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剪力键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PBL剪力键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PBL剪力键 疲劳性能 疲劳寿命 影响因素 残余滑移量
【摘要】:为研究PBL剪力键的疲劳性能,进行6组PBL剪力键试件的正交疲劳试验。试件基于EC4的标准推出试验构造,采用不同的疲劳荷载幅进行加载;测试开孔钢板、贯穿钢筋、混凝土板的应变,以及残余滑移量;得到PBL剪力键的疲劳破坏形态,疲劳荷载与疲劳寿命、残余滑移量之间的相对关系,以及PBL剪力键疲劳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PBL剪力键的疲劳性能优秀;所研究的试件,疲劳破坏形式皆为混凝土板的开裂;残余滑移量能表征PBL剪力键的疲劳损伤累积过程,根据残余滑移量的发展,可以将PBL剪力键的疲劳破坏过程分为3个阶段;根据疲劳试验结果,可以建立PBL剪力键的疲劳寿命与相对疲劳强度、疲劳荷载峰谷值之间的关系式;PBL剪力键的疲劳性能与混凝土强度、剪力键的构造尺寸(主要是开孔钢板孔径及厚度)等相关。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关键词】: PBL剪力键 疲劳性能 疲劳寿命 影响因素 残余滑移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467;50808150;51378431) 西南交通大学百人计划
【分类号】:TU398.9
【正文快照】: 引言PBL剪力键是由开孔钢板、混凝土榫以及贯穿钢筋组成的剪力连接件。自从20世纪80年代PBL剪力键问世以来,由于其力学性能好、施工方便,在钢-混凝土结合梁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PBL剪力键兼具柔性剪力键与刚性剪力键的优点,在使用阶段的抗剪刚度大,破坏阶段的延性好,近年来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荣;余俊林;刘玉擎;吴定俊;;鄂东长江大桥混合梁结合段受力分析[J];桥梁建设;2010年03期
2 肖林;卫星;强士中;;两类PBL剪力键推出试验的对比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翔;李力;岳磊;;某大跨径斜拉桥钢-混结合段PBL剪力键承载力研究[J];桥梁建设;2010年03期
2 何伟兵;刘玉擎;汪蕊蕊;;九江长江公路大桥混合梁结合段构造分析[J];桥梁建设;2012年01期
3 陈一馨;吕彭民;宋绪丁;刘永健;;钢-混组合梁剪力钉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桥梁建设;2012年03期
4 沈强南;邵吉林;徐锦;余林芳;何雄君;;三跨钢-混混合连续梁桥结合段传力性能研究[J];桥梁建设;2012年03期
5 林云;王清远;;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PBL剪力连接件极限承载力比较[J];四川建筑;2012年03期
6 力为为;刘凡;陈建兵;;钢-混凝土组合梁开孔钢板连接件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0年03期
7 白光亮;蒲黔辉;袁万城;杨永清;;栓钉在斜拉桥索塔锚固区中的试验研究与非线性分析[J];铁道学报;2009年03期
8 张清华;李乔;卜一之;;PBL剪力连接件群传力机理研究(Ⅰ)——理论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9 张清华;李乔;卜一之;;PBL剪力连接件群传力机理研究Ⅱ:极限承载力[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10 许燕;曹大富;王仪;刘平;;开孔钢板连接件承载力试验研究[J];特种结构;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苏小波;李小珍;肖林;卫星;易虹岚;;PBL剪力键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及展望[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2 徐国平;刘高;吴文明;;开孔板连接件在钢-混凝土结合部中的应用[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白光亮;唐光武;;斜拉桥桥塔钢混组合结构剪力键选型试验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李平安;张举兵;牟在根;李洪泉;;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栓钉连接件的疲劳损伤机理研究[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乔;武焕陵;唐亮;崔冰;;南京长江三桥桥塔钢混结合段内力分布规律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薛伟辰;罗子文;王骅;;周期荷载下栓钉连接件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林传金;宗周红;唐朝阳;;ф22栓钉剪力连接件荷载-滑移关系试验研究[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卫星;肖林;;钢混结构PBL剪力键推出和推入试验力学特征及破坏机理[A];钢结构工程研究(十)——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4届(ISSF-2014)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张振昌;汪尚天;刘秀福;牟在根;;组合结构栓钉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索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密布横梁与混凝土板组合桥面系高速铁路下承式钢桁梁桥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黄彩萍;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刘文会;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结构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王银志;考虑结构整体性的组合梁抗火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黄琼;钢—混凝土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受力性能与计算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代艳杰;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设计与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王茜;钢桥塔与组合桥塔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8 杨明;波纹钢腹板箱梁桥转向装置和剪力连接件理论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白光亮;大跨度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结构行为与模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侯文崎;铁路钢—混凝土组合桥及剪力连接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群;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非线性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秋华;新型抗剪连接件的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幸思佳;钢混结合段长列剪力钉模型试验分析[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4 钟海;洋浦大桥受力特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5 王光辉;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连接件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陈侃;高速铁路大跨度钢箱叠拱桥结构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7 吴衔;考虑界面滑移效应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刚度分析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力为为;钢—混凝土组合梁波折开孔钢板连接件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9 李涛;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钢—砼接头受力分析及安全评估[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周现伟;带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组合梁静力与疲劳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开利,余天庆,习刚;混合梁斜拉桥的发展与展望[J];桥梁建设;2005年02期
2 刘玉擎;周伟翔;蒋劲松;;开孔板连接件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桥梁建设;2006年06期
3 刘荣;余俊林;刘玉擎;吴定俊;;鄂东长江大桥混合梁结合段受力分析[J];桥梁建设;2010年03期
4 张清华;李乔;卜一之;;PBL剪力连接件群传力机理研究(Ⅰ)——理论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5 张清华;李乔;卜一之;;PBL剪力连接件群传力机理研究Ⅱ:极限承载力[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玉擎;;组合结构桥梁的发展与展望[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晓琴;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剪力连接件受力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37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937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