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冻融循环作用后再生混凝土砖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10:03

  本文关键词:冻融循环作用后再生混凝土砖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再生混凝土砖墙体 冻融循环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摘要】:为研究冻融循环对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评估在役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对再生混凝土砖墙体进行了冻融循环后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分析,对比分析了墙体的破坏过程与特征、承载力与刚度退化、延性、耗能。结果表明:经冻融循环作用后的再生混凝土砖墙体的破坏模式与未经冻融作用墙体略有不同,主要表现为初裂缝出现较早,且发展更为迅速,裂缝多集中于砖块与砂浆的胶结面处,主斜裂缝发展伴有更多的微裂缝出现,破坏程度相对严重;而未经冻融作用墙片裂缝大多沿砖块延伸;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墙体的受剪承载力、刚度、变形与耗能均有所降低;当达到120次冻融循环时,墙体的承载力下降30%左右,初始刚度降低约40%,累计耗能降低约70%,斜向拉伸变形下降80%。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砖墙体 冻融循环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J08B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8218)
【分类号】:TU398.5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大多集中于不同块材砌体,如混凝土普通砖砌体[1]、混凝土空心砖砌体[2]、粉煤灰实心砖砌体[3]等,以及不同构造形式,如高宽比、构造柱、水平条带等的设置[4]。总体上,各种块材墙体的抗震性能相似。但考虑环境因素,特别是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卫忠;;砌体受压本构关系模型[J];建筑结构;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万林;周中一;董宏英;张勇波;;带竖向构造钢筋再生混凝土砖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4期

2 郑山锁;赵鹏;;冻融循环条件下砌体受压损伤本构模型[J];工业建筑;2015年02期

3 范宝秀;;有内衬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墙支模施工技术[J];低温建筑技术;2014年12期

4 满志立;王栋杰;程军;程建刚;张成功;;防火门安装常见问题及对策[J];建材世界;2014年05期

5 刘富君;朱玉华;马晓辉;;内构造柱加固砌体墙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J];结构工程师;2011年03期

6 王凤来;赵艳;朱飞;徐伟帆;;砌块整浇墙刚度损伤模型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S1期

7 黄宇星;祝磊;王元清;刘明;;悬挂式预制混凝土墙板框架抗震性能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S1期

8 赵元;;论如何控制高层建筑填充墙的裂缝[J];科技与创新;2014年19期

9 尚书一;;粉煤灰加气砼砌块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防裂措施[J];科技视界;2014年31期

10 杨红;陈进可;陈银松;;填充墙对空间框架非线性地震反应特征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妮娜;装配式构造柱约束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卜长明;村镇建筑简易消能减震技术抗震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梁永朵;底商多层砌体房屋地震破坏机理及加固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4 王斌;村镇建筑简易隔震技术理论与试验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文文;砌体随机损伤本构关系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宋林波;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性能分析与校验[D];重庆大学;2011年

3 殷园园;芯柱式构造柱约束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价[D];重庆大学;2011年

4 陈银松;框架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中填充墙的模拟方法及其影响规律[D];重庆大学;2011年

5 万敬龙;民宅砖墙抗震加固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王国珏;装配式构造柱约束砌体墙抗震性能的非线性模拟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7 李辉;砖混结构窗间墙与窗下墙关系对其整体抗倒塌性能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徐振清;圈梁构造柱约束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刘磊;EPS夹心墙的保温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10 刘露;砌体结构强震破坏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曾晓明,杨伟军,施楚贤;砌体受压本构关系模型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年03期

2 庄一舟,黄承逵;模型砖砌体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1997年02期

3 吕伟荣;施楚贤;;普通砖砌体受压本构模型[J];建筑结构;2006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泽;马巍;齐吉琳;;冻融循环作用下土体结构演化规律及其工程性质改变机理[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年06期

2 贾海梁;刘清秉;项伟;张伟丽;郎林智;;冻融循环作用下饱和砂岩损伤扩展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3 杨兵;王伯求;;冻融循环作用下不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对比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08期

4 冀晓东;赵宁;宋玉普;;冻融循环作用后变形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退化研究[J];工业建筑;2010年01期

5 师华强;倪万魁;刘魁;刘海松;;冻融循环作用对黄土压缩性的影响[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2年03期

6 曹大富;富立志;秦晓川;杨忠伟;;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的受拉本构特征[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梁黎黎;;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2年03期

8 谢剑;吴洪海;;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混凝土强度[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2年S2期

9 王大雁;马巍;常小晓;孙志忠;冯文杰;张军伟;;冻融循环作用对青藏粘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23期

10 姜春艳;冯勇;;冻融循环作用对细粒土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影响[J];山西建筑;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冯勇;张军;何建新;赵海涛;;冻融循环作用下细粒土抗剪强度特性参数的方差分析研究[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响;李家正;张亮;李明霞;;碳化对遭受冻融循环作用水泥-粉煤灰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蔡昊;覃维祖;刘西拉;;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损失[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4 李响;杨华全;李明霞;彭尚仕;董芸;严建军;;碳化对遭受冻融循环作用水泥-粉煤灰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5 吴洪海;谢剑;;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6 洪锦祥;缪昌文;黄卫;;冻融损伤对混凝土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冀晓东;冻融后混凝土力学性能及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忠伟;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单轴受压性能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2 吴越恺;冻融循环作用对混凝土湿度及变形的影响[D];北京建筑大学;2014年

3 何伟朝;冻融循环作用下路基土的剪切强度及其微观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王宏业;冻融环境下混凝土破坏的有限元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陆建飞;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翟海涛;冻融作用对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性能影响规律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29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929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3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