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能耗绩效——基于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能耗绩效——基于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中心城市 能耗绩效 单位GDP能耗 人均能耗
【摘要】:我国为数众多的城市实施了多中心空间政策和新城新区建设,但是多中心结构的绩效尤其是能耗绩效亟待检验。首先分析了多中心城市在理想状态下的生产能源、建筑能源和交通能源节约,并利用201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实证检验了多中心结构对于单位GDP能耗和人均能耗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的多中心程度与单位GDP能耗和人均能耗呈现显著负相关,即城市多中心程度的提高会降低城市的人均能耗和单位GDP能耗,具有更好的生态绩效,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多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政策提供了生态维度的依据。此外,城市规模扩大、密度提高以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完善都有利于提高能耗绩效,而人均收入水平、第二产业比重和私人交通工具出行比重的提高都会使城市能耗绩效变差。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多中心城市 能耗绩效 单位GDP能耗 人均能耗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71139) 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4BCK003)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ZH004)
【分类号】:TU984.113
【正文快照】: 0引言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满足人口、用地和GDP增长的需求,也是基于缓解中心城区拥挤的考虑,北上广深等国内主要大城市相继在总体规划中提出建设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目标,与此同时,新城新区建设之风盛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潮;刘科伟;陈宗兴;;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2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潮;;同城化中辅城空间拓展模式研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冯艳;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成长机理及结构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王智勇;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张征华;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4 孟鹏;城镇化发展的适度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5 王智勇;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黄明强;基于资源及环境约束的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远;低碳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刘路云;基于碳排放情景模拟分析的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谢文婷;南京市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建议[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思铭;城市化进程中新城开发模式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侯卫星;城市低碳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运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6 吕东旭;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规划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任轶;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8 林明文;长沙梅溪湖国际新城开发建设研究与对策[D];湘潭大学;2013年
9 刘淋;低碳目标下大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10 姜鉴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长春低碳城市规划引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夏X堡;;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年03期
2 陈国伟;;低碳城市研究理论与实践初探[J];江苏城市规划;2009年07期
3 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年02期
4 胡秀莲;刘强;姜克隽;;中国减缓部门碳排放的技术潜力分析[J];中外能源;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斯科城市规模的发展趋势[J];城市规划;1979年06期
2 赵万良;合理确定城市规模[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05期
3 包宗华;掌握客观规律 建设现代城市[J];城市开发;2000年01期
4 孟峰;城市规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城市开发;2000年02期
5 杨华雄;论港口与城市的协调发展[J];中国港口;2000年06期
6 齐康,于雷,王彦辉,金俊,邓浩;城城市市的的崛崛起[J];江苏建筑;2000年04期
7 茅于轼;城市规模的经济学[J];小城镇建设;2000年12期
8 严正;厦门必须尽快扩大城市规模[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3期
9 戴均良;积极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J];小城镇建设;2001年07期
10 熊国平;探析21世纪的城市演化[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小培;胡敏;;从区域的角度分析珠海城市竞争力及其提升对策[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曹慧;;论经营城市(节选)[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3 梁东;李瑞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城市规模问题及对策[A];2005年山东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谭林;董海浪;张健;;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构建[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钱铭;;浅论控制城市规模与节约土地[A];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6 俞滨洋;陈烨;;论新世纪哈尔滨城市品牌的重塑[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同德;;我国城镇化进展中的城市规模布局的探讨[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8 R塠x;王[x海;;悂向21世}\0的昆明[A];一九九九年第六届海峡两岸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吴游;;经营城市与经营土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胡毅;董珂;;资源稀缺背景下的城市发展策略——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扬 通讯员 张琳彦;城市规模跨向“大蚌埠时代”[N];蚌埠日报;2012年
2 梁倩;我国城市规模划定标准将改[N];中国建设报;2013年
3 记者 杨宝迪;塑造一座有灵魂的城市[N];长春日报;2013年
4 早报记者 欧昌梅;城市规模划定标准可能重设[N];东方早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王海霞;“中国应该重新考虑城市规模问题”[N];中国能源报;2013年
6 本报评论员;城市治理 既要看得到更要管得到管得好[N];西安日报;2014年
7 记者 孙振宇;城市规模上档次 长远发展添活力[N];雅安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王丽娟;个性城市要特色不要克隆[N];中国改革报;2004年
9 中国50城市发展研究课题组;改善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下)[N];中国环境报;2001年
10 胡双梅;人口、产业和城市集聚在区域经济中的关系[N];中国人口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亮;城市规模经济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2 李东序;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王胜本;利益分析视角下的城市治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陈Z,
本文编号:937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937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