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我国区域经济趋同测度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0 14:26

  本文关键词:我国区域经济趋同测度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区域经济趋同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


【摘要】: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测度我国31个省区1997—2008年经济趋同状况,并与横截面回归模型、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表明,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能更有效地测度我国省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特征,是目前最适于分析我国区域经济趋同的计量经济模型。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省区经济发展速度主要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市场化发展进程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区域经济趋同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
【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L09AJY003)
【分类号】:F224;F1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自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兴起以来,国家间和区域间经济差距及其动态演进趋势一直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以及技术进步一致的假设条件下,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更快,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差异会逐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蔡f ,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2 林光平;龙志和;吴梅;;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年[J];经济学(季刊);2005年S1期

3 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03年08期

4 吴玉鸣;;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鹿;西部开发与制度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2 张跃,王天龙;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问题的模型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冯俊;西部开发——差距、收敛与投资[J];财经科学;2000年05期

4 连玉君;人力资本要素对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作用机制———兼论西部人力资本积累策略的选择[J];财经科学;2003年05期

5 张昊光,姜秀兰;必须防止外资拉大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J];财经科学;2004年02期

6 孟昌;区际分工转型中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变[J];财经科学;2005年04期

7 沈能;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趋同性——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5年05期

8 沈能;刘凤朝;;我国地区资本配置效率差异的实证研究:1980-2003[J];财经论丛;2006年02期

9 张明喜;;转移支付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收敛分析[J];财经论丛;2006年05期

10 王维国,杜修立;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实证研究述评[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阳敏;;转移支付的性质——制度资本理论的应用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于潇;;政府和市场对我国区域投资分布的影响分析[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小鲁;;区域收入差距与劳动力流动[A];政府转型与统筹协调发展——2004中国改革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张广胜;江金启;;我国农村区域收入不均等变动趋势的经济学解释——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徐永良;;东部发达地区的领先发展与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尹继东;王秀芝;;地区收入差距与人口迁移的关系:以中部地区为例[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沈能;;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8 许建国;李好好;吴静;;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朱艳鑫;王铮;薛俊波;李兵;;基于一般均衡理论的转移支付影响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为;中国的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4年

2 夏海钧;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3 陈金良;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霍伟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6 王启仿;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黄先海;蛙跳型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3年

8 许和连;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9 冯振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脆弱性与优化调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李颖;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伟;地区趋同与中部崛起[D];湖南大学;2005年

2 陈开军;对外贸易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5年

3 刘永呈;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D];湖南大学;2005年

4 唐永;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何琼峰;中国人力资本区域迁移、空间配置与经济增长[D];湖南大学;2007年

6 易长清;重庆市促进自主创新的对外开放政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何彬;中国地区工业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8 万生新;我国西部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荣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10 董智明;河北省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杰;近期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3期

2 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3 赵伟;马瑞永;;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再认识——基于增长收敛微观机制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11期

4 滕建州;梁琪;;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吗?——基于时序列的随机收敛和收敛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12期

5 林光平;龙志和;吴梅;;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年[J];经济学(季刊);2005年S1期

6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7 蔡f ,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8 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9 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J];经济研究;2002年12期

10 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冀南;王金营;;经济趋同假说下人力资本与中国西部经济增长[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张学良;;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模型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7年02期

3 卢德彬;涂建军;邹韬;杨乐;廖洪亮;;基于GIS的重庆市经济空间差异的ESDA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4 赵自胜;;开封市商品住宅价格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4期

5 王晓丹;王伟龙;;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1990~2009[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5期

6 张晓旭;冯宗宪;;中国人均GDP的空间相关与地区收敛:1978—2003[J];经济学(季刊);2008年02期

7 张海军;;河南省市域农民人均收入空间自相关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8 陶长琪;齐亚伟;;中国区域技术相对效率的时空演变分析[J];经济地理;2011年05期

9 张馨之;;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在经济增长研究中的应用述评[J];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10 张馨之;何江;;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空间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萍;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峰;空间计量理论在中国区域经济趋同测度中的应用[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06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006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e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