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抽-灌井式埋地换热系统咸水层传热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7 22:00
本文关键词:耦合抽-灌井式埋地换热系统咸水层传热过程研究
【摘要】:基于多孔介质传热、传质控制方程与线热源理论,以耦合抽-灌井式埋管换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埋地换热器及咸水层水-热-盐运移耦合数学模型。选用有限元计算软件FEFLOW6.1针对不同运行模式下咸水层温度场演变规律与传热过程开展模拟研究。计算结果得到,单独使用埋管换热系统,运行8年后观测井2所在咸水层温度上升1.4℃;采用耦合式系统,相同观测点未出现升温趋势,有效避免"热堆积"发生。在抽-灌水量不变条件下,采用去离子水回灌时观测井1所在中粉砂咸水层达西流速高于原水回灌工况54%。研究表明,回灌溶液盐度降低是诱导地下水渗流速度上升,对流换热与热弥散效应增强的主要作用机制。
【作者单位】: 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大学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埋管换热器 咸水层 传热过程 数值模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2228)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0792006) 住房及建设部课题(2014-RI-012)
【分类号】:TU831
【正文快照】: 1前言埋管换热器是热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系统运行的效率与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埋管间距较近而引起进出液管间存在“热短路”,以及季节性冷热负荷分配比例不当引起土壤热失衡,导致系统有效换热性能降低等问题均成为制约埋管换热系统发展的瓶颈[1]。当前,国内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峥嵘;蓄能结构传热过程的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杨红霞;刘加平;刘雅君;;夏季屋顶传热过程的动态特性与顶层房间的热工设计[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7年04期
3 宛良德;;再论热桥[J];陶瓷;1990年01期
4 杨红霞;戴天兴;崔保龙;吴小强;;陶粒湿屋面传热过程的有限元解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5 徐晓丽;杨昭;;呼吸式玻璃幕墙传热过程数值模拟[J];洁净与空调技术;2010年03期
6 穆彦虎;李国玉;俞祁浩;马巍;张青龙;郭磊;陈赵育;;热管措施下锥柱式桩基础传热过程及降温效果预测研究[J];冰川冻土;2014年01期
7 康龙;;地源热泵不同地热换热器形式的性能分析[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9年07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晓娜;;DeST中地下部分的传热与其他围护的联合模拟[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本文编号:990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990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