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与股价相关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9 14:49
本文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与股价相关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价格模型 价值相关性
【摘要】:20世纪以来,由于历史成本计量无法公允的反应现实状况,通过历史成本计量获取的会计信息越来越无法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求。在美国,大量金融机构的倒闭事件引发了20世纪80年代末的储蓄与信贷危机,这次危机推动了美国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20世纪90年代,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分别修订了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将公允价值计量这一计量属性投入使用。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逐渐开始认可并运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 在我国,使用并推动公允价值计量也是曲折前进的。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使得如何更好的应用公允价值成为当前最主要课题。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价格和收益模型检验了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选取的样本数据为2007-2012年度沪深两市222家上市公司6年共计1332组。 本文主要对以下四个假设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首先,本文检验了在现行会计准则下,因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当期损益与股票价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其次,本文检验了现行会计准则下,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对股价的解释能力2010-2012年相比2007-2009年有所提高并且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对股价的解释能力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增强的。再次,,本文检验了在现行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会计盈余与股价的相关性相比非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会计盈余与股价相关性更低。最后,本文通过稳健性模型再次检验了四个假设,从而保证了结论的可靠性。本文的研究发现,四个假设在价格模型中均能够得到很好地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资本市场对现行会计准则下以公允价值计价的项目具有较好的反应。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价格模型 价值相关性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33;F832.5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导论8-15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架构9-10
- 1.2.1 研究思路9
- 1.2.2 研究架构9-10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10-11
- 1.3.1 研究方法10-11
- 1.3.2 创新之处11
- 1.4 公允价值计量与股价相关性文献综述11-15
- 1.4.1 国外公允价值计量与股价相关性文献综述11-12
- 1.4.2 国内公允价值计量与股价相关性文献综述12-14
- 1.4.3 对国内外公允价值计量与股价相关性文献综述的评述14-15
- 2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发展及影响15-19
- 2.1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发展15-17
- 2.1.1 初步认识阶段(1991 至 2000 年)15
- 2.1.2 进一步尝试阶段(2001 至 2006 年)15-16
- 2.1.3 大力推广阶段(2007 年至今)16-17
- 2.2 公允价值计量对当前理论及实务的影响分析17-19
- 2.2.1 公允价值计量对当前理论的影响分析17
- 2.2.2 公允价值计量对当前实务的影响分析17-19
- 3 公允价值计量与股价相关性理论探讨19-22
- 3.1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和相关性19-20
- 3.1.1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19
- 3.1.2 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19-20
- 3.2 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和 Ohlson(1995)定价模型20-22
- 3.2.1 有效资本市场理论20-21
- 3.2.2 Ohlson(1995)定价模型21-22
- 4 公允价值计量与股价相关性实证检验22-37
- 4.1 假设的提出和变量选取22-25
- 4.1.1 假设的提出22-23
- 4.1.2 变量选取23-25
- 4.2 模型的构建25-27
- 4.3 样本数据的实证检验27-37
- 4.3.1 假设 H_1的实证检验27-29
- 4.3.2 假设 H_2的实证检验29-32
- 4.3.3 假设 H_3的实证检验32-33
- 4.3.4 假设 H_4的实证检验33-37
- 5 公允价值计量与股价相关性稳健性实证检验37-52
- 5.1 变量的选取37-38
- 5.2 稳健性模型的构建38-39
- 5.3 样本数据的稳健性检验39-52
- 5.3.1 假设 H_1的稳健性检验39-41
- 5.3.2 假设 H_2的稳健性检验41-45
- 5.3.3 假设 H_3的实证检验45-47
- 5.3.4 假设 H_4的实证检验47-52
- 6 结论与研究存在的局限性52-54
- 6.1 研究结论52
- 6.2 研究存在的局限性52-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永生;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研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王樾;;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应用的经济后果分析——基于新准则公允价值视角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财经论丛;2011年01期
3 朱凯;李琴;潘金凤;;信息环境与公允价值的股价相关性——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8年07期
4 吕坤;李海宾;;基于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公允价值计量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2期
5 庄峻晖;试析资产减值准备与公允价值的联系[J];财会通讯;2005年07期
6 于永生;;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研究[J];财会月刊;2006年10期
7 牛成U
本文编号:1061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061719.html