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景观空间情感化设计
本文关键词:植物景观空间情感化设计
【摘要】:植物景观空间呈现出一种实体空间形态,它能给人一种印象深刻的体验。情感化的空间具有一种人文和情感的特性,能够体现人与空间之间的爱和尊重。在目前植物空间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据此提出了植物设计的方向与任务。现以情感为基础将植物空间划分为四大类:温馨空间、舒适空间、亲切空间和亲密空间。然后根据植物景观的空间类型和构成要素以及人们心理行为、情感体验等特点,提出了从视、听、触、味、嗅这5个方面进行植物景观空间情感化设计。最后,依据设计方法与原则和植物选种及配置方式来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情感化植物空间。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靖州县林业局;怀化市林业调查设计院;
【关键词】: 植物空间 情感化 情感化要素 情感体验
【分类号】:S688;TU986.2
【正文快照】: 目前,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有不少只注重形式上的“美景”,而没有考虑到安全设计、人性设计、情感设计,体现不出环境的价值,成为毫无意义的“空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精神追求逐渐提高,人们渴望与空间的沟通,希望在植物空间中得到一种情感体验,人们慢慢的追求植物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浩强;;大学食堂规划设计要素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2 唐佳;刘远;林吾国;;市民眼中的春熙路——从使用者的角度考察(POE)春熙路商业地段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3 向岚麟;朱克勤;;外部空间中边缘空间的形态构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4 李香敏;陈茜夷;;住宅建筑空间与景观环境整合途径[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5 银周妮;王宁;向振华;;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层面的引导和控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6 张巍;王一平;;街道的意义——城市住区模式的演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7 付飞;李异;张健;;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8 王琰;李志民;;大学校园广场环境行为调查分析——以西安交通大学康桥苑广场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9 郑雅慧;王一平;;商业空间导识系统设计的识别性问题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10 李改维;;传统村落户外空间中人的行为特征探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荆福全;;沈北大学城公共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2 荆福全;;沈北大学城公共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黎慧;;民族聚居区建筑的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分层研究[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卫东;贺文霞;;建设“喜剧式”形体特征的乡村社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江萍;罗瑶;;武汉市住区室外老年人健身设施布点规划及配置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丹;;基于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的地铁站前广场功能探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马丽;闵雷;;旧城风貌区更新改造中的“城市触媒”策略研究——对武汉老汉口滨江商业区复兴规划的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娜;白洁;;谈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边缘效应[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贾艳飞;孔令龙;;城市社区生活廊道构建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天;姜黎黎;谢爱华;;城市设计中“边界”的表现形式与构建方法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莹;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冯斐菲;让旧城的魅力再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宋秀华;城市公园绿地社会服务功能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王红兵;农民动迁安置住区绿化环境重构[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吴娅丹;空间形塑与日常生活实践:汉口内城社会生态及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宫宝龙;记号的迷思[D];浙江大学;2011年
7 朱晓青;基于混合增长的“产住共同体”演进、机理与建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张建林;重庆主城区山地公园植物群落特征与景观设计[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9 王中德;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张楠;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静帆;滇西德宏地区傣族传统村寨景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冬丽;城市公园中的空间立体系统营造[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黄远鸣;武汉市居住小区边界空间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5 许海南;观光果园体验设计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宋娜;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张杰;城市公园周边建设用地景观及环境控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8 曾誉;长沙市垂直绿化植物选择与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韩悦;城市道路景观整治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10 丁亚琦;自然与人本视角下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凯;余敏;张臣华;;浅析产品的情感化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01期
2 高颖;;老龄化社会的包装与《情感化设计》[J];文艺研究;2011年05期
3 陆斐然;;浅议情感化设计[J];设计艺术研究;2012年05期
4 钱皓;马东明;;基于老年人手机的情感化设计[J];美术大观;2012年12期
5 李营伟;王安霞;;浅析包装的情感化设计与消费动机的关系[J];包装世界;2008年01期
6 李婧舒;;第一眼被打动——我们需要情感化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06期
7 吴冬玲;;浅析日用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J];广西轻工业;2009年09期
8 任娟莉;;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J];企业导报;2009年10期
9 刘敏璐;李纶;;从符号学角度看产品情感化设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丁俊武;杨东涛;曹亚东;王林;;情感化设计的主要理论、方法及研究趋势[J];工程设计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秀华;孙磊;;情感化设计[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邬懿;;书籍整体装帧中的情感化设计[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六集)[C];2008年
3 徐清涛;;灯饰设计的情感体验方式[A];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夏雅琴;李汶柏;吴翔;;低碳经济下国内节庆产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筱丹;书籍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2 慈福成;大型多人在线网络游戏情感化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3 白月;展示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年
4 黄鹤;基于老年人电子读报器的产品情感化设计[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5 何璐;书籍情感化设计的探索[D];西安美术学院;2014年
6 张哲;情感化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7 李苏南;家庭厨房用具的情感化设计[D];江南大学;2007年
8 朱丹;科技展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张毅;当代日常生活用品的情感化设计[D];北京印刷学院;2009年
10 张巧莲;家具情感化设计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44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944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