莺莺;高立霞;;ZL60JN型轮式装载机的节能设计[J];工程机械;2012年09期

5 王海飞;周忠华;张传岭;;基于AMESim的甘蔗收割机液压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6 卞向娟;龚友平;李志华;;基于功率键合图装载机转向系统建模与仿真[J];图学学报;2013年05期

7 臧利国;赵又群;李波;王健;付宏勋;;非充气机械弹性车轮静态径向刚度特性研究[J];兵工学报;2015年02期

8 张群生;周运金;覃群;;基于Matlab/Simulink的液压常流式动力转向系统特性分析[J];机床与液压;2008年07期

9 任志英;卢松俊;黄伟;;计及路面和悬架影响的大客车ABS模糊控制[J];机电技术;2012年01期

10 卢荡;郭孔辉;;轮胎侧偏力学特性的胎压影响分析及预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剑鹏;50型装载机液压系统动态特性与热平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小江;全地面起重机转向性能仿真和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景立新;基于操纵稳定性的汽车悬架稳健性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沙永柏;JFK-15型非开挖导向钻机的研制及其液压系统动态特性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杨欣;零压续跑轮胎内支撑虚拟设计与性能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6 郭建华;双轴汽车电子稳定性协调控制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杨忠炯;地下铲运机多体系统虚拟样机建模及系统动态特性仿真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杜峰;基于线控技术的四轮主动转向汽车控制策略仿真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9 金凌鸽;C级车悬架KnC特性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李飞;轿车转向节耐久性寿命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帅;混合动力客车防侧翻控制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吴利广;基于整车操稳性能的衬套刚度特性及结构参数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3 熊荣飞;装载机转向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赵世强;商用车循环球EPS试验台开发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体环;混合动力客车制动力协调控制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凯;50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工作特性与能耗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峰;基于Excel Solver的常用稳态轮胎模型参数辨识[D];吉林大学;2011年

8 郑文杰;装载机液压系统与工作机构的联合仿真研究[D];集美大学;2011年

9 熊淑云;四柱塞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挤出机的设计与模拟[D];南昌大学;2011年

10 鲍晓敏;双向缓冲负荷传感大流量放大全液压转向系统静动态特性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涌,杜晓明,陈慧岩,刘海鸥;ZL50装载机自动变速操纵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彭建鑫;金辉;陈慧岩;陶金陵;;基于PID神经网络自动换挡过程油门调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3 白玉成;唐小琦;吴功平;;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弱磁调速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9期

4 林立;黄苏融;;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线性化H_∞鲁棒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9年04期

5 方一鸣;任少冲;王志杰;焦晓红;;永磁同步电动机转速自适应模糊Backstepping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1年06期

6 窦国珍,黄念慈,张志钊,贺明智;节能型电动车驱动系统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3年02期

7 汪何根;李万莉;;铰接式装载机双油缸驱动转向机构布置设计分析[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2年01期

8 邹乃威;章二平;于秀敏;戴群亮;李开亮;;同轴并联混合动力装载机控制策略的研究[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2年02期

9 李巨光;铰接式装载机转向阻力矩的计算[J];工程机械;1990年08期

10 崔胜民;铰接转向工程机械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J];工程机械;199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安东;基于混合系统理论的混合动力客车控制策略和参数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林潇;液压挖掘机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申彩英;串联混合动力汽车能量优化管理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石荣玲;装载机并联液压混合动力系统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林歆悠;混联式混合动力客车功率均衡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刘乐;串联混合动力汽车建模与能源管理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姚永明;基于液压变压器的装载机节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庄晔;轮胎动摩擦特性研究及其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9 舒红;并联型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崔功杰;工程车辆三参数最佳换挡规律及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50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工作特性与能耗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景军清;轮式装载机动态信号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系统特性分析与试验[D];吉林大学;2005年

3 金凌鸽;统一轮胎模型与动力学软件的连接[D];吉林大学;2006年

4 陈淑清;ZL80装载机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优化设计[D];吉林大学;2008年

5 贾海波;轮式装载机传动系载荷谱测试与编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侯晓婷;轮式装载机半轴载荷谱测试及疲劳寿命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谭正生;装载机流量放大型转向液压系统的减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8 刘少辉;某型装载机液压系统载荷谱的编制[D];集美大学;2009年

9 陆倩倩;流量放大全液压转向系统的仿真分析及试验[D];浙江大学;2010年

10 李晶洁;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节能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郁强;张金华;;电动转向系统开发与研究[J];轻型汽车技术;2002年08期

2 唐应时,占良胜,严仁军;重型汽车双前桥转向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建模与仿真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3 吴文江,杜彦良,季学武,陈奎元;电动转向系统助力性能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年07期

4 贾粮棉,丁万斌,吴文江;汽车电动转向系统转向振动的抑制[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3年02期

5 吴文江,杜彦良,季学武,陈奎元;增强电动转向系统助力跟踪性能的H_∞控制[J];汽车工程;2004年04期

6 吴文江,杜彦良,季学武,陈奎元;电动转向系统稳定性能与抗干扰性能的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7 高秀华;张春秋;李炎亮;王云超;;多轮转向系统转向控制模式综述[J];起重运输机械;2006年06期

8 唐应时;廖丹;李克安;莫运博;杨勇;;汽车双前桥转向系统的运动学模型及其最优化设计[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9 武健;石沛林;;单片机控制的遥控汽车电动转向系统设计[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8年01期

10 ;应用于电动转向系统的滚珠丝杠带来更高的燃油经济性[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江;杜彦良;;电动转向系统转向振动的抑制方法[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2 刘峰;杨二卫;;乘用车转向系统怠速振动问题解决方法探讨之模态分离[A];建筑声学设计与环境噪声控制暨新材料、新产品应用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吴文江;杜彦良;季学武;陈奎元;;调整电动转向系统转向感的H_∞控制算法[A];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岳涛;朱卫宁;;某轿车转向系统优化设计[A];2012安徽省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陈善武;孙辉;李延超;;转向系统的设计匹配[A];第九届河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尹军明;孟定桃;周尚万;;商用车应急转向系统的开发[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6期(总第327期)[C];2013年

7 周海锋;晋旋;李辉;;电动转向系统整车应用[A];自主创新、学术交流——第十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孙建平;;多轴汽车转向系统设计中三维模拟应用[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双红;;转向系统试验台负载单元的研究与开发[A];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成立50周年论文集[C];2014年

10 唐文;金灿龙;郑鸿云;吕帅;;电动转向系统永磁同步电机诊断技术[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继祥邋张臻颖;全球转向系统巨头海沧设厂[N];厦门日报;2007年

2 周知秋 《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记者;谈转向系统与新发展[N];东方早报;2014年

3 常撷;杭州欲成全球转向系统生产中心[N];浙江日报;2006年

4 通讯员 容成权 本报记者 顾艳伟;广西消委会协调消费者获赔偿[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杨景定;原来……EPS并不是那么好开发的[N];当代汽车报;2006年

6 王强;奥迪动态转向系统获“机电创新大奖”[N];国际商报;2009年

7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高级工程师 张文杰;中国关键零部件企业的自主发展能力分析[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8 宗合;找寻驾趣与安全的平衡[N];科技日报;2013年

9 阿康;本田Stream 俊朗动感追潮流[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10 李春成;前轮摇摆的原因与排除(之二)[N];中国汽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营;重型商用车转向系统建模及整车动力学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卞学良;基于R-W方法的独立悬架和转向系统性能仿真及优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谢刚;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会敏;轮式工程机械电液转向系统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2 汪珊;重型汽车双前桥转向系统的建模及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甄鹏;重型商用车双前桥转向系统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董俊超;轿车转向系统抖振分析和结构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5 廖丹;重型汽车双前桥转向系统的优化设计及仿真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6 胡烽;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电动转向系统动力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祝亚军;电子转向系统结构与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8 温圣灼;重型商用车双前桥转向系统设计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夏传延;转向系统综合刚度知识模型的建立与应用[D];同济大学;2005年

10 郝惟拓;转向系统特性方程建模与仿真[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22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922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3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