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孔结构参数的混凝土气体扩散模型
本文关键词:基于孔结构参数的混凝土气体扩散模型
【摘要】:提出了一种反映混凝土孔结构特征的毛细管束几何模型,并运用分形维数表征了孔数目、孔隙率和曲折度等参数.通过水饱和度与气体有效扩散空间的关系,建立了考虑水饱和度影响的混凝土气体扩散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分析了水饱和度、水灰比和环境温度等对气体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饱和度是影响混凝土中气体扩散性能的一个主要参数,当水饱和度达到85%(质量分数)时,对气体扩散系数的影响最为显著.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混凝土 分形维数 气体扩散系数 水饱和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826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41396)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AD20510)
【分类号】:TU528.01
【正文快照】: 在大气环境下,混凝土碳化所引起的钢筋锈蚀是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等气体在混凝土中的扩散系数是影响混凝土碳化速率和钢筋锈蚀速率、分析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退化规律的重要参数[2-3].因此,建立气体在混凝土中的扩散模型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永鑫,陈益民,贺行洋,韦江雄,张文生,张洪滔,郭随华;粉煤灰-水泥浆体的孔体积分形维数及其与孔结构和强度的关系[J];硅酸盐学报;2003年08期
2 耿欧;袁迎曙;朱辉;鲁彩凤;张风杰;;混凝土氧气扩散性能的预测模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行洋;陈益民;马保国;曾三海;苏英;;矿物掺合料细度及掺量对水泥石渗流微结构影响的分析[J];材料导报;2008年05期
2 王学龙;胡锐;薛祥义;王一川;傅恒志;;孔径分布对多孔镍孔体积分形维数的影响[J];材料导报;2009年06期
3 喻乐华;欧辉;段庆普;;掺珍珠岩水泥石孔分形维数及其与孔结构、强度的关系[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4 朱纪磊;奚正平;汤慧萍;谈萍;;多孔结构表征及分形理论研究简况[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S2期
5 杨庆红;谭吕;蔡建超;胡祥云;;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的分形模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2期
6 张嘉新;董淑慧;;粉煤灰对混凝土孔结构和抗渗性的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6期
7 陈炜林;张金喜;王剑;武会强;杨荣俊;;煤矸石掺合料基本性能的实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08期
8 姜奉华;徐德龙;;碱矿渣水泥硬化体孔结构的分数维特征[J];硅酸盐通报;2007年04期
9 沈业青;邓敏;莫立武;;小角散射技术及其在硬化水泥浆体微结构表征中的应用[J];硅酸盐通报;2009年05期
10 骆冰冰;毕巧巍;;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孔结构对抗压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颀;炭石墨非线性渗流规律研究及浸渍锑实验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2 周立霞;西北戈壁地区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3 李志斌;土工织物膨润土垫防渗有效性研究及相关机理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4 王红喜;高性能水玻璃悬浊型双液灌浆材料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邢德山;工业半焦吸附脱除烟气中SO_2和NO_x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6 李伟;PIP工艺制备C_f/SiC复合材料孔隙结构及其传热传质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姜奉华;碱激发矿渣微粉胶凝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8 张鸣;水泥基材料用微胶囊自修复技术与原理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汪秀石;铁尾矿砂自密实水泥基材料性能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志方;钢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梁模态参数影响的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2 吴骋;锈蚀钢管混凝土构件时变模型与承载力衰变规律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欧;袁迎曙;朱辉;李富民;;混凝土氧气扩散系数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2期
2 龙腾锐,方芳,郭劲松,成一知;水处理多孔填料的分形特性和分数维[J];中国给水排水;1999年12期
3 周焕海,唐明述,吴学权,许仲梓;碱—矿渣水泥浆体的孔结构和强度[J];硅酸盐通报;1994年03期
4 刘志勇,孙伟,周新刚;混凝土气体扩散系数测试方法理论研究[J];混凝土;2005年11期
5 朱辉;袁迎曙;耿欧;杜健民;蒋建华;冯瑞;;不同位置的混凝土保护层氧气扩散系数规律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8年07期
6 郑瑛,周英彪,郑楚光;多孔CaO孔隙结构的分形描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7 江东,王建华,郑世书;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测试、解算与意义[J];科技通报;1999年06期
8 徐龙君,张代钧,鲜学福;煤微孔的分形结构特征及其研究方法[J];煤炭转化;1995年01期
9 牛荻涛,王林科,王庆霖;氧气在混凝土中扩散系数的确定[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10 耿欧;袁迎曙;李富民;吴庆;张敬东;;混凝土中变形与光圆钢筋腐蚀速率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进池;;美国调查研究气体扩散厂与社会经济的关系[J];国外核新闻;1985年01期
2 瑞世庄;;欧洲气体扩散公司为未来做准备[J];国外核新闻;1990年07期
3 王玉荟;;阿根廷气体扩散厂的安全保障问题[J];国外核新闻;1991年05期
4 刘云娇;英国卡彭赫斯特气体扩散厂退役[J];国外核新闻;1995年07期
5 吴飞;朱梅;徐献芝;宋辉;;小孔气体扩散电极的放电机理探索[J];电源技术;2012年02期
6 马玉林;于海滨;刘元贵;尹鸽平;;炭黑对锂空气电池气体扩散电极性能的影响[J];电池;2012年05期
7 陆君涛;严河清;高荣;王春玲;;多孔体中气体扩散特性的简易测定[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4期
8 瑞世庄;;美国气体扩散技术当前的经济性和未来的可靠性[J];国外核新闻;1988年03期
9 马永林,,韩玉龙;改进气体扩散电极电化学性能研究[J];辽宁化工;1996年01期
10 谭畅;王峰;刘景军;李志林;吉静;;气体扩散电极制备条件与氧还原反应活性关系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召宾;郑洪波;张树深;;重气体扩散模型分类及工业应用模型分析比较[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2 陶丽娟;荆永宇;吴沁芳;;浅谈扩散退役过程中废物的产生与管理[A];全国核与辐射设施退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平;吴承伟;;多孔气体扩散电极受压对电学与传输性能的影响[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4 杨建华;岳光溪;;CFB提升段中气体扩散规律的试验研究[A];2004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杨建华;岳光溪;;CFB提升段中气体扩散规律的试验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芬;锌空气电池之气体扩散电极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瑜;气体扩散电极的寿命评价及其失效机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2 杨超;气体扩散电极孔道结构设计与电化学性能关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3 刘鹏举;井喷事故分析与气体扩散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4 谯琳;基于天然气扩散模拟的应急管理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王治华;受限空间内气体扩散的数值模拟及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马相如;利用自制气体扩散电极降解噻虫嗪农药废水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李峥;电芬顿体系中高效气体扩散电极的研究与制备[D];燕山大学;2009年
8 汤培;石墨/聚四氟乙烯气体扩散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9 由天宇;气体扩散电极电流密度分布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10 吴至涛;高效气体扩散电极制备及其降解邻苯二甲酸酯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24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924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