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层规划的避难场所选址与责任区划分模型
本文关键词:基于双层规划的避难场所选址与责任区划分模型
【摘要】:针对现有避难场所选址规划和责任区划分问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建立了双层规划选址模型并给出了求解方法。模型考虑了该问题决策的层次性和避难场所适宜性影响因素,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兼顾全局,使规划结果很好的达到了整体最优,比单一层次的模型更能反映实际。为解决避难场所选址规划和责任区划分问题,提供了1种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避难疏散场所 适宜性 双层规划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J10B09-2)
【分类号】:TU984.116
【正文快照】: 引言城镇防灾避难场所(以下简称避难场所)是依据城镇的避难场所发展规划等相关法规和标准,经统筹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科学管理,突发事件发生时,用于居民安全避难、支援灾区的人员宿营和设置救灾指挥机构的场所[1]。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暴雨引发汶川境内的多处泥石流,枫香树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初建宇;马丹祥;苏幼坡;;基于理想点的已知部分属性权重信息中心避难场所选址方法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宋伟程;;基于模糊集值理论和TOPSIS法的应急避难所选择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4年03期
2 初建宇;陈灵利;;防灾避难场所选址规划研究综述[J];世界地震工程;2014年01期
3 王威;苏经宇;马东辉;韩阳;郭小东;王志涛;;基于范例推理的城市建筑物震害预测方法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4 马丹祥;初建宇;王政;陈灵利;;基于多目标规划的防灾避难场所选址模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猛;刘茂;王阳;;紧急避难场所优化布局理论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S1期
2 周亚飞;刘茂;王丽;;基于多目标规划的城市避难场所选址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3期
3 李久刚;唐新明;刘正军;汪汇兵;;基于行程距离最优及容量受限的避难所分配算法研究[J];测绘学报;2011年04期
4 贺小容;秦江涛;;多层级应急系统选址模型[J];工业工程;2010年02期
5 吴健宏;翁文国;;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决策支持系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周天颖,简甫任;紧急避难场所区位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1年01期
7 徐波;关贤军;尤建新;;城市防灾避难空间优化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8 刘树林,邱菀华;多属性决策基础理论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年01期
9 钱钢,徐泽水;三种基于理想点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优化模型[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年05期
10 韩庆兰,杨涛;AHP算法和三角模糊数在虚拟企业的盟员选择中的应用[J];运筹与管理;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沪首次公开避难场所规划“地图”[J];城市规划通讯;2008年12期
2 彭锐;刘皆谊;;日本避难场所规划及其启示[J];新建筑;2009年02期
3 周亚飞;刘茂;王丽;;基于多目标规划的城市避难场所选址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3期
4 廖曙江;江宁;;重庆市城市社区级防灾疏散避难场所规划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年02期
5 宋锐;孙成军;高松;汪强;;成都市大型避难场所工程设计浅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9期
6 王江波;苟爱萍;;对避难场所规划中若干关键问题的思考[J];四川建筑;2011年05期
7 蒋蓉;邱建;邓瑞;;汶川地震前成都市避难场所应急能力评估[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10期
8 胡平;杨国宾;张敬军;;完备高效的避难场所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应急管理;2011年06期
9 ;天津将建百个临时避难场所[J];城市规划通讯;2012年16期
10 李宁;;防火是避难场所安全的首要措施[J];防灾博览;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天颖;简甫任;;紧急避难场所区位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之研究[A];海峡两岸减轻灾害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专辑[C];2000年
2 顾小平;裴友法;乔鹏;;城市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高建国;贾燕;;紧急状态下的人文关怀——谈避难场所的设置[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4 史亮;;北京市避震疏散体系的规划构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黄俊;洪昌富;谢映霞;;淮南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简介[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熊志阳;王珊珊;;村庄避难场所及疏散通道的评价与优化——以北京流村镇六个村庄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C];2014年
7 吕慧;马英楠;;地震灾后临时社区安全管理研究——以日本大地震为鉴[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马东辉;翟亚欣;范波;;中小学校作为避难疏散场所的规划对策研究[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朱伟;周晓峰;;城市避难场所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模型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邴启亮;;城市综合防灾的综合保障体系规划探讨[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扬;北京:2010年前完善所有大型避难场所配套设施[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郭强;省城将建一大型地震避难场所[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3 记者 刘扬;中心城每年建20到30处避难场所[N];北京日报;2008年
4 记者 郑向鹏;室外固定避难场所可容纳600万人[N];深圳特区报;2010年
5 通讯员 秦楠;海淀大型避难场所建成配套设施[N];北京日报;2011年
6 记者 徐凯;广元将建11个大型避难场所[N];四川日报;2011年
7 记者 孙潇;春城公园将建云南最大应急避难所[N];昆明日报;2013年
8 记者 陈广琳;深圳将建452个室外避难场所[N];深圳商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王文郁;沈阳公园首建避难场所[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10 记者 松涛;防灾减灾的“生命通道”和“避难场所”[N];阿坝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雪松;体育场馆兼作避难场所的设计探讨[D];重庆大学;2011年
2 田田;城市抗震疏散场所建设规划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李薇;山地城市避难场所规划技术策略初探[D];重庆大学;2010年
4 胡强;山地城市避难场所可达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吴德龙;清源山风景区避难场所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6 李昱杰;城市抗震防灾避难场所的区位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年
7 姜雪;城市减灾功能网络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翟翎;深圳华侨城防灾社区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陈玲;城市交通系统避震应急疏散线路规划方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10 于欣彤;白城市防灾避难场所系统规划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80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980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