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用地空间连接度评价——以哈尔滨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05 11:14
本文关键词:城市生态用地空间连接度评价——以哈尔滨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生态用地 空间连接度 指数体系 哈尔滨中心城区
【摘要】:将景观生态学中景观连接度理论研究应用到城市生态用地格局研究中,以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以2011—2020年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相关数据为数据源,运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科学识别研究区的生态源、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构建基于三者关系结构的城市生态用地空间连接度评价基础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各个生态源形状指数、生态源度数或生态节点度数以及各类景观廊道的γ、錨、α指数,对研究区生态用地空间网络连接度进行评价,利用自然裂点法对研究区生态源、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进行分级,系统地分析其空间上连接度的强弱分布情况及作用。评价结果显示,各类生态源地形状简单化,各类生态源中均存在没有生态廊道连接的现象,生态廊道连接度强弱呈现不均衡分布;对于一级生态源、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其与外界联系较密切,应保护好现有发展态势;对于二、三级生态源、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并确定相关控制指标,加强城市生态景观空间连接度,最终提高城市生态景观内部整体生态效能。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所;肇州县农业局;
【关键词】: 城市生态用地 空间连接度 指数体系 哈尔滨中心城区
【分类号】:TU984.113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城市生态用地空间连接度评价是运用学术理论嫁接的方法,将景观生态学中景观连接度理论研究[1]应用到城市生态格局研究中,强调城市景观中廊道或基质间生态效能的整体性与有机性。当前城市规划较多考虑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的完整性,对于生态用地的布局多凭借规划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岳德鹏;王计平;刘永兵;李海龙;谢怀慈;王冬梅;;GIS与RS技术支持下的北京西北地区景观格局优化[J];地理学报;2007年11期
2 秦贤宏;段学军;杨剑;;基于GIS的城市用地布局多情景模拟与方案评价——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J];地理学报;2010年09期
3 王云才;;上海市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评价[J];地理研究;2009年02期
4 孟灵;闫淑君;卢清水;毕晓丽;;城市化发展对森林景观连接度的影响——以山东半岛东部地区为例[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张大旭,唐向阳,侯碧清;景观连接度在株洲市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金龙;;景观格局演变及优化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21期
2 张芬;吴泉源;张辉;徐燕慧;;基于RS和GIS的城乡结合部景观格局动态演变分析——以济南市历城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3 汤萃文;杨国靖;任s,
本文编号:976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976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